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解心忧 “菠萝的海”里话丰年
■ 新春走基层
广东省徐闻县盛产菠萝,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每到收获季节,这里到处都是一望无际、色彩斑斓的菠萝地,以及飘散在空中的甜蜜气息,远近驴友来此打卡,他们为徐闻取了一个响亮而富有诗意的名字——“菠萝的海”。
然而,“菠萝的海”里除了诗意,还有“甜蜜的烦恼”:以前菠萝丰收,由于销售、运输不畅等原因,时常滞销。2020年春节,中国证券报记者返回徐闻家乡看到,一场农产品和互联网的邂逅,正给当地乡亲带来喜悦和希望。
为了防控疫情,今年春节农村所有的聚会和活动都被叫停了。但谈及过去一年的农忙收成,乡亲们哪怕在电话拜年、微信聊天的三言两语间,也会“拐”到菠萝上去。
“2018年菠萝滞销,我亏了20多万元,2019年菠萝价格明显回升,总算有个好收成。”曲界镇的菠萝种植大户张泰毓说。菠萝种植的成本变化不大,要想赚钱,菠萝售价要在8毛钱/斤以上。
张泰毓介绍,2019年曲界菠萝市价一般在1元/斤以上,最高时卖到1.7元/斤。张泰毓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1.2元/斤计算,一亩地产量大约7000斤,则单亩地的经济收入为8400元,除去地租、施肥、雇工等成本后,单亩的净利润大约在1500元左右,净利润率约为18%。
徐闻菠萝冠全国,曲界菠萝半徐闻。张泰毓所在的曲界镇,种植规模在13万亩左右,号称“中国菠萝第一镇”。
说起2019年的菠萝收成,镇上的“菠萝棕”(指专门从事菠萝销售的当地中介)陈有前对记者说,三、四月的时候,每天仅从曲界镇区开出满载菠萝的大卡车就有上百辆,镇上几家饭店天天爆满,一派兴旺景象。
陈有前说,外地果商往往在每年腊月就到了镇上,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果商去果园探实后,会提前和农户签订合同并预付定金,提前锁定菠萝销量和价格。“今年情况特殊,但有好几位福建老板打来电话订货。”
当然,菠萝丰年的背后,也有着农民的艰辛和酸楚,最明显的是2018年的菠萝滞销。当年冬季由于气温偏低、连遭寒害,导致徐闻菠萝推迟了一个月才成熟,结果菠萝与荔枝、芒果等同一地区热带水果集中出货,徐闻菠萝在同台竞争中惨败,从而进一步加深了销售困局。
张泰毓回忆说,当年他种了100亩,但价格跌至1毛钱一斤,已抵不上采摘的人工成本,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菠萝烂在地里。
针对“果贱伤农”这一难题,当地政府出台了菠萝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种植、加工、流通、产业融合、产学研等全产业链全面提升,增强菠萝产业的竞争力。其中,推动农产品“触电”是重要举措,当地政府先后引入京东、苏宁易购、天猫等多家电商进场。
“古老的菠萝‘触电’后,焕发出新的生机。”徐闻县菠萝协会会长吴建连说,2019年3月,中国菠萝电商产地直供基地在徐闻县曲界镇愚公楼村开业。不到一个月时间,销量就已逼近400万元,每日线上交易量约7000件;当地政府还举办了徐闻菠萝产销对接大会,广州盒马鲜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采购商签下多达400万斤的采购意向书。
多番努力之下,2019年徐闻菠萝实现产销两旺,全年总产量约70万吨,总产值约15亿元。
农业分析师指出,农产品保存期短,传统销售模式下,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的问题,让它“触电上网”,则能有效破解难题。但现在各地都在推动农产品对接电商平台,竞争也很激烈,这考验地方包装、物流、深加工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想将这条路走通走顺,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得益于菠萝丰收,张泰毓2019年添置了一辆轿车。正月里,他带着记者开车穿行在漫山遍野的菠萝地里,让人仿佛置身欧陆风情的油画中。驻足间隙,张泰毓指着一片菠萝地说,根据目前的长势,今年开春的菠萝会在农历三月前后成熟,“到时我也要试试网上销售,让大家都能尝尝‘菠萝的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