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中援锦国民党军攻不下塔山,为什么没
文|春风笑
塔山阻击战,是辽沈战役,乃至于整个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意义非同小可。
四纵在塔山长达五天(10.11-10.15)的顽强阻击,不但让国民党方面多达四个军的优势主力无法为锦州解围,还影响到了国民党方面在华北和华东的决战布局。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塔山的得失如此重要,国民党军为了进攻他也并非心不在焉,为什么在久攻不下塔山之时,没有绕开四纵的阻击阵地,迂回包抄或者径直去增援锦州呢?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当时负责突破塔山驰援锦州的国民军东进兵团,在遭遇进攻塔山的挫折前后,曾经不止一次考虑过绕道的选择。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第一次围绕进攻塔山方案的争论
塔山位于锦西和锦州之间,地形上东西两头高,中间低洼平坦,北宁铁路由此经过,塔山村处在这样一个山谷地带,西北方向是海拔两百多米的白台山以及连绵的丘陵,东南则是打鱼山,濒临渤海。
因此,对于国民党军来说,如果能攻占塔山,他们就可以利用铁路或者公路快速运兵至锦州。
锦州和塔山之间相距二三十公里,不到半日国民党军就会开到林彪的眼前。因此,塔山似乎成为了国民党军援锦的必经之路。
但是,对于国民党军来说,塔山是必经之路,他们的主攻方向就一定要放在塔山吗?
在塔山阻击战正式开始的前一天(10月10日)拂晓前,国民党军就以一个师从塔山东南的打鱼山一带悄悄渗透进来,差点突破了四纵在塔山的防御阵地。而其失手则是因为后续增援部队没有跟上,以致于无功而返。
当国民党军部分主力部队乘船到达葫芦岛后,蒋介石的“钦差大臣”、担任华北战地督察组长的罗奇和第54军军长阙汉骞等人召开会议,研究如何进军抢夺塔山。
在会议上,第17兵团参谋长张伯权坚持用主力进攻四纵在塔山正面的防御阵地,试图由此突破,这样就可以利用铁路或公路长驱直入锦州。
但是,因参战较早而具备了一定经验的第54军参谋长则不建议采用这样一种看似取巧的办法,而是主张把进攻重点放在塔山和它西北方向白台山之间,利用解放军在这里相对稀疏的防御工事以及此处的开阔地形,实施突破,然后再由此迂回到塔山守军的后方,将对方一举歼灭。
从军事角度来看,第54军参谋长的这一建议未尝没有道理,因为当时四纵司令员吴克华的防御重点在塔山村一带,对于塔山和白台山之间的确布置略显不足。
因此,倘若第54军参谋长建议被付诸实际。塔山守军即使能巩固住阵地,也可能付出更大的伤亡。
可是,在会议上,大部分国民党将领因来自华北,对东北的解放军实力和地形特点缺乏了解,又自高自大,所以断然拒绝了第54军参谋长的提议,并且普遍拥护张伯权的正面突破方案。因此,在塔山阻击战打响后两天时间里,国民党军在争夺塔山正面上损兵折将,毫无进展。
二、罗奇的上纲上线
看到正面进攻没效果,身为蒋介石钦差大臣的罗奇有些沉不住气了,在会议上,他和其他国民党高级将领又商议是否有必要改变进攻方式的问题。
这一次,第54军军长阙汉骞直接站出来,提出以自己的54军佯攻塔山正面,然后调林伟俦的第62军从左翼迂回,穿过塔山西北的丘陵地带,然后一举占领塔山背后的虹螺岘山。
这样,塔山守军眼看后院失火,必然要分兵救援,而国民党军佯攻的部队此时便可全力出击,与负责迂回突袭的第62军配合行动。这样,塔山便可轻易攻克。
客观地讲,阙汉骞的这一提议虽然有些冒险,但比起原先的单纯正面进攻方案,的确要好很多。可是,阙汉骞恰恰忘了,罗奇和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一方面,罗奇从心里面仍坚持从塔山正面突破,另一方面,负责冒险的第62军军长林伟俦和罗奇本人关系不错,又是老同学,阙汉骞这样安排,明显对林伟俦和他的手下不利,所以罗奇左思右想后,拒绝了阙汉骞的建议,还趁机质疑他违背蒋介石的命令。
这下,阙汉骞连话都不敢说了,只能惶恐地附和罗奇的任何安排,以洗清自己的莫须有的罪名。可是他哪里知道,后来锦州解放,罗奇为了给自己开脱,干脆把责任都推在了阙汉骞一人身上,蒋介石闻听大为恼火,差点把阙汉骞枪毙了。
由此可见,国民党军在进攻塔山的过程中,并非没有考虑过迂回进攻绕开塔山正面的点子,只是其内部派系林立,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让聪明人也发挥不了才干,只好给蠢材让路。
三、迂回攻势终于实施,为何仍无进展?
塔山方面的拉锯战,又持续了两天多,到了10月15日凌晨,一个从锦州方向跑出来的国民党军副团长,向罗奇等人告知了锦州被攻破的消息。现在,迅速夺取塔山对于国民党军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
又过了一段时间,杜聿明被从徐州派来指挥战事,并于10月23日组织发动进攻,继续攻击塔山,试图由此突破,夺回锦州。
这一次,国民党军倒是没有再坚持主攻塔山正面,而是把进攻重心转移到了塔山侧翼的白台山一带,国民党军和人民解放军围绕这片丘陵地带反复拉锯,结果仗打了一天多,国民党军第54 军和第62军蒙受巨大伤亡,不得不休整一天,而前线局势依然毫无进展。因为这个时候的塔山守军已经加固了塔山侧翼的防御,而且解放军方面还有机动兵团赶来增援,阵地坚如磐石。
相比之下,东进兵团的国民党高层因锦州已经丢失,廖耀湘的主力兵团下落不明,对于己方能否占领塔山,他们均未抱希望,国民党军的中下级官兵内部也是士气低落,敷衍了事。此时,即便迂回包抄的战术在杜聿明干预下得到实施,也无济于事了。
到了10月27日,国民党军刚想继续进攻塔山,却发现塔山和白台山一带的解放军早已不知去向,他们想找个老百姓也找不到,当他们还在迷茫时,塔山的解放军守军部队,早已又投入到了辽西走廊追歼廖耀湘集团的战斗当中。
顺带一说,侯镜如指挥东进兵团攻击塔山的时候,连正面突破都不愿意出大力气,因为他还想着西进兵团廖耀湘方面可以先自己一步截断林彪的归路,给锦州解围。
可是,当侯镜如得知廖耀湘集团在彰武和新立屯一带进展缓慢,距离锦州还有数百里时,侯镜如也有些不满,觉得自己即便冲到了锦州外围,也是孤军鏖战,给对方白白送人头,自己的进攻速度不觉减缓。因此,声势浩大的国民党东进兵团连正面进攻都如此不上心,更遑论什么迂回绕过塔山去救援锦州了。
参考文献: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杜聿明将军》,中国文史出版社
《程子华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辽沈战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战场记忆》,中国文史出版社
刘统《决战:东北解放战争》,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