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财政赤字货币化?
财政赤字是财政学上的一个专业名词,财政赤字通俗讲就是“入不敷出”。当一个国家出现 财政赤字,并不一定就是坏事,适当的财政赤字是适宜经济社会发展的。
那么怎么解决财政赤字?
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财政部门发行国债的方式来解决赤字问题。
而财政发行国债的方式通常会有两种:
第一种是直接向社会发行,即由老百姓和社会机构来购买,筹集财政资金;第二种是直接向央行发行,由央行购买国债筹集财政资金。第一种方式是财政部门以政府信用借入社会资金,属于市场流动的存量资金,市场原有货币量不会增加;
第二种方式是由央行直接购买国债。大家都知道央行本身不像老百姓一样会有储蓄存款,央行只是一个发行货币的管理机构。若要央行购买国债,央行只能印钱!此时,央行就会释放出增量资金,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就会相应增加!
第二种方式,就叫财政赤字货币化。
近段时间,媒体上对于财政赤字货币化讨论比较热烈。主要是讲我国2020年财政赤字突破3,需不需要赤字货币化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称,2020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2019年赤字率是2.8%,去年赤字规模为2.76万亿,今年将增至3.76万亿。
财政发债是流动性的收缩,但财政支出流动性又会回归市场。那财政赤字达3.6%以上要不要赤字货币化?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市场是有容纳政府债券的充足空间。
我国是个高储蓄率国家,银行储蓄存款较高。2019年末政府债券余额37.2万亿元,银行持有81%,占银行资产余额的13.9%。政府债券增量4.8万亿元,银行占比83%,占银行资产增量的18.8%。
截止2020年4月底,银行资金运用余额同比增长12.2%。假设年末增速也为12.2%,则全年资金运用增量为26.6万亿元。假设政府债券在银行资产增量中的占比和2019年相同,仍为18.8%,则银行至少有能力买入5万亿元。
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下,财政赤字是否货币化?相信政府会作出恰当的决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