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学习时报刊文: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 稳定现有

感知中国经济的真实温度,见证逐梦时代的前行脚步。谁能代表2019年度商业最强驱动力?2020年1月9日,2019十大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将于北京751D·PARK盛大召开,敬请期待。【我要参会】


摘要:加大援企稳岗力度。积极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尽力稳定企业现有岗位。引导企业在调整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涉及职工权益等事项上,按照“保岗位、保生活、保稳定”的原则积极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既要照顾到企业发展,又要保障职工生活。

精准施策“稳就业”

作者:徐平华 来源:学习时报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就业领域主要面临结构性矛盾。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行,总量性就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面临日渐增大的就业压力。稳就业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稳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就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具有极大的重要性。首先,就业是人民群众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人民群众主要依靠就业获得经济收入、保障和改善生活。一旦失业,就等于失去基本生活来源,失业者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其次,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经济增长是通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即就业来实现的,就业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果就业状况良好,劳动力就可以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和财富,实现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导致国民财富的巨大浪费和损失。就业的增加还可以扩大消费需求,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再次,就业是人们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只有保障充分就业,人们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才能安居乐业,社会秩序才能长期稳定。如果社会存在大量失业,就容易引发贫困、疾病、失学、离婚、犯罪等社会问题,导致民心不稳和社会动荡。

2019年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季度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1%,9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均处于合理区间。但与此同时,就业领域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继续凸显,与社会原有的就业矛盾相互交织,社会就业压力仍在增大,稳就业仍是当前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经济放缓趋势对就业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当前我国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持续增加,国内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消费、投资和出口不断放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失速,经济增长率持续下行。2019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为6.2%,创下近30年新低。新订单量减少、开工率不足、利润下滑等导致企业招聘缩减甚至裁员,劳动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社会就业压力上升。据人社部统计,2019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比去年同期减少2.0%。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由2018年末的4.9%上升至2019年9月5.2%。

劳动力供给的某些变化对就业形成新挑战。一方面,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问题日益突出。以劳动力市场占主体的农民工为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些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2018年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0.2岁,比上年提高0.7岁。尤其是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提高较快,2018年占比为22.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2013年提高7.2个百分点。2018年在全部农民工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2.5%,接受过农业或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却不足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劳动力薪酬持续过快上涨。2018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比2013年增长57.4%,比2008年增长177.6%,企业用工成本随之迅速上升。劳动力的这些变化趋势,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给劳动就业也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和挑战。

部分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依然突出。高校毕业生总量持续处于高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2019年高校毕业生达到834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脱离社会实际需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因素,目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在75%左右徘徊,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此外,在淘汰高污染和落后、过剩产能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造成部分人员失业,也需要妥善安置。

精准施策确保“稳就业”取得新进展

以稳增长夯实稳就业基础。经济增长是就业岗位增加的主要源泉,是稳就业的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努力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减税减负力度,激发微观经济活力。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善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经济稳定发展。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自主创新、人力资本服务、绿色环保、现代供应链等领域的发展。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步伐。通过新增长点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创造基本条件。

以创业助力稳就业。一人创业可以带动多人就业,是稳就业的重要途径。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减少对创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完善扶持创业的金融政策。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扩大创业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便利。加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资本支持创新创业。强化支持创业的税收政策,切实减轻创业者的税费负担。建立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平台,实现创新创业资源开放与共享。加快企业创业创新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一批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

以强化职业培训稳就业。完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快构建覆盖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各个阶段、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和差别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劳动者的整体技能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机构参与职业培训,实现培训载体多元化。创新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工学结合,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提升技术工人的培训质量。大力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提高职业技能实训能力,着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人才。积极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努力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强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以完善劳动力市场稳就业。打破劳动力地区、行业、城乡分割和性别、身份歧视,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依法保护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权益。以拓展服务功能和健全服务手段为重点,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公共就业服务精细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的示范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就业中介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民间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网络体系,全面推进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信息化。

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中小企业是就业主渠道,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妥善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好企业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工作,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落后过剩产能淘汰过程中的企业关停并转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妥实施,不能搞一刀切,尽量避免企业富余人员集中大量释放。积极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尽力稳定企业现有岗位。引导企业在调整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涉及职工权益等事项上,按照“保岗位、保生活、保稳定”的原则积极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既要照顾到企业发展,又要保障职工生活。

做好重点群体稳就业工作。要着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结合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出更多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工作。健全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根据市场需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做好去产能企业下岗分流人员的再就业工作,促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对就业特困人员实行托底帮扶。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