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国际人士谈新中国发展:中国发展成就鼓舞发展

国际人士谈新中国发展:中国发展成就鼓舞发展图为2019年2月,开玛妮·奔舍那(前右二)考察中老铁路项目。 资料图片 国际人士谈新中国发展:中国发展成就鼓舞发展 图为2019年4月23日,萨尔曼德·阿里在“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上发言。 翁奇羽摄 国际人士谈新中国发展:中国发展成就鼓舞发展图为2019年8月1日,罗家良在新加坡驻华大使馆的一场活动上致辞。 资料图片 国际人士谈新中国发展:中国发展成就鼓舞发展图为2018年5月,李映周与中国留学生进行现场交流。 资料图片

中国的发展成就极大鼓舞着发展中国家

(老挝)开玛妮·奔舍那

我们奔舍那家族与中国的友好故事,就是老中两国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真切诠释。共建“一带一路”是帮助老挝人民实现发展梦想的最佳选择。中国的发展成就极大鼓舞着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得更好,包括老挝在内的邻国都将从中受益

我们家族有着浓厚悠长的“中国情缘”,此生都难以割舍。

1961年老中建交前,我的父亲贵宁·奔舍那作为老挝外交大臣多次前往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结下深厚友谊。1963年,我们一家来到中国。兄弟姐妹一共12人,其中8人都在中国上学。当时,我们8人先后在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和八一学校就读。

中国给予我们全家的热情招待和悉心照顾,我们至今难以忘怀。那时,我们住在金鱼胡同3号大院(现和平宾馆所在地),生活上得到格外照顾,中国政府专门安排了老师到家里教我们学习中文。

冬天里,我们和中国同学一起走路上学。大家穿着厚厚的棉衣,一路打着雪仗,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我记得1964年,我们作为特邀嘉宾与史家小学的师生一起去颐和园春游,我们玩得特别开心。那张在颐和园的谐趣园拍摄的合影,我们珍藏至今。

1970年,我们全家回到老挝。此后,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中国的发展,看到中国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非常高兴。我们奔舍那家族与中国的友好故事,就是老中两国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真切诠释。

1997年,为增进老中两国传统友谊和深化经济、贸易和技术等领域合作,双方决定成立老挝和中国经贸合作委员会,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促进两国重大合作项目顺利实施,为投资者营造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2016年起,我开始担任该委员会主席。把老中两国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友好与合作推向新高度,一直是我的努力方向。

中国是老挝最大的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国投资的推动下,老挝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高度契合。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步伐加快,老中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方式也日趋多样。共建“一带一路”是帮助老挝人民实现发展梦想的最佳选择。中老铁路计划于2021年底建成通车。该铁路通车后,将为两国贸易和投资提供更多便利,造福当地民众,让老挝百姓坐着火车走向世界。

中国的发展成就极大鼓舞着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实现了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等科技发展走在世界前列。老挝人民期待从中国的发展成就中借鉴宝贵经验,期待抓住两国关系快速发展的契机,同中国人民一道携手共进。

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全家都为中国的进步感到高兴。我们衷心祝愿中国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发展得更好,包括老挝在内的邻国都将从中受益。

(作者为老挝工业与贸易部部长、老中经贸合作委员会主席,本报驻泰国记者孙广勇采访整理)

中国人民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巴基斯坦)萨尔曼德·阿里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充满活力。中国到处是一派蓬勃向上的景象。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南亚国家借鉴。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地区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也在拉近中国民众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孩提时,我经常在有关中国的电视节目中看到天安门城楼和长安街的画面,去中国就成了我的愿望。2013年,我终于有机会访问中国。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眼前气势恢宏的人民大会堂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让我心潮澎湃。

新中国70年的发展成就影响深远。没人能预料到,一个发展中国家会在如此短时间内成长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近年来,我几乎每年都会访问中国。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城市建设充满活力。中国到处是一派蓬勃向上的景象。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南亚国家借鉴。

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中国已在不少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例如,中国民众已经习惯了使用移动支付。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民众而言,这还难以想象。难能可贵的是,中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重视保护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国家的繁荣昌盛让中国人民对未来更加乐观。每个人谈起国家发展,语气里都洋溢着自豪感。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前推进,中国与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不断深化,中国人民也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中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表现出更浓厚的兴趣,愿意与其他国家民众更多沟通和交流。

今年4月的一个早上,我从入住的酒店出发,前往人民日报社参加“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首届理事会议。正值上班高峰期,汽车在车流中缓慢挪动。眼看就要迟到了,我心里很焦急。或许是留意到我的紧张情绪,司机师傅主动用英语和我闲聊起来。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英语说得不算流利。他问我来自哪里,我说来自巴基斯坦。司机对我说:“我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去巴基斯坦旅游,希望中巴经济走廊能帮助巴基斯坦经济获得更快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地区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也在拉近中国民众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对此深信不疑。我相信,中国正行进在正确的道路上,也祝福中国人民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理事单位巴基斯坦战斗报媒体集团总裁、巴基斯坦报业协会秘书长,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丁雪真采访整理)

中国处处涌动着创新的活力

(新加坡)罗家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功使数亿人摆脱贫困,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交出这样闪亮的脱贫成绩单。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提振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中国的和平发展给区域及世界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新加坡也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参与中国的发展

1998年,我第一次来中国。当时,深圳著名景点“世界之窗”附近还没有其他建筑。2012年3月,我开始担任新加坡驻华大使。有一天我到商店购物,付款时收银员却发现找不到打开钱柜的钥匙,原来我是当天第一个使用现金支付的人。那时,我感觉自己跟不上潮流了,就开始学习使用支付宝。目前,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人工智能发展也正迅速发展。小型无人机已经被用于投递包裹、检查高楼外观和安全巡逻等。今天的中国,处处涌动着创新的活力。最近我再次经过“世界之窗”时,周围高楼林立,完全变了模样。

7年多来,我走访了中国各省区市。为了更多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我参观了不少中国革命历史遗址。我去过井冈山干部学院,也去过习近平主席曾经插队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参观。从基层一路走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将普通民众生活的苦辣酸甜挂在心头。

近几年,中国地方领导干部的国际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熟练运用国际通行的商业规则,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国际问题也颇有观察。每次同他们交流,我都有不少新收获。中国的反腐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相信中国的反腐败斗争将坚定不移向纵深推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成功使数亿人摆脱贫困,这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交出这样闪亮的脱贫成绩单。现在,扶贫工作进入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要帮助小部分极度贫困人口脱贫有不小难度,但我对中国很有信心。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在朝着更加平衡、协调的方向发展。过去,外资企业在中国东南部沿海城市开设工厂,主要目的是出口。随着中国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外国企业在华生产的很多产品可直接供应给中国消费者。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提振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营商环境的信心。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陆海新通道是在该项目框架下,中国西部省区市与东盟国家合作建设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如今,重庆的集装箱,经由陆海新通道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送到新加坡,只需要一周左右,比此前通过东部长江水道的运输时间缩短了2/3。今后,东盟国家的产品可经由中国转运至中亚和东欧国家。

2017年,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建立解决“一带一路”跨境合作相关争议的机制。该机制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更多保障。

我的女儿今年4岁,我希望她能多练习普通话。会说中文将是这个时代的一项重要技能。新加坡企业能在中国取得不俗的经营业绩,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新加坡推行中英文并重的双语教育。

中国的和平发展给区域及世界都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新加坡也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参与中国的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新加坡时,两国元首将新中关系定位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定位凸显了两国关系的特点。希望新中合作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双方的需求变化,取得更大发展。

(作者为新加坡前驻华大使,本报记者暨佩娟采访整理)

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理念顺应时代潮流

(韩国)李映周

30多年来,我经常到访中国,最多的时候一年访华超过20次。中国的发展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果,正惠及各方

我从小就对中国和汉学有着极大兴趣。读大学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文学专业。去中国读书一直是我的梦想。

1992年韩中两国正式建交后,我迫不及待地报考了北京大学。1993年,我被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录取为博士生。3年后,我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成为第一个拿到中国博士学位的韩国人。我在毕业论文中批驳了所谓“中国威胁论”,强调中国的外交政策具有大国风范,中国始终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0多年来,我经常到访中国,最多的时候一年访华超过20次。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只能用“令人惊讶”来形容。2001年,我曾组织韩中两国知名演员在北京举办演唱会,为北京申奥呐喊助威。在北京这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举办奥运会,能够充分体现倡导体育与文化融合的奥林匹克精神。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来那一刻,我也倍感激动和欣喜。

我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与中国密切相关。2003年,我牵头创建了韩国“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希望能够带动更多韩国民众关注、研究并了解中国。韩中关系的未来取决于青年一代。2015年,我设立了李映周韩中人才培养奖学金,向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和在韩国的中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并为他们举办各种论坛和讲座。我希望培养致力于韩中友好的青年一代,为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不断积聚正能量。

70年来,中国的发展历经风雨。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稳步迈进。当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上遇到一些干扰。但我相信,暂时的挑战不会也不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因为中国的发展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中国倡导的互利共赢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共建“一带一路”不断取得新成果,正惠及各方。

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留下了我青春的印记。那里有很多我的好朋友、老朋友,有我深深的眷恋。尽管年近八旬,但我依然关注和研究中国,愿为推动韩中两国关系发展继续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作者为韩国“中国政经文化研究院”理事长,本报驻韩国记者马菲采访整理)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