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2009年,中国战略核潜艇在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大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引发了世界的广泛

但事实上,早在1974年,我国研制的第1艘核潜艇“长征一号”,就已经正式编入了人民海军战斗序列。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长征一号核潜艇

而这第1代核潜艇,却是几代科研人员艰难竭蹶的心血结晶!在这些科研人员之中,有一个人的名字贯穿了第1代核潜艇研发事业的始末,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1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先生。

最近这些年,随着第1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逐渐被解密,黄旭华的名字也渐渐地被世人所熟知。

虽然距离研制第1代核潜艇的工作已经过了几十年,但是每当黄旭华追忆起往昔岁月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当初刚刚加入到核潜艇研制工作时候的画面,因为那是他一生故事里最关键的转折点。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他曾经隐姓埋名30多年,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核潜艇的从无到有。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光荣的岁月。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黄旭华

研发核潜艇困难重重

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汕尾市的红海湾村,18岁时,他就读于国民政府开办的大学特设先修班,由于学习成绩出众,他被保送至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

1957年,由于黄旭华之前从事过苏联军用舰艇的制造和转让工作,所以仅仅30岁出头的黄旭华就被选为最早参与我国核潜艇研制的29个人之一。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年轻时的黄旭华

因为事关国家最高机密,所以组织要求黄旭华等人对于工作要绝对保密。用黄旭华的话说:“这工作,你进来了就得干一辈子,中途不允许你再出去,要当一辈子的无名英雄;就算你犯了错误,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你也不能出去,在这里打扫卫生干一辈子。”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以及海底城市为一体的尖端工程。核潜艇与常规动力潜艇相比,它有着极为明显的优点:那就是它可以长时间的埋伏在水下,在关键时刻对敌人发出致命一击。

更为关键的是,核潜艇能够在大洋深处携带多弹头的核武器,从而成为令敌人防不胜防的活动导弹发射基地。

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国家对于核潜艇这一新型武器的研制,正进行的如火如荼。1954年1月,美国第1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1958年,苏联的N级核潜艇也开始服役;英、法两国也正在积极实施核潜艇的研制计划。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来华访问,借着这次的机会,我国正式提出:请苏联帮助中国研制核潜艇,但赫鲁晓夫却拒绝了。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赫鲁晓夫访华

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说:“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核潜艇技术复杂、花钱多、要求高,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研究出来。”

后来,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讲话:“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可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研发常规潜艇尚且要依赖苏联的技术转让,现在要自主研发出核潜艇,简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黄旭华在刚刚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核潜艇到底是什么形状?又该如何布局?这成为了研制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为了更好的了解核潜艇,黄旭华他们决定,发动所有的相关人员,从调查研究入手,搜罗国外一切报道以及技术资料中的所有蛛丝马迹,只为了还原核潜艇的真实面貌。最终,黄旭华和他的团队确定了核潜艇研制的7个关键技术,并逐一突破。

在设计核潜艇的时候,黄旭华他们面临了另外一个关键难题,那就是他们缺乏相应的计算工具和实验手段去控制核潜艇的重量。最终,黄旭华他们“骑驴找马”,想到了一个土办法:

他们先将船台隔离起来,封起来,并在门口放上一个磅秤,凡是拿到核潜艇里的东西,都有专门的人登记好:什么东西、多重、准备装到什么地方去。不管拿出去什么东西,都要仔细做好登记,在原来的地方扣除掉,就这样连续坚持了几年。最终,整个核潜艇实实在在的重量就可以控制了。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1艘核潜艇,承载着黄旭华他们的梦想,下水了。1974年8月1日,中国将自主研制的第1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自此以后,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也正是包括黄旭华在内的所有核潜艇科研人员的努力和付出,才让曾经笼罩了新中国许多年的核震慑阴云,悄无声息的消散了。

核潜艇的深潜实验

虽然完成了核潜艇的研制工作,可黄旭华的神经并没有因此松懈,因为他知道,更加危险的深潜实验还在前方等待着他。

深潜性能是核潜艇最为关键的性能指标之一,核潜艇在完成第1次核打击之后,要想保存自己,只有潜入深海,这样才能实现战略威慑。

可是,核潜艇每下降一米,它所承载的水压也就越大,航行的风险也会越高,而在探索极限深度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沉入海底的冰冷残骸。

核潜艇等尖端武器确实具有很强大的威慑力,可它们的研制和试验往往也伴随着重大的风险,所以,这是一场唯有勇敢者才能笑到最后的战斗。那么黄旭华和他的核潜艇究竟是如何成功深潜的呢?

在深潜之前,黄旭华等人对核潜艇做了三个月的质量复查,从每一张钢板的出厂合格证,到每一条焊缝,焊完后的质量检查,黄旭华都亲自过目。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1988年4月29日,这一天是中国核潜艇的首次深潜实验,它的成败对于黄旭华来说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到他自己的性命。

由于之前别的国家发生过核潜艇在深潜过程中葬身大海的惨痛事故,所以当天许多测试人员的心里都忐忑不安,为了保证实验成功,黄旭华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对同志们说,我要跟你们一道下去,我要下去跟你们同舟共济,万一在深潜过程当中,有哪些不正常的现象发生,我们要及时地加以制止,及时地采取措施,不让问题扩大。听完他的话,大家的情绪一下子就变了。

实验开始,随着这艘庞然大物渐渐地潜入水中,黄旭华和艇上的所有工作人员一起,镇定而警觉地

最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深潜实验顺利完成,核潜艇完好无损的浮出了水面,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黄旭华也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随后,在众人的要求下,黄旭华题了一首打油诗: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1988年9月,中国核潜艇试射潜艇导弹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历史性的一瞬间,中国正是凭借着“两弹一星”等重要的国防进步,以大国的形象在国际社会上站稳了脚跟。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1988年9月,中国核潜艇试射潜艇导弹

有人把黄旭华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可对于这个称号,黄旭华坚决拒绝,他说:我和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导弹专家黄纬禄是核潜艇研制过程中的三驾马车,而其他的科研人员,也为这项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默默守候黄旭华的家人

在研制核潜艇的这30多年中,黄旭华始终恪守对党和国家的誓言,从来没有向家人提及过自己的工作性质与单位,对于黄旭华的父母来说,那个从小就在外地的儿子,留给他们的只有一个信箱号码。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国内的一些媒体上陆续出现了关于中国新型潜艇和它的黄总设计师的报道。这时候,黄旭华才敢和家人透露。

1988年,已经62岁的黄旭华给90多岁的母亲写了一封信,在信封里他特意塞进了一篇关于中国核潜艇诞生历程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叫做“赫赫而无名的人生”。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黄旭华与母亲

黄旭华说:“他们好不容易培养我进了大学,可我一开始工作,就不管家里了,30多年没有回家,父母和兄弟姐妹自然会有怨言。可看了那篇文章,我妈才恍然大悟,她曾经说过,我相信三哥(黄旭华)不会做坏事,他一定是在做大事情。如今她确定了她的想法,她让大家要谅解,要谅解这三个字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1995年,102岁的母亲突然在家里摔了一跤,黄旭华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从千里之外赶回了老家。

回去以后,黄旭华母亲闭着眼睛问是谁来了,黄旭华说:“我少强(乳名)回来看你了,我好想你”。话音刚落,母亲的眼泪马上就流了出来。她戴起眼镜说:“哎呀,你长肥了”。过了一会儿,她就去世了。

其实等待黄旭华这么多年的,不仅仅是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还有他的妻子——李世英。为了研制核潜艇,黄旭华总是不着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总是有李世英在操持。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黄旭华与妻子李世英

李世英说:“他从没有买过一双袜子,是不是不可思议?他天生就是个劳碌命,但我认了,好在这两年好一点了,他不那么忙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对于黄旭华来说,那段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以及惊心动魄的深潜实验,都已经成为了记忆。如今的他很高兴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家人,一同享受核潜艇守护着的没有核战争,没有核威胁的安宁生活。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由于黄旭华和团队在中国核潜艇事业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们荣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两次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4年,黄旭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黄旭华的名字位列共和国勋章获奖名录,该名录目前只有9位。可在黄旭华的心中,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属于和他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

一男子被密召进京,此后隐姓埋名30年,却做了一

黄旭华

现如今,已经90多岁的黄旭华依然在密切地

此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是以黄旭华为代表的第1代核潜艇人对自己一生和海军强国梦最自豪的终结。

为黄旭华老先生点赞!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