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悲伤,皆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情
第一次看《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还是几年前,当时看了不到一半就看不下去,心想又是一部无病呻吟的电影:闺蜜两人开始如胶似漆,长大后却爱上同一个男人,并因此开始后互撕,再然后反目成仇,最后却又莫名和好。然后在电影的结局,突然强行冠上友情万岁的口号,狗血且无聊。
直到最近,无意间再看了一下这部电影,心境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也许是因为年龄大了,对生活的体验多了,竟对于七月、安生、苏家明这三个人,多了几分理解。
七月生活在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父母对她最大的期望就是好好念书,考上大学,回家乡做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七月就像你我身边许多念完大学就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就业的朋友,生活稳定而惬意。
相比七月,安生则是不幸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常常忙于工作,基本不着家。她像个孤儿般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只能通过搞破坏,无视规矩来获得他人的关注。直到遇到七月,她才知道世界上还有人会爱着她。
电影中未对苏家明的家庭和成长进行交待,但从这个人设的角度分析,他的家庭应该和七月差不多,都是普通而幸福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喜欢七月,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也因为七月是个非常合适的妻子。而喜欢安生,则是因为安生身上有他渴望但不具备的叛逆、勇敢。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最深刻的想法就是:人生中大部分悲剧,皆源于情感纠葛
素黑在《别迷恋伤口》里写过:大部份的痛苦,都是不肯离场的结果,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如果他们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也许结局就不会那么疼。
七月,安生,苏家明三人的情感纠葛【安生:我喜欢七月的一切】
安生从小没人爱,为了掩饰内心的难过,一直做着很叛逆的事,大家都不喜欢她,七月是她唯一的朋友。
从两人认识开始,七月就一直对她很好,带她回家,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一起睡觉,与她共享她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她父母的爱。
安生说,七月是世界上唯一爱她的人,也是她想要一辈子生活在一起的人。
安生学习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就去读职校,七月还在念高中时,她就已经开始赚钱,并用自己打几分工攒下的钱租了一间房子,只为能有个地方招待七月。房子很简陋,没有厕所,没有厨房,基本上只能放下一张床,但是两个人躺在床上聊天,也觉得很幸福。
七月觉得家里的衣柜土,安生就准备买一个七月喜欢的大立柜放在出租屋;七月喜欢看书,她就准备在房子里放个书橱,摆满七月喜欢的书。
她说她的家,就是七月的家。
她喜欢七月,喜欢七月的一切,所以也包括七月的男朋友。
【苏家明:七月的一切我都喜欢】
苏家明和七月其实真的很般配,也是学校的金童玉女,苏家明高大帅气,七月温柔美丽,而且两人在学上你追我赶,真正做到学习恋爱两不误。
在遇到安生前,苏家明应该是挺喜欢七月的,给她买练习册,帮她借参考书,应该都是出于喜欢。
但是,也仅仅限于喜欢。整部影片看下来,我没有看到苏家明对七月的爱,反而对安生,处处情深。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
七月和苏家明两个人牵手从学校走出来,七月让苏家明走前面,她自己在后面踩苏家明的影子。七月对苏家明说,她从书上看到,如果踩中一个人的影子,那个人就不会离开了。
苏家明听后笑笑,故意不让七月踩到他的影子。追赶中,七月扑进他的怀里,说道:“都是我自己走到你跟前的。
是的,和苏家明的恋情,一直都是七月在主动,主动表白,主动约见面,主动谈结婚。
后来,他们和安生去爬山,苏家明其实一直想踩安生的影子,并且在庙里还差点向安生表白,只是被安生打断了。
安生问苏家明喜欢安生的什么,苏家明说七月的一切他都喜欢。
而七月的一切,包括安生。
【七月:安生和家明是我最喜欢的人】
七月踩过两个人的影子,一个是安生,一个是苏家明。
在遇到苏家明之前,七月觉得她所有东西都是可以和安生分享的,包括父母的爱。原先她规划的未来,安生一直都在。
他们三个人相约到庙里许愿,走到一半休息时,七月撒娇似地靠在安生的肩膀上说:“我最喜欢的人都在我身边了,我还许什么愿啊?”
那时的七月是真的幸福,安全是一个可以用自己的命去保护她的人,而苏家明,是她愿意拿命去爱的人。而这恰巧,这两个人现在都喜欢她。
直到看到安生和苏家明在庙里欲说还休的样子,七月才突然明白,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之间,有些东西也是不能共享的。所以,当安生提出要跟吉他手去北京时,她没有留,甚至让安生感觉到,自己应该走。
火车启动时,安生对七月喊:
“七月,如果你让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
但是那时的七月已经没有了留安生的勇气,只有安生离开,她才能当作什么也没有发生。
世上所有烦恼,均来自求而不得《似是故人来》有一句词: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对求而不得的人事物耿耿于怀,是每个人的天性,而烦恼,也来自于此。
对于安生来说,她前面的26年都一直在寻求爱她的的人:
13岁时,想要通过破坏规则吸引他人注意,于是违反学校规定披头散发,把小松鼠藏在身上去军训,被罚站时跑去砸消防栓……
遇到七月后,七月一家三口对她的关心让她变得柔软了许多,她开始想要努力生活,回馈七月对她的爱。与其说是报恩,不如说是害怕失去。
她原本以为,她可以和七月在一起一辈子,直到七月不愿意躺在她的臂弯里,她才发现七月有喜欢的人了,那满脸的失落与不安,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
她跑去找苏家明,本想警告他不要辜负七月,却不曾想,刚见到苏家明,就爱上了他。
安生知道很难再找到一个像七月那样爱她的人,所以为了七月的幸福,她愿意牺牲自己的爱情。只是至此,她不得不重新走上了寻找被爱之路,而更让人伤心的,是始终求而不得。
跟随吉他手到北京,结果被劈腿;跟独立投影师四海为家,结果却争吵不断;跟有妇之夫一起,准备到加拿大生活,结果那男人却出车祸死了......
越是渴求,越是求而不得,只能继续颠沛流离。
而对于七月来说,她最渴望的,是打破传统,像安生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她一直逼自己扮演一个乖乖女,她知道怎么讨大人欢心,怎么装乖。但是有两件事她没有装,那就是初中时和叛逆的安生成为好朋友,高中时主动向苏家明告白,开始早恋。
和叛逆的安生做朋友,和苏家明恋爱,是七月对循规蹈矩的生活唯一的反抗,而安生和苏家明是她反抗的胜利果实,所以她不会轻易放弃。
哪怕明明在庙里就发现了安生和苏家明喜欢着彼此,她却假装没发现;哪怕安生写给她的每张名信片都会加上一句“问候家明”,她也不敢生气,更不敢拆穿;甚至苏家明已经和安生同居,她也不愿取消婚约。
从小,七月的妈妈就告诉她,女孩子,没什么地方可去的,无非就是从一个家,再到另外一个家。
她接受了这种命运,只是有一样她始终在坚持,那就是那个家要有她爱的人。她曾以为只要自己爱对方,对方也喜欢他就行,直到苏家明终于回到他的身边,终于决定娶她,她才发现自己其实没有办法和一个不够爱自己的人过一辈子。
但是即使那样,她也不敢主动离开,而是劝苏家明逃婚:
“只有你离开了,我才能名正言顺地离开。”最后,她都放不下自己的执念,还需要苏家明来替她做决定。
连最后的决定,她都让苏家明来替她决定。
苏家明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最爱的是安生,但是他也没办法拒绝主动的七月。一边不忍拒绝,另一边又念念不忘,最后伤了七月,又伤了安生,更导致两个女生的关系决裂。
安生像红玫瑰,迷人销魂,而七月则像白玫瑰,清新淡雅。苏家明既不愿放弃白玫瑰,又忘不了红玫瑰,直到被七月发生他与安生同居,并给他定了一个月的期限,他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守着更适合过日子的白玫瑰。
于是终于对安生说出那句7年前就应该说出口的话:“安生,我们应该不会再见面了。”
只是,他醒悟得有点迟,迟到连一直执迷不悟的七月都醒过来了。
放下执念,冲破枷锁,人生不止一种结局电影末尾给观众呈现了三个结局,第一个结局,苏家明逃婚后,七月离开了家乡,过上了安生曾经过的那种四处流浪、四海为家的生活,而安生则嫁给了疼爱她的老赵,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她们交换了彼此的人生。这是安生最想看到的结局,也是她想让其他人看到的结局。
第二个结局,苏家明逃婚后,七月离开了家乡,但不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找到安生,并在安生的陪伴下生下了孩子。孩子出生前,七月说她想要过自由自在的人生,像安生一样。所以孩子出生后,七月走了,去过她想要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把孩子留下来给安生抚养。这是安生告诉苏家明的结局。
第三个结局,七月生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安生把自己当成七月,替七月照顾孩子,替七月好好地活下去。这个结局,很伤、很痛,但是却是真实的。
其实,三个结局都是合理的,至于为什么最终把三个结局都留下,我想编剧是想告诉我们,人生是可以有多种选择的,而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同的结果。
七月和安生,还有苏家明,只要他们三个人当中只要有一个人早一点放下心中的执念,或者早点鼓起勇气去解决三个人危机四伏的关系,等待他们的就是第一个结局。
米兰昆德拉说:“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迈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人的一生,会面对很多分岔路口,会遇到很多难以抉择的事,而最重要的,需要我们放下心中的执念,冲破枷锁,勇敢面对。装傻或者装聋作哑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向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最后也只能是得到最伤最痛的结局。
我很喜欢一句话,那就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虽说人生如戏,但是演技再好,能骗过所有人,但最终也难不了自己的心。就像安生终究安定下来,不再四处漂泊,而七月最终放弃了不够爱她的苏家明,开始去体验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实,结局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