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过2000年泡沫、抄底08年金融危机,美股暴跌巴
2020 年 3 月 9 日绝对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当天美股开盘后,三大股指迅速下跌 7%,北京时间当晚 21点 34 分触发熔断,这是美股熔断机制推出后,三十多年来第二次被触发,对于很多年轻投资者而言,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见证历史。
不管是一夜间资产缩水,还是为空仓庆幸,望着腥风血雨的股市,人们总回想起不久前对巴菲特的嘲笑和质疑,以及他在股东大会上的警告,这一次,历史还会重演吗?
一、泡沫破裂前恐惧
1998 年,互联网产业风光无限,一位投资者在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询问巴菲特是否考虑投资 IBM、微软等科技股,引出了股神后来被广为传播的回答——不赚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钱。
到了 1999 年,互联网泡沫达到顶峰,在那年的股东大会上,投资者对伯克希尔坚持不买互联网股票的策略有了更多疑问,巴菲特和芒格依然坚持不涉足不熟悉的领域。
他指出当前股市的市值已经大幅超过经济增长,道琼斯指数未来 17 年的表现不会比 1964 到 1981 年好多少,除非市场下跌。然而,股市短期内继续打脸股神,飞速上涨的科技股使投资者忽略了其他一切,包括他们所投资的企业是否正在赚钱。未能从这轮科技牛市中获利,让巴菲特遭到分析师和媒体的口诛笔伐。
好在这样的质疑没持续多久,2000 年 3 月,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直至 2001 年全面消退。
二、金融危机时“贪婪”
光躲过股灾不足以封神,如果说面对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巴菲特做到了“别人贪婪我恐惧”,那么 2008 年的金融危机,则是“别人恐惧我贪婪”的最佳演绎。
巴菲特其个人资产缩水超过两成(136 亿美元),公司净资产损失 115 亿美元,下跌 9.6%,当然,这已经跑赢了大盘。当市场一片悲观时,巴菲特先后出手 6 次,大量买入星座能源、日本汽车厂商 Tungaloy、高盛、比亚迪、通用电器等公司股份,伯克希尔持股的富国银行又以 151 亿美元收购美联银行。
巴菲特买入的不是普通股,而是每年 10% 固定收益的优先股,意味着除非公司倒闭,否则每年都可收到丰厚的利润。同样是抄底抄到了半山腰,韭菜只能被深套,股神还能坐收利息。
随后,美股开始触底反弹,迎来了长达十年的牛市,巴菲特和他的伯克希尔再次实现资产飞跃,仅金融危机期间的投资就为他赚取超过 100 亿美元回报。
三、美股风向标还有效吗?
最近两次股灾,一次逃顶,一次抄底,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开始被外界当作股市牛熊的风向标,这一轮暴跌不是没有先兆,最常被提及的是“巴菲特指标”和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两个指标早已拉响警报。
“巴菲特指标”来自他 2001 年年底发表在《财富》杂志上的文章《巴菲特论股票市场》。在文章中,他提出可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国民生产总值之比衡量股市估值是否合理,在美股市场其合理范围应在 70%-80% 之间,2008 年金融危机时该数值达到了 137%,而在今年 2 月 21 日开启暴跌前,美股的巴菲特指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158%,要知道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前也不过 146%.
巴菲特指标、现金储备、跑输大盘,差不多在 2018 年左右,人们已经嗅到了崩盘的气息,但“美股见顶”就像“A 股见底”、“房价要跌”一样似乎是个错觉,在一片质疑声反而继续牛气冲天,直到出现新冠疫情和油价暴跌这两只黑天鹅,才有了点股灾的样子。
显然,现在就断定美股见顶为时过早,毕竟经历两周多的暴跌后,目前(截至 3 月 10 日收盘)标普 500 也只是跌回去年 8 月的水平,远谈不上熊市。
谁都清楚泡沫终将破裂,巴菲特 1999 年太阳谷演讲中预测互联网泡沫的话,其实也适用于现在的美股:很多投资者其实并不相信股市的繁荣会持续,他们只是相信自己能够挑选赢家。
想要在中国实实在在的将财富抓在手里,还得听翟老师的《从0到1跟翟山鹰玩转中国特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