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振兴最大突破口在以质定价上
本文同步发送于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修外求内,欢迎大家前往关注。
前言
近期对三农最顶层政策规划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这样一个战略提出的现实背景是什么?
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转换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
也就是说三农发展已经从求“量”时代转变到求“质”时代了。
时代背景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前四十年从农产品需求端来看,既面临人口飞速增长对农产品消费量急剧上升要求,也面临着肉类消费占比持续增长对耕地需求量急剧上升要求,等于说过去四十年中国对农业最大要求是尽全力提高土地单产。
但是2019年中国新生儿数量有可能跌破1100万,相比1987年新生儿2500万跌幅接近60%,社科院发布《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表明现在已经是人口最顶峰阶段未来必然迎来“人口负增长”阶段。
人口负增长对农产品消费来说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农产品消费人口持续减少,也就是未来农产品消费量必然会持续降低,倒逼农产品产量持续降低。再加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早就提倡人们要大幅减少肉类消费,提高蔬果类消费,这又会大大降低对土地消耗。
以牛肉为例,牛肉料肉比一般不低于6:1,也就是说一斤牛肉要消耗6斤饲料,牛肉饲料主力是玉米,玉米年亩产一般在2千斤左右(春玉米一茬2千斤,夏玉米两茬2千斤),也就是说一亩地大概一年能生产300多斤牛肉。那么一亩地种蔬菜能出多少呢?以寿光水培大棚为例,年蔬菜产量约2万斤,也就是说同样一亩地种蔬菜和喂牛产量相差约60倍。
如果我们降低肉类消耗再加上消费人口降低,也就意味着我们对土地单产要求会从大幅上升转为大幅下降。土地单产转为下降趋势后,我们对农产品要求会以什么为主要要求呢?
追求亩产农产品质量!
以“量”定价到以“质”定价突破口在定价方式上
目前我们去农产品各个销售渠道去购买农产品几乎所有定价方式都是一斤多少钱,而日韩及西欧等地对高品质蔬菜都是在精包装后按一份多少钱出售。一斤多少钱和一份多少钱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这里面博弈逻辑和消费者关注点差异是完全不一样。
一斤多少钱典型消费场景就是菜市场了,在菜市场里有很多家卖白菜,我们遇到第一家卖白菜问价后无论它家蔬菜多好,我们一定是要逛完大多数白菜摊问完价格后才会决定在哪家买,而且往往会在质量差不多几家里选择价格最低一家。也就是说在一斤多少钱消费场景下,博弈逻辑是同等质量下比拼谁价格(成本)更低,消费者核心关注点也是价格。
一份多少钱典型消费场景是生鲜超市,在超市里有大小包装不一各种草莓,我们会先看下各家草莓谁最好看,然后再看最好看草莓的价格自己能不能接受。能接受会直接购买,不能接受会看次一档草莓价格自己能接受么,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在一份多少钱消费场景下,博弈逻辑是博弈质量即在自己消费能力内永远选择最好质量产品,消费者核心关注点是质量。
在一斤多少钱博弈场景内人们永远比拼是最低质量等级下谁成本更低,这适合中国前四十年对农产品产量追求。而一份多少钱博弈场景内是人们永远比拼是同等成本下谁质量更高,这适合现在中国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追求。
结语
不同博弈机制下会驱动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利益追求。要让中国农业实现由“量”到“质”转变必须从最终端消费渠道改变利益博弈机制,由按重量定价改为按质量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