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龙头特来电的“安”与“危”
在经历“行业洗牌”和“市场寒冬”后,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驱动下,今年的充电桩市场呈现出了不同的气象。
日前,山东省发布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指出,山东省计划到2022年底建成充电桩10万个以上。
作为山东省内企业,中国第一大充电桩运营商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来电”)迎或迎来政策利好。对此,特来电方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背景下,特来电将发挥自身优势,全力配合山东省多措并举加快发展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号召。”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关注到,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特来电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尚未形成绝对优势,亦存在被超越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特来电母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锐德”,300001.SZ)董事长于德翔给特锐德股东们写了一封信,宣称特来电已跨过盈亏平衡线,进入收获期,开始盈利。
有股民提出,特来电跨过盈亏平衡线,为什么不公布具体数字?就2019年前三季度特来电的盈利情况等问题,特来电宣传部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还未做出准确统计。”
进入利润“收割期”?
特来电是充电桩行业第一家宣布跨过“盈亏平衡线”的企业。
今年上半年,于德翔给公司股东们写了一封信,宣布特来电已跨过盈亏平衡线,“充电网近五年累计投资50多亿元,前4年累计亏损6亿元,我们咬紧牙关、砥砺前行,2018年终于跨过了盈亏平衡线”。
作为充电桩行业的龙头企业,跨过盈亏平衡线对整个充电桩行业来说也是一种提振。不过,记者关注到,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报告中,特锐德并未公布充电业务具体盈利情况,仅在业绩预告中提及, “在公司的努力下,充电运营及设备销售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稳步向好,公司继续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充电量第一的龙头地位。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充电量约14.4亿度,较去年同期增长91.30%”。
对此,有股民提出,“跨过盈亏线,到底是赚了多少,亏了多少,也没有具体数字。”对此,特来电方面并未正面回复“盈亏”问题,仅表示,“目前,还未做出准确统计。”至今,特来电充电桩业务的盈利情况还是谜团。
不过,由于充电桩业务具有投资大、盈利周期长、初期使用率低等特点,整个充电桩行业都面临“盈利”难题。
“特来电是创新能力很强的公司,率先实现盈利是有可能的。充电行业能否盈利主要取决于电动车增长的速度。现在电动车规模相对较小,充电桩作为配套设施,现阶段尚属于超前投入,亏损也是正常的。”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盈利取决于电动车辆的增长速度,从今年来看,电动车的增长速度是低于预期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这会影响充电桩企业盈利预期的实现时间,”纪雪洪表示,“但是从长远来看,充电桩行业不可能持续亏损下去,盈利会是最终结果。至于谁家会盈利,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服务、经营策略和成本控制等。”
资本分食行业蛋糕
充电桩行业从“野蛮生长”到“淘汰洗牌”,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充电桩企业(或称“桩企”)超过1000多家。但时隔两年后,剩下的仅100多家,与2017年的“高峰”相比,存活率仅10%。
置身于行业洗牌的环境中,对充电桩龙头特来电来说,即饱含机遇,亦存在危机。目前,特锐德在充电桩行业形成了领先优势,并建立了“护城河”。特锐德在2018年年报中称,“充电桩数量全国第一,规模优势显著,公司通过快速布局充电网形成的规模优势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竞争壁垒。”
不过,充电桩行业格局尚不稳定,“龙头”地位亦存在被超越的风险。中国充电联盟发布信息,截止到2019年11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前三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4.4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1.2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
去年同期,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运营充电桩数量分别为11.97万台、5.21万台、5.65万台,分别同比增长20.30%、114.97%、55.75%。从数据看,特来电在2019年充电桩运营数量增速远不及第二名星星充电。
此外,在政策的支持下,有实力的主机厂和经销商集团也在加码充电桩。按照《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500万辆,充电桩数量达480万个,车桩比近1∶1。现实是,国内充电网络建设进度落后于规划,车桩比约为3.5∶1,这意味着充电桩行业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今年11月25日,国家电网与广汇汽车联合发布消息,双方共同成立国网广汇(上海)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并计划于2020年完成43万个充电桩布局,并将与恒大和万科等地产商合作,推进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而在此之前,更早前7月,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大汽车集团与星星充电成立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0亿元,从事充电桩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与运营。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新一轮“厮杀”会更加残酷。实际上,业内不乏有声音称,充电桩行业经过洗牌后只会剩下3~5家企业。
不过,面对行业竞争,于德翔显然很有信心,他表示,“我希望更多的企业愿意投入到这个大的产业中,这个产业确实有非常大的空间和价值。”
除了外部竞争,换电技术路线也被外界认为会对特来电的充电业务造成威胁。而特来电方面认为,换电模式是特殊场景、特殊阶段的产物,不适合长期发展。换电的成本比较大,建设换电站需要更高的土地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等,换电的投资成本是充电的3倍以上。国内的充电市场利润微乎其微,所以短期内盈利基本不可能。
此外,特来电方面告诉记者,“对于消费者而言,换电模式对部分厂家的部分车,比如出租车,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对个人的、不同品牌的乘用车,不具备普适性。”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