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哪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海阔天空》

上世纪90年代香港乐队组合Beyond的这一首《海阔天空》30年以来一直影响着无数的年轻人,“不羁放纵爱自由”更是很多年轻人给自己的人设定位。

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男明星都是一副“浪子”的形象。那时候,经纪人公司为了把明星包装成粉丝心中仍有期盼的完美另一半,在签定经纪合约的时候都会要求他们不能有绯闻甚至不希望他们太早公开自己的恋爱对象。

想当年亿万少男少女的偶像刘德华还因为背负了多年的偶像包袱,直到年过半百才敢公开与相恋多年的女友朱丽倩结婚生女。

小时候看着明星们的各种光辉形象,放学偶尔听着同学们谈论他们的私生活八卦,一度以为人生就得像他们活得那么光鲜亮丽,而把父母长辈常常唠叨的家里长短通通抛诸脑后。

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被大众媒体误导太多了。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首先我们都是普通人,一个普通人能成为明星的机率连万分之一都不到。其次生活的品质还是离不开日常生活,再不想吃人间烟火的人到最后还是得靠柴米油盐活着。

这样看来,追求艺术价值、追求自由真我的思想都是不现实、不可取的吗?

也未必,看完两本传世多年的经典世界名著:日本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和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以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很多艺术家都摆脱不了“渣男”的人格了。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01| 家庭背景既能成就人,也能毁了人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人间失格》太宰治

太宰治出生于1906年日本的一个大地主家庭,他的父亲虽然是一个多额纳税的贵族院议员,但他的家族也是靠投机买卖和高利贷而发家致富的暴发户。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他既知道自己背后有豪华的家族背景支撑,但同时地主的家庭背景让他更多感觉到的是俗气和粗鄙。

因此太宰治一生一直在留恋、依赖这个家庭和背叛、批判这个家庭的矛盾中挣扎搏斗,以追求个人的自我价值。

看着太宰治的文字,能感受到他作为一个男性却有着极其细腻的感情。

但他也有很多反人性的想法,例如由于家庭的富足,从不缺衣少食的他,在《人间失格》书中写道:

“‘人不吃饭就会饿死’这句话在我听来,无异于一种讨厌的恐吓,但这种迷信却总是带给我不安和恐惧。”

我们都知道不吃饭会饿死,而且人为了生存确实要先填饱肚子,但生长在地主家庭的太宰治显然就没有饿过肚子,所以在他看来,人为了吃饭为了生存而去努力工作是不可思议的。

“总之,我对人类的营生仍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观与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观格格不入,这使我深感不安,并因为这种不安而每夜辗转难眠,呻吟不止,乃至精神发狂。我究竟是不是幸福呢?说实话,尽管打幼小时起,我就常常被人们称为幸福之人,可我却总觉得自己身陷于地狱之中。反倒认为,那些说我幸福的人远比我快乐,让我望尘莫及。”—《人间失格》

从太宰治对自己内心的描述,可能很多人都想骂一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从他的成长环境分析,他有这种想法确实也是正常的。

他是家里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孩子,虽然从小生活富足,却没感受到什么家庭温暖。他一直有认为自己在家里是多余的,跟家人也没有什么交谈,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他只能在家里扮演搞笑的角色。

也是因为在家庭里得不到关注,让太宰治往后的人生总是做出很多不寻常的举动以求得到更多关爱,甚至不惜多次自杀。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描绘为了追逐画家梦想的思特里克兰德,一出场就抛妻弃子并且放弃了别人看起来稳定的公务员工作,独自一人远赴巴黎去学画画。

思特里克兰德的决定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太太疯狂地认为他是跟别的女人跑了,身边认识他的所有人想法也是一致的,都是认为他是被年轻貌美的女子勾引才会作出如此疯狂的决定。

而且有意思的是,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是看起来完全配不上他那有趣的妻子,当他第一次见到他们夫妻的时候,他是这样想的:

“为什么讨人喜欢的女人总会嫁给这种愚蠢的男人?”

“因为有脑子的男人肯定不会娶讨人喜欢的女人。”

《月亮和六便士》毛姆笔下男主角的人物原型是法国著名画家高更,太宰治在《人间失格》写的就是他自己。

高更和太宰治本来是两个毫无交集的人物,他们不但所在的年代不同、国籍不同,而且一个是画家另一个是文学家。但在他们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艺术家的气息,还有他们那些为了自己的爱好和理想,完全罔顾家人的自我主义。

不过从成长的家庭因素看来,能走艺术路的人大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他们能不顾世俗的眼光一心只按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行事,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没有受过生活的苦,觉得以前一帆风顺的日子都是理所当然的。

所以在旁人看来,他们那么轻易就放弃自己原本拥有的幸福安逸生活是多少的不智,在他们自己看来,这一切却没什么。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02| 女人都是爱情至上,男人只会当爱情是调剂品

思特里克兰德被质疑抛弃女性致死的时候,他说“我从不希望拥有爱情。我可没那闲工夫去谈一场恋爱。它会使人变得很脆弱。我是个正常的男人,有时候我确实需要个女人。但是仅仅是为了满足我的情欲,之后我就会去做其他事了。”—《月亮和六便士》

看到这里,我心里默默的嘀咕了一句:“渣男”。

不过换另一个角度,可能思特里克兰德说出了大多数男人的心声。

毛姆也说过关于恋爱中男女心理差异的对比:

“对于坠入情网的人来说,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在于:女人能够整天整夜谈情说爱,而男人却只能每天抽一点时间来干这种事。”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而另一边厢,从小在女性长辈抚养中长大、在求学时期就经常流连于各种风月场所和酒馆的太宰治,曾四次跟不同的女人相约自杀殉情。但从他的文字看来,太宰治不但不懂女人的心思,还觉得女人是很理解的动物。

在《人间失格》他是这样形容女性的:

“在我看来,人世间的女性不知比男性要费解多少倍。在我们家里,女性的数量是男性的好多倍,而且在亲戚家中也是女孩子居多。我想甚至可以说,自幼时起,我便几乎是在女人堆中长大的。尽管如此,我却一直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情与女人们打交道的。我对她们的心思一无所知,如同坠入五里雾中,不时会误踩虎尾,遭受重创。这与从男性那儿受到的鞭笞截然不同,恍若内出血一般引人不快,还会铸成内伤,难以治愈。”

从《人间失格》太宰治自传式的记载看来,太宰治虽然比起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更重视身边女人的感受,但他身边换了那么多女人也没见得哪个是幸福的。

太宰治本身是有着边缘人格的人,现实中他的悲观性格促使他对现实无力抵抗,他选择一些身上有悲情色彩的女性为伴、并且诱导身边的伴侣一起自杀。而且他在小说中描述的自杀时间地点竟然跟他自杀的经历惊人地相似。

可以想像,跟这样的人一起生活,哪有幸福可言呢?

女性对爱情最低的希望和期盼首先是另一半能多点时间陪伴,并且重视自己和家庭,像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借思特里克兰德的口说的:

“因为女人成天只知道谈情说爱、卿卿我我的,所以她们才会把爱情看得比天还大,才会觉得有了爱情其他什么事情都不重要,真是可笑到了极点。”

思特里克兰德后面继续说他自己对爱情的看法:

“她们竟然还想让我和她们一样,让我也相信生活中就只有爱情。说实在的,我只知道情欲。这是很正常和健康的,爱情则是一种病。女人不过是我开心享乐的工具,我非常讨厌她们想要成为我事业上的助手、生活中的灵魂伴侣。”

畅销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里面有一句话:“一个女人最大的踏实感,不是源于依赖,而是来自认可。我心有所属时,就不再寻觅,不再游离,我的生活重心终于可以在这里放下了,这比任何一种男人对你居高临下的保护都强。”

可见虽然男人和女人的需求差异有点大,但像毛姆笔下的思特里克兰德和太宰治笔下的自己,在女性看来都属于渣男的行列。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03| 创作是艺术家们把无法向人倾诉的事情排泄出来

“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寂寞的排泄口,那就是创作。在这里有许多我的同类,大家都和我一样感到一种莫名的战栗。做一个作家吧,做一个作家吧。”—《往事》太宰治

敢于在作品中倾吐自己真实想法的太宰治拥有了大量青少年读者,因为太宰治写出了他们的心声,这种心声不但是他们的真实想法,还是他们随便不敢向别人说的内心秘密。

太宰治在中学时期就开始流连各式酒馆和风月场所,他一生曾五度自杀、四度殉情未遂,在39岁时与最后一位情人投水自尽。

他一生被自己的懦弱牵绊,他甚至把自己的懦弱作为一种武器,以退为进向伪善的人生和社会公开宣战。同时他又不惜把自己的形象丑化去向他人求关注,这样既可以吸引注意,又保持了脆弱的自己。

太宰治有着自虐色彩的行为目的就正如法国作家纪德所说的:“我因鞭笞自己而感到喜悦,喜悦自己的无处逃避--其中有莫大的骄傲,在身处罪恶时。”

但不可否认的是,太宰治在文学界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就像高尔基所评价的那样:

“太宰治的作品分为二个人格,一方面有带着自身经历主人公的挣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着血的事实。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当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丝人性,更能打动读者。”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而另一边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写思特里克兰德是这样描述自己想要开始学画画时的心情的:

“这种安宁幽静的快乐好像有着一种令我惶恐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期望一种非常惊险刺激的生活。我随时预备着登临怪石嶙峋的山崖,被抛入布满暗礁的海滩,只要能让我的生活中发生改变——变化和不可预知的刺激。”

人都是矛盾的动物,有些人前半生苦苦挣扎才能换取后半生的安逸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因为前半生的平静安逸觉得自己再不去改变或者做点能实现自我的事情,人生就白活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代表画家高更的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在他四十岁的时候选择抛妻弃子放弃稳定的工作去巴黎学画画。

人类的矛盾心理就正如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说的:“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画家高更也因为在人到中年放弃了原本安逸一眼能望到老的生活,敢于追求只能仰望的“月亮”,及后留下不少传世画作。

这些在常人眼前不成功便是“渣男”的艺术家们,所幸他们的坚持是对的,他们最终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但宣泄了旁人不能理解的感情,并且得到世人的认同。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结语:

毛姆说过:“我觉得艺术家的个性是艺术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假如艺术家个性鲜明,那么就算他有一千个缺点,我都会宽容。”

我们都见过太多被应试教育训练出来的千篇一律的孩子,他们虽然 都是高材生,却没有太多明显的个性,他们长大以后或许都能成为踏踏实实的好员工,却没法创造出更多的传世经典。

古人说的“水能载舟,亦能复舟”不无道理,个性鲜明、喜欢标新立异的人通常创造力比较强,但同时他们不按常理生活的性格往往也很容易伤害到身边人。

所以像画家高更、文学家太宰治这样的个性鲜明只考虑自己喜好过日子的,放在谁的身边都会被认为是“渣男”了。

但是撇开世俗的爱恨情仇,他们在艺术和文学领域的成就不但有目共睹,所以平心而论,无论是追求平淡生活的“六便士”还是仰望天上的“月亮”,都得尽力做到极致,才不辜负自己当初的选择。

从《人间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浅析艺术

参考书目:太宰治《人间失格》;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

图片来源:互联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