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335亿卖不卖?惠普:太便宜,不卖!施乐
据悉,目前施乐的市值为67亿美元,而惠普的市值高达307亿美元,业内形象地将此次收购比喻为“蛇吞象”,形容收购难度之大。
四收四拒
早从2019年11月开始,施乐一直筹划着收购惠普,施乐当时曾向花旗集团筹资,以335亿美元的报价对惠普提出收购要约,惠普当时表示,这一报价远远低估了惠普的价值。
2020年1月,施乐再次对惠普提出收购要约,报价依然是335亿美元。惠普表示,这一报价远远低估了惠普的价值。
2020年2月,施乐第三次对惠普提出收购要约,这次报价提高到了340亿美元。惠普回应,这一报价远远低估了惠普的价值。
近期消息,3月6日,施乐以350亿美元收购惠普再次被拒。惠普拒绝的理由相信你已经猜到了:这一报价远远低估了惠普的价值。
惠普董事长Chip Bergh曾公开表示,施乐收购惠普所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融资,若是成功合并之后,未来也会承受巨大的债务负担,危机整个公司。
尽管已经被拒多次,但施乐并不这么容易死心。为了达成目的,有外媒曾报道,施乐正计划通过撤换惠普董事会的方式来促成收购,这也标志着施乐对惠普发起的恶意收购已进一步升级。
01
惠普积重难返
一直以来,惠普留给更多人的印象似乎都是个人电脑品牌。据了解,目前惠普PC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仅次于联想集团。但同时,惠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之一,惠普更倾向于以折扣价出售打印机,然后通过墨盒赚钱,油墨也一度被惠普视为液体黄金,然而随着用户习惯的改变,惠普的打印机和油墨业务营收出现了下滑,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整个公司的利润。
巧的是,在施乐发起敌意收购的第二天,惠普便公布了自己2019财年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惠普本季度净营收为154.0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53.66亿美元增长 0.3%;惠普净利润为3.88亿美元,但相比去年同期的14.51亿美元则大跌了73%。其中,打印集团本季度营收为49.8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亿美元下降 6%,运营利润率为15.6%。
惠普公司成立于 1939 年,两个创始人休利特和帕卡德都是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的学生。70 年前的那个夏天,两人拿着从弗雷德·特曼那里借的 538 美元,在一间只能存放一辆汽车的车库开始了创业历程。
在漫长的时间里,惠普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重大计算设备的转型。80 年代开始,惠普进入最辉煌的年代,在各领域都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产品从桌面机到功能强劲的微电脑门类齐全。此外,惠普还成功进入打印机市场。1982 年,惠普就推出它的第一台激光打印机 HP2680,体积有冰箱那么大,售价超过10万美元,带头发动了打印机更新换代的革命。
90 年代,惠普成功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保持了高速成长,不仅登上全球个人电脑厂商排行榜前三位,1998 年在《财富》500强企业排行榜上也已攀升至全美第 14 位和全球第 42 位。就连曾在惠普实习过的乔布斯也说过,“我过去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建立一家像惠普一样同时具有创造力并基业长青的公司。”
可惜,乔布斯话音未落,惠普却开启了漫长的衰退之路。本世纪初,接任的惠普CEO 菲奥莉娜以 250 亿美元巨资收购了江河日下的康柏公司。要知道,世纪之初的美元购买力要比现在强的多,以购买力计算惠普收购的康柏的价格,甚至比它今天的市值还要高。此后十余年,惠普以 139 亿美元收购了 EDS 公司,27 亿美元收购 3Com 公司,12 亿美元收购 Palm 公司。这些收购非但没让惠普业务出现跨越式增长,反而成为公司前进的障碍。
万般无奈之下,惠普停止大规模收购,并于 2015 年正式分拆为惠普与惠与两家公司。然而,拆分之后新的问题出现了,惠普公司的打印耗材业务每况愈下,公司利润逐年下降,只能年年裁员减少支出。
02
施乐趁火打劫
上个月 4 号,惠普宣布计划未来三年裁员 7000 到 9000 人。然而,业界对惠普的裁员计划并不看好,高盛将惠普股票定位“卖出”级别,花旗、富国银行预计惠普股价出现动荡。果然,裁员计划公布当天,惠普股价暴跌 9.57%,市值一天蒸发 26 亿美元。
惠普股价的动荡也让施乐找到机会,施乐是家比惠普还要老牌的公司,1906 年它在纽约成立。众所周知,惠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打印机制造商,而施乐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复印机制造商,两者业务相似。
相较于惠普的业务模式,施乐公司的业绩受到的冲击要小很多。惠普的打印机业务以“赔钱卖打印机,高价卖墨盒”闻名,墨盒等打印耗材一直是左右惠普业绩的关键。最近几年,打印机的用户数量越来越少,这使得对墨盒的需求也越来越少。同时不少公司开始生产能用在惠普打印机上的墨盒,抢占了惠普公司原有的墨盒市场,这使得惠普的营收受到进一步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施乐提出收购惠普,或许会是最佳的时机。前不久,施乐宣布出售其当前部分业务的部分股份,并将从这些交易中获得 25 亿美元现金。此外,施乐还与花旗银行取得共识,花旗银行承诺将借出 200 亿美元,用于收购惠普计划。惠普目前市值 290 亿美元,理论上掌握过半股权便可收购成功,施乐手持 225 亿资金,看上去胜券在握。
当然,施乐也并没有好多少。此前惠普拒绝施乐的时候便提到,对施乐营收下滑持保留态度。施乐营收自2018年6月以来已从102亿美元降至92亿美元,施乐也正在实施一项6.4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计划。Moor Insights&Strategy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穆尔黑德称,惠普目前占据了上风。施乐的规模仅是惠普公司的1/3,收入一直在下降,选择也越来越少,它对惠普的需求超过了惠普对它的需求。
03
幕后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被称为“华尔街之狼”的美国著名的激进投资大亨卡尔·伊坎也卷入了这一交易中。他是施乐公司股东,推动惠普和施乐公司合并的事正是他所希望的,因此他最近买入了价值12亿美元的惠普股份。按照他的说法,两家公司在打印机、复印机业务业务上可以取长补短,降低运营成本,丰富打印机产品线,使两家公司的打印机业务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伊坎并不是要求施乐必须要收购惠普,还是让惠普来收购施乐,他只是想让两家公司合并。
更何况惠普也曾调侃称,我们可以考虑反过来收购施乐,但是不知道施乐是否有被收购的价值。
并购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包括出价,取得卖方多数股东的同意,以及政府反垄断审查等。
而且,资本市场的“战争”从来没那么容易,“蛇吞大象”遭到反噬的案例也屡见不鲜。最出名的是十年前保时捷恶意收购大众,经过三年半拉扯最终反遭大众反收购。如今,施乐收购惠普的好戏才刚刚开始,鹿死谁手犹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