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万余条河道纵横交错,构成了浦东的水环境,展示着“江南水乡”的特色。浦东开发开放30年,水环境也经历了一次变迁的过程。资深“水务人”、浦东新区水文水资源管理署原署长王珊珠,见证了这个过程,对此有着切身体会。“我觉得,往年水清岸绿的场景又回来了。”她说。


清澈的小河水质变差


王珊珠与浦东水环境的情缘,始于1997年。那一年,在青海已经事业有成的她,回到阔别30余载的家乡浦东,走进了当时的浦东新区水文站。


做水务工作,就要了解浦东的整体水环境。经过一段时间走访,王珊珠有了自己的结论:农村地区的河道,水质要比城市化地区好,“总体而言,家门口还称得上水清岸绿。”


“城市化地区人员密集,加上污水处理标准不高、甚至直接排放进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变差。而在农村地区,人口相对少,环境容量大,河道自净能力强,附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河道的影响并不是太大。”王珊珠分析。


然而,这样水清岸绿的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受外来人口增加等各类因素影响,家门口的小河,也开始变了样。三林塘港、高桥港、川沙护城河……一条条河道的水质开始变差,甚至变得黑臭。1999年,王珊珠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浦东新区首次水资源普查。普查结果不容乐观,90%以上的河道,水质都是劣五类。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问题还在进一步恶化。村里租住者越来越多、雨污分流因管网不齐全而效果不佳,黑臭的河道越来越多。2007年,又一次普查的结果,让王珊珠等水务人更加忧心忡忡。


“当时看来,想要彻底解决水质问题,从财力物力上来看,似乎是不可能的任务。”王珊珠说。


江南水乡,怎能是臭水浜?


2016年底,浦东成立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指挥部,围绕1622条段、1275.3公里河道,打响补生态短板、还水于民的攻坚战。


被任命为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的王珊珠,一开始惴惴不安,“要完成这项任务,谈何容易?”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比如黄潼港。作为新区两条国考河道之一,黄潼港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整治,2017年1月基本完成,但水质忽好忽坏,即便是短期检测,结果也有很大波动。


经验丰富的王珊珠意识到,问题十有八九出在岸上——污染源没有彻底消除。于是,她决定先关闭黄潼港上下游的水闸,检测污染是从周边水域流进黄潼港的,还是沿岸排污口没有封截干净。


检测结果证明,水质变化,应该源于沿岸还有残留的排污口。果不其然,经截流、抽水,河道水位降低后,黄潼港沿岸的30多个排污口露了出来。原来,周边居民区虽已做过截污纳管,但没有彻底封住这些排污口,仍有部分污水直排河道。


“病因”查清,治疗就变得简单了。封堵住这些排污口后,黄潼港水质开始稳定达标。


在此后的中小河道整治过程中,“黄潼港经验”得到了充分复制推广,效果显著。经过多次排摸,新区职能部门共封堵排放口8713处,截污纳管建设长度达到145.5公里,为水质达标打下了基础。


改变的不仅仅是水质


去年2月,王珊珠退休了。那个时候,她的惴惴不安,已经变成了“惊讶”。


因为,众志成城下,“不可能的任务”已经收获成果——浦东新区75%以上的河道,大部分水质指标达到了三类水标准,相当于自然地表水标准。


“现在,我们可以自信地说,浦东的绝大部分河道,已经回到了最初的水清岸绿。”王珊珠说。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如今,她还惦记着自己在几十年工作期间,实地走访、查看过的一条条河道,尤其是黄潼港。


不久前,经过黄潼港时,王珊珠特意在河道边走了一圈。“我家就在黄潼港边上,现在的黄潼港与以前相比完全变样了,水干净了许多。”附近居民马先生的一席话,让王珊珠尤为高兴。


一条条河道编织成一片网,留住了“江南水乡”的韵味。在王珊珠看来,中小河道整治以后,改变的不仅仅是水质,还有居民的意识。“当大家都把保护水环境当成了生活习惯,那么浦东的河道,就会变得越来越美。”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编辑:邹莹


从“臭水浜”到水清岸绿,一名“水务人”眼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