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格力混改后:一大顽疾已解 两大难题仍困扰

格力混改后:一大顽疾已解,两大难题仍困扰

一位朋友在12月2日深夜写下这样一句话:“婚礼已经举办,接下来就看小两口怎么过日子了。”

12月2日晚,格力电器(SZ000651)发布公告,格力集团与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正式签署《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与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关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5%股份之股份转让协议》。

依据协议,珠海明骏以416.62亿元价格从格力集团手中受让格力电器9.02亿股股权,占格力电器总股本15%,成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

同时,格力电器管理层接受珠海明骏合作邀请,双方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格臻投资作为格力电器管理层实体与珠海明骏上层权益持有人珠海高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HH 2 Mansion Holdings (HK) Limited 和 Pearl Brilliance Investment Limited 亦签署《合作协议》。

参与股权转让各方一致同意,在本次交易完成交割后,推进上市公司层面给予管理层实体认可的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总额不超过4%上市公司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

高瓴资本承诺受让股份后,锁定期不低于36个月,即三年内不会减持此次受让的15%股权。

格臻投资以约13.94亿元的认缴出资额及约10.32亿元的拟认缴出资额,合计占有珠海明骏认缴出资总额的11.1%。

珠海明骏向格力电器提名三个董事候选人,其中至少两名需获得管理层实体认可。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格力电器除深港通(陆股通)外,前三大股东分别为珠海明骏持股15.00%,河北京海持股8.91%,格力集团持股3.22%,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珠海明骏作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与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差距仅为6.09%,且珠海明骏与上市公司其他股东之间不存在一致行动、表决权委托、股份代持等安排。由于无单一股东持有上市公司50%以上股份,亦无单一股东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格力电器上述股东实际可支配的表决权份额均无法对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决议产生重大影响,无法控制格力电器重大经营决策及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格力电器无实际控制人。

珠海格臻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乃今年9月份由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联手望靖东、黄辉等18位企业高管,共同出资设立的投资管理公司,法定代表人、大股东均为董明珠,持股比例高达95.2%。

至此,历时半年的格力混改尘埃落定,格力电器由此进入高瓴资本时代。

无实际控制人,对管理层是重大利好

无实际控制人成为格力电器本次改革最大看点之一。

无实际控制人对管理层是重大利好。

无实际控制人可避免一股独大,等于是对大股东的制衡;另一方面,高瓴获得三个董事席位的安排,这三个席位将对管理层形成制衡。大家都说格力混改将有助于治理结构优化,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大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形成利益一致又互相制衡的关系。

从本质上讲,无实际控制人意味着管理层拥有较大经营自主权。

有媒体用“董明珠才是真正大赢家”概括这场交易,这个表述并不过分。当然,格力电器完成重组伊始,珠海明骏既已实现浮盈104亿元,但我倾向认为高瓴绝非着眼于这100多亿的浮盈,它有更深层次的谋略在里面。

无实控人是不是意味着现管理层未来仍将一意孤行?当然不是。过去,管理层为珠海国资委打工,现在为高瓴资本打工,身份的变化必将对行为风格产生影响。

总之,这是一场皆大欢喜的交易、一场多赢的交易。

11月11日晚上,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函告公司,鉴于股份转让协议的内容尚有未尽事宜,珠海明骏和格力集团仍在继续协商,双方同意将股份转让协议的计划签约日期延后。有人预测,格力集团股权转让或将发生逆转。我11月12日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虽然陡生变数,并不意味着董明珠与张磊决裂,更不意味着高瓴入主格力无望。站在格力电器未来发展前景角度看,高瓴入主无疑是最优选择。止于目前,格力电器管理层并不存在拒绝高瓴的理由。”我还说,“董明珠意在为管理层及其本人争取更大利益”,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治理结构难题已解,多元化、国际化仍待解

混改解决了格力电器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难题,但多元化、国际化难题仍然摆在格力面前。

混改解决的是制度设计层面的难题,而多元化与国际化是经营层面的难题。

一直以来,公众期待高瓴资本能在三个方面帮到格力,即:治理结构优化、多元化与国际化的突破。随着高瓴入主,治理结构优化难题迎刃而解,接下来就看格力如何突破多元化与国际化的难题了,这是企业发展的问题。

目前,公众普遍期待珠海国资委时代的格力电器能在高瓴时代继续辉煌下去,毕竟,这是一家为数不多的优秀公司。

有几个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美的集团盈利能力不及格力电器,却在过去几年市值明显高于格力电器?我的分析是:投资者认为美的不存在治理结构的问题,或者说美的较早地解决了治理结构的问题。还有,就是美的多元化布局比较成功。

混改将格力和美的差距从两个缩减为一个。如果多元化难以突破的局面在未来二到三年明显改善,格力电器市值很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反超美的集团,毕竟格力拥有更加强大的盈利能力。

空调市场低迷,对格力电器显然不是好消息

11月26日深夜,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让利百亿,打击伪劣”。空调新一轮价格大战由此爆发。

一贯拒绝打价格战的格力,为何频繁发起价格战?

形势使然。

首先,一个双十一对消化高库存作用有限,要解决库存问题必须实施一连串的刺激,而价格战被认为是消化库存最有效手段。

其次,新的空调能效等级标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实施,定频二级被定为五级入门级产品,三级定频则直接淘汰,必须尽快将低能效产品清理出去。

更要命的是,双十一过后,空调销售一落千丈,促销人员闲得“天天打扑克”。双十一之前,空调刺激才有销售;双十一过后,刺激也无销售,市场疲软到出人预料,如不及时采取行动,全年销售目标承压。

当然,格力也有为“董明珠的店”引流,以及通过价格战把某些品牌清洗出局的考虑。

我更关心的是,空调大萧条时代即将到来。

此结论基于两个现实:一是中国空调市场即将进入动态饱和区间,增量空间越来越小;二是政府对房地产持续严控必将加速空调存量时代到来。因此,一味对空调市场乐观非常危险。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格力空调累计市场份额为35.56%,同比下滑2.03%;美的空调累计市场份额为28.5%,同比增长3.43%;海尔空调累计市场份额10.92%,同比增长0.27%。

以格力空调为例,鼎盛时期市场份额曾高冲至42%,最近几年回落至36%上下,虽然优势仍在,但绝对优势还是下降了。

双十一之前“不刺激无销售”,现在“刺激也无销售”,对于空调营收占比高达80%的格力电器,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