快捷搜索:

成都:8大消费场景12项制度创新 造国际消费中心城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点击投票,评选你心中的“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我要投票】


郑志浩 记者 陈碧红 蒋君芳

在“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小店经济”上不断和国内一线城市比拼的成都又“放大招”。

12月16日,成都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上,成都提出将打造八大消费场景、实施12项制度创新和促进消费开放的6大工程,以期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一轮“竞赛”中争先进位。

今年10月,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提出5年内要建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距这一目标还有多远?

大目标

满足国际化、品牌化的消费需求

什么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这样描述:其一,它是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也是全球最大规模消费市场的领先者;其二,它是全球消费资源的集聚地,具有高效的消费资源配置和带动功能;其三,它是全球消费的风向标。

梳理了全球140个比较重要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后,王微和其团队得出结论:这些城市人口总量仅占全球的13%到14%,但GDP和消费市场方面的占比却高达全球的1/3。“大型消费中心城市对经济增长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

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常铁威看来,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着重要又急迫的现实意义。他认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城市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消费市场进一步走向世界的信号,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常铁威分析,我国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大。一方面,随着5G商用,各种新业态模式井喷式发展,将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另一方面,国内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不容小觑。此外,养老、教育、文化、托育等服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在全球吸引力方面,2018年中国公民出境游花费世界排名第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成,将更好满足中国消费者国际化、品牌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将境外消费也转为国内消费。”常铁威说。

细举措

8大消费场景、12项制度创新

在成都,每晚有2294家酒吧在营业,774个景点在接待游客,535场夜间演出……上海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思劼用一组大数据描述了成都当下消费环境的一个侧面,“夜间经济不仅延长了城市活跃的时间,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基数。”

成都还有更多的意想不到。相关大数据评估显示,目前,成都的基础商业体量超过一线城市,如餐馆门店数量和服装店数量均排全国第一,便利店总量超过上海、北京;书店数量超过上海、广州和深圳;今年1月到10月,成都新落户各类品牌首店405家,首店数量居全国第三。

基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潜力,当天大会上,成都首次向外界解读了《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力求从消费场景塑造、消费政策创新、消费环境优化、消费文化培育等方面努力提升成都对国内外消费的集聚、引领和创新能力,全力打造全球向往的品尚创新中心、品质服务中心、品位生活中心,加快建成体现天府文化特色和国际时尚魅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具体举措上,成都提出将打造地标商圈潮购场景、未来时光沉浸场景等八大消费场景;拟实施建立消费积分交易中心、探索产权消费融通等12项制度创新;将建设国家级信息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建设免税商品中心和世界进口商品超市等。

声音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常铁威:

成都正在进一步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地改善供给或建设商圈、发展商业市场,而是着眼于全球,切实体现国际这个角度。

例如,物流方面,两周内,全球任何地方的产品能到成都消费者手里,而成都的东西也能到达全球任一角落。统计监测体系也应有这种国际对标视角。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健全消费环境监测评价体系等。

北京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副主任吴军:

城市规划建设及相关政策,应去供给、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空间品质诉求,同时要将其变成促进城市发展的生产力。场景为我们实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可能。

建设消费场景,从政府角度,要有政策的支持、意识形态的引导。从市场角度,要致力于消费、科技等方面的投资。从文化生活角度,要学会与土地、建筑、空间“谈恋爱”,发掘整合资源。从社会组织与大众角度看,要重视公众的参与和价值表达。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