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轰20:致国防科工局与中航工业的一封信

国防科工局、中航工业的同志:

你们好

作为关心祖国国防的一名军事爱好者,我对轰20有一些设计建议供参考,希望有用。

美国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研发时间较早(75年预研、81年上马、88年亮相、89年首飞),当时的导弹技术和隐身和反隐身技术远没有现在发达,加上对未来战争的估计不足,采用的单后掠前缘飞翼布局也较原始,导致B2面对大国作战有以下几个重大缺陷:

一是B2的飞翼布局操控极差,飞控过于复杂,起飞都容易摔了(2008年),可想而知飞行员在起降、遇恶劣天气及其他情形时的紧张心情,环境适应能力差,严重影响作战效力。

二是最要命的,B2的飞翼气动外形导致无法超音速逃离。隐身性能再好的轰炸机,打开弹舱发射导弹的那一刻就会被对方发现,即便达到攻击目的,也会被附近其他地方起飞的战机赶到拦截,成为昂贵的一次性产品,这显然不符合昂贵的隐身战略轰炸机的研发目的。当然,飞翼的加大后掠角也可以超音速,但航程会变小。

B2的研发有些操之过急(至少现在有些过时了),和下马的YF23一样,科幻而非先进。未来美军B21一旦列装,活少维护贵的B2会像F117一样迅速被退役封存,美空军将由B52和B21两款机型撑场,达到精简机型、分工明确、提高高效费比的目标。

对比一下图160和B1b,这两者的弹仓大,可挂载大型远程对面导弹,还可超音速飞行,但由于不隐身(B1b半隐身)在距目标很远时就会被对方的远程雷达发现,从而使对方有时间拦截轰炸机、拦截来袭导弹及作好地面人员、装备的隐蔽防护工作。即便图160防区外发射并能全身而退,但袭击成功率和战果会大打折扣。

美国B2长期趴窝,B1b开始退役封存,B21预计明后年底首飞2025年交付,而B52却要延长服役,说明美军开始的新一轮军事改革对轰炸机也有了全新的思考,对B21在单价和作战方式及效能会有更高的要求。隐身轰炸机方面美国已经有了F117、B2的前车之鉴,我认为美国发布的B21渲染图是误导中俄隐轰计划的,毕竟兵不厌诈。

轰20:致国防科工局与中航工业的一封信

我们的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必须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二三十年的作战需求,避免刚出世就落后的尴尬。

根据现在和未来的作战趋势,我总结了一套未来战略轰炸机的特点和经典作战流程之一:

1.亚音速(省油)隐身接近敌目标(恶劣情况可远距离发射导弹);

2.发动攻击,尽量减少敌反应时间,保证突袭战果;

3.攻击后,超音速撤离飞往预定空域;

4.在预定空域与前来接应的隐身战斗机、隐身电磁战飞机(J20电战型)和隐身加油机轰油20(用轰20改装)汇合,大后方预警机也可以稍后前来支援;

5.按需进行空中加油,由隐身战斗机和电战飞机掩护撤退。

隐身电子战飞机和隐身加油机美国现在都在研制;

隐形加油机为战斗机和轰炸机延长了作战半径;

隐身电子战飞机为战斗机掩护,分工明确;

轰20:致国防科工局与中航工业的一封信

我们不急于求成,美国B21亮出真容后,研究B21的创新也值得轰20参考,从而获得后发优势。

我轰20应该有如下特点:

1,兼顾隐身、操控、航程、超音速,不能有重大缺陷。不一定非要用飞翼布局,可以使用其他新翼形布局,加当今的其它隐身技术;

2,超音速气动布局;能超音速撤离,增加生存率;即便现在发动机只能亚音速,但要保证将来换发后能超音速。超音速巡航撤离最好)

4,飞机不一定要很大,但弹舱必须能容纳发射至少一枚大型远距离攻击导弹。

5,未来合适条件可考虑配备隐身对面攻击导弹(虽然隐形导弹外形影响速度且造价昂贵,目前各国暂时倾向于用高速突防和饱和攻击,但未来随着隐身技术和反导技术提升可能会出现逆转)

6.有一定程度的自卫能力;从二三四代机、导弹、雷达及反隐身技术演进综合看来,电磁技术(雷达、隐身、干扰、智能)的进步是推动武器和战争变革的最大动力。按照第一性原理,隐身轰炸机机头空间大可以配备更大性能更好的相控阵雷达,超视距发现并发射远距空空导弹攻击敌机,争取逃跑机会,提高生存率。毕竟谁也没有规定大飞机就不能攻击、驱离战斗机,也算是二战轰炸机自卫机炮的新形式回归。

7.轰20作为一个大型平台,应充分利用其大的优势,挖掘潜力发展其它改造机型,用产量摊平研发和制造成本,使之成为经典平台;

8.未来轰20及衍生改装机型总数不会像B2那样少,由轰6等执行制空权下的常规作战任务,轰20等执行隐身非常规作战和威慑,攻击敌舰队、基地等;

9.预留好升级、衍进空间及接口(如硬管加油、发动机升级、长波雷达隐身、导弹进化、越肩发射、等离子隐身、激光致盲及来袭导弹烧毁等),避免前十年下饺子几十艘054、052舰尾空间预估不足,导致直20成功却难以直接上舰艇替换直9的尴尬。直20航程、载重都比直9合适搜救、反潜,作战效能是直9的3-5倍。

影身性能与防区外发射等概念是随着敌我双方技术对比而快速动态变化的,而速度却是相对恒定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轰20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一个字:。飞机的壳是电磁特征、气动布局、内部框架等多个重要要素的结合,体现了飞机的设计思想。发动机不理想可以先实现亚音速,将来替换好的发动机。气动布局一旦定型亚音速,替换好的发动机也枉然。

我们不会被他国牵着鼻子走,更不会被B21等忽悠,充分考虑到未来导弹、雷达、反隐身及空天技术的快速迭代与残酷较量,对包括星链等新技术威胁对战争体系的影响,做好应对未来空天技术的挑战。

以上为我对轰20的一些想法,希望对国防科工局及中航工业专家有参考价值,希望轰20少走弯路,一飞冲天,成为经典。

此致

深度军

原创不易,同意观点,欢迎:转发、推荐、评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