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纷纷告急,发不起工资,是该反思管理的时
新冠肺炎蔓延导致的一序列结果,不仅是对社会治理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企业微观生存能力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最为明显的是,很多企业的现金储备最多只能支撑3个月,这与行业3-6个月的现金储备差距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降薪、裁员看上去就是活下去的无奈选择。
现金储备不够,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对未来的过于乐观,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管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现金持有会产生管理成本、机会成本,而投资会产生收益。在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企业用尽全力投资,特别是房地产、股市等,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甚至有借钱搞投机的,由此导致大量的三角债务。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可能是苹果,持有现金2300亿美元,比美国政府还有钱,算得上是真正的富可敌国。衡量一个伟大的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能在危机中坚持多长时间,而不仅仅是规模的大小。时间能改变一切,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中国农民比较重视储存,一般至少保留一年的口粮,到下一个收获季节时大部分依然有存粮,从应对未来危机方面看,很多企业所有者要向普通老百姓学习。
一、发不出工资,核心是管理问题大部分发不出工资的企业,是时候应该反思管理的问题了。
(一)对未来的假设
人具有高估机会、低估风险的偏好,特别是在没有足够信息的时候,管理常会出现近视。巴菲特说自己投资时,一直坚持“在被人恐慌时谨慎、在别人谨慎时恐慌”的原则,实际上也是一种假设。
人的行为是由假设引导的,企业管理者关注外界信息本身没问题,问题在于忽略了自身的特性,一味的追求主流。管理中没有用最新的理念好像都不好意思,会成为落伍的标志。现实中所有的新理念,不过是过去基本常识的变形,最多加了一些具体应用的装饰,使得大部分看上去好像是新出现的一样,具有迷惑性,追风必然会大浪淘沙,70%的追风者会在退潮后死在沙滩上,因为模仿跟随从来都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只有偏执狂才能获得成功。
你想到的如果大部分人都能想多,实际上已经没有机会了,跟随模仿看上去有吸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泥潭,会让人越陷越深,最后身不由己。
对未来的假设,让人们习惯于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而对于反对的证据有意忽略,导致偏见的不断加重。世界是由各种假设构成的,每一个事实不过是在假设的基础上的重新构建,所谓的事实,实际上不过是假设的自圆其说。
少数成功的人,不过是坚持把假设还原到实际中,不断修改完善,力求将正确的思想纳入假设中,形成一个开放的假设,更好的引导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特殊事件、例外情况会成为反思假设的重要机会,让他们不断修正假设的前提,获得认知边界的突破。
正如小米雷军所言:以四季常态过冬天,则冬天亡;以冬天的常态过四季,则四季存。华为的任正非也经常说华为的冬天就要来临,都是期望引起大家重视,不断校正假设。
(二)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既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外部适应,成本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所有的工作都会最终在成本上体现。
工资问题关系到成本,最明显的就是人力成本了,人力成本也成为各家公司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美团公司公开数据显示,其2019年支付给骑手的费用大约为305亿,京东物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人力成本成为管控的重点,但由于人力成本的刚性特征,导致很多管理最后都不了了之。
人力成本过高,可以归纳为两个原因,一是业绩指标定低了,因为在一定收入内,成本的构成所占比例基本稳定,业绩指标定得低了,成本必然看起来就要高得多;二是人多了,大部分组织都没有减人的积极性,增加人会给人们带来很多好处,造成人浮于事,僧多必然造成粥少。
二、发不出工资,更能看清管理的水平在工作中,工资有多重意义,既是一种劳动力的交换价格,也是一种心理的认可,更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媒介。
(一)物质激励的缺陷
研究表明,对于一些不需要任何认知技能的、非常基本的任务,金钱能够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一旦工作任务需要一定的概念能力,哪怕是最粗浅、最基本的概念能力,金钱激励就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它会削弱积极性、阻碍创造性并降低绩效。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研究发现的,假设你生活在美国,那么在你的年收入达到7万美元之前,你的快乐曲线和生活满意度曲线是与收入曲线高度重叠的,但是,当你的收入变得更高时,这些曲线就会出现极大的偏离。7万美元是一个分水岭,超过了这一点之后,金钱就不再是一个重要。
物质激励的边际递减不但会削弱激励的效果 ,还会造成组织成本的激增,最终影响持续发展,一旦资源被调到低效率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浪费。
所以,阿里巴巴现任董事长张勇用人一直有一个原则,高层次的人才要首先实现财富自由,才能赋予更大的责任,财富自由不但是对过去成功的更好证明,更是有利于降低在关键时刻对物资激励的敏感性。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一致的,人只有实现较低层次的需求,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会减弱对低层次需求的反应。
(二)去掉工资的泡沫
从企业的发展周期来看,创业初期的工资是不高的,但我们会发现,很多革命性的产品都是在创业阶段出现的,一旦组织进入成熟期,薪酬水平不断提高,但再难出现革命性的产品,这一矛盾如何解释?
一个视角是创业初期的动力更多来自于内部的激励,而不仅仅是外部的物质激励,出于对未来的执着,每个人都能激发最大的潜能,进入成熟期后,物质的激励使得人们受到太多的干扰,降低了内部激励的强度,失去了对工作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更多的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执行,当然无法产生革命性产品。
我们鼓励企业一直要处于创业的状态,实现人力资本的最佳配置,大部分人创业是希望进入成熟,实现各自的抱负,只要少部分人能实现持续创业,引领时代步伐,实现自我斗争,不断挑战自我。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出现降薪,甚至也包含部分国企。降薪之下,必然戳穿平日里对工作的假热爱。每个人都会有现实的困难,但是如果没有组织的成功,何来个人的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仅仅是因为降一点工资都愤愤不平,那是不是可以说,你更热爱工资呢?
(三)错误的工资行为
借助广大的市场,各种国外的模式都能在国内圈到一大笔钱,用别人的钱从来都不会心疼,所以你会看到各种烧钱模式的上演,天价薪酬,人才互挖,弄得猎头成为高收入群体。
各种错误的工资行为不断出现,花钱比赛,有点斗富的味道,并乐此不疲,甚至当作为下属取好处的光荣行为。把工资当成福利,普遍调岗,统一加薪,……
这些行为,没有对市场和用户产生任何价值,相反,还让用户对企业的目的产生怀疑。
人一旦获得某种东西,特别是当这种东西没有经过足够的努力就获得的时候,会把这种获得想成理所当然应得的,一旦失去,会比没有得到时更加不满。正如行为经济学家所观察到的那样,人们不但关注结果,也关注变化,特别是损失的变化。收益增加时更保守,损失增加时更冲动,你看看赌徒,就能明白。
在市场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忽略了一点,收集的市场数据漏掉了对应的产出,这个岗位市场薪酬水平是11k,那个岗位是20k,单一的数据对比没有意义,我们应关注这一薪酬水平对应的市场产出,每一个工资后面,我们都要有相应的业绩要求,从这个层面上讲,薪酬真的是由你定的。
假如一个总监的薪酬是每月3万,如果间接成本(房租、水电、带宽等)也是3万的话,一个月按22天算,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的成本是6万/(22*8)=340元,也就是单位小时成本为340元,那么他一天一半的时间是在为自己努力,另一半时间才是为单位努力。
工资管理就是主抓上述两方面,确保公司和这个人的交易不亏。第一,创造条件让他的小时生产价值超过340元,第二,让他在为别人工作的时间足够长,为自己工作的时间足够短,第三,延长工作时间(比如996).实际上,企业应追求的是价值产生有效时间,不要在非增值活动上浪费时间。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岗位价值评估的过程,没有岗位价值的评价,工资管理就是想当然,很多企业认为这个很麻烦,你会因为麻烦而对购买的产品不进行了解吗,除非是一瓶水那样的低值易耗品。
就像有的人说,我会开车就行了,干嘛要到驾校学习。记住,工作中不是个体行为,而是集体行为,一个小的失误,可能会带来序列不良反应。
三、做好简单的管理,天下没大事很多企业负责人说自己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关注薪酬的管理,实际上,如果说必须有一件事要让高层重视的话,那么,对人的激励是管理者必须要重视的。
如果管理者眼中只有事没有人,那就是本末倒置,无数组织的成功无不是首先在人的方面取得成功再相互促进的,人们往往对那些战绩辉煌、人才如云的组织羡慕,却忘记了这些现象的原因。
做好每一件小事,则天下无大事。不要认为你一天重要的事太多,就对那些小事不关注,对组织里的大部分人,你关注的大事还可能不如那些小事对他们影响大,组织是由普通人组织成,如果小事处理得当,就能创造产生奇迹的力量。
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任何复杂的事都是由简单的事构成的。
就拿每天8小时的工作时间来说,如何专注,看似小事一桩,但所有的事都是由此产生。反对形式主义,就是要把有效的时间用在产生价值的地方,减少无实质的汇报、会议、调研,但又有谁真的关注呢?
据之前我对一家单位的调研,人们有效的工作时间不足4小时,也就是另外四小时不但不产生价值,还浪费单位的水、电、带宽,这还是职员自己填报的工作时间,可见,浪费的严重性。工资明显高出市场的一倍,这么重大的事,可能会被当成小事看待。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一个著名的“N-1”用人之道:即公司雇用的员工人数,绝对要少于实际应付工作所需要的人数(相当于至少要比核定的编制少一个)。
普通人对政策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小事获得的,高明的管理者往往通过小事传达组织的意图,化巨大为细微,和风细雨改变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