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峡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和俄罗斯为什么
提示:若将这些历史结合在一起,人们就不难发现,中俄将在青铜峡举行“西部·联合-2021”演习的秘密——青铜峡不但有着宁夏川的富足和要塞的地理,更是一个有山、有河、有平原、有戈壁的多样性练兵的好去处。
青铜峡,现在已经是一个市了。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东隔黄河与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相望,南以牛首山为界与中卫市中宁县接壤,西依明长城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为邻,北与永宁县相连。地处东经105°21′至106°21′、北纬37°36′至38°15′之间。
然而,在青铜峡成为市之前,一定是峡。这个峡就是市境的黄河大峡谷。地处宁夏平原中部,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谷,长约10千米。峡谷山高水深,两岸悬崖峭壁。传说大禹治水来到这里,劈山成峡,黄河水一泻千里,此时正值夕阳西下,晚霞与河水互映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青铜色,青铜峡由此而得名。
青铜峡大峡谷是由贺兰山余脉、牛首山相夹而形成,素有“塞上三峡”、“黄河小三峡”之誉。大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向自然宣战并取得辉煌成就的第一人,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创始人,也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之一,作为中华历史与文化的集合体,几千年来大禹就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生生不息。如今,在大峡谷的黄河岸边,层层叠叠的大禹文化园,为人们再度打造出一座属于中华民族的丰碑与精神家园。
但是,同样可以肯定的是,青铜峡在大禹时一定不叫青铜峡。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作为地名,青铜峡在北宋时就已经出现。在宋夏灵州之战中,北宋随军“辟掌机密文字”的张舜民写过一首诗,名叫《西征回途中二绝》,其中二句为:“青铜峡里韦州路,十去从军九不回。”也就是说,至少从这个时候起,青铜峡就被叫做青铜峡了。
唐代以前,人们称青铜峡为“铜口”。《水经注》中说:“河水又北,有支渠东出,谓之铜口。”《乾隆宁夏府志》中说:“铜口即今之峡口山,州之秦、汉渠口亦在焉。”清俞汝钦在《峡口禹王庙记》中也说:“峡口者,黄河之险扼,紫塞(北方长城)之巨防也。旧称铜口,亦即青山。”所以说,青铜峡的最早称谓应该是“铜口”,在人们将它称为青铜峡之前或之后,与“铜口”并行的名字还有“峡口”,“峡口”来源于形成青铜峡的峡口山,是高出黄河水面数十米的陡壁。
这便是青铜峡地名的由来,那么,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宁夏地图。
在宁夏,有一首民谣是这么唱的:“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歌里没说两头尖的宁夏川具体像什么,看地图,我忽然觉得两头尖的宁夏川神似一个站在风中的大汉,守住了西北的门户。如果能让它方正一些,少去两头尖的部分,它更像一扇门,而在其中部偏上位置的青铜峡,更像一把门锁。锁可以锁着,锁也可以锁着,门也是。所以,锁在门上,或多或少有些像“门神”的意味,是门的灵魂,好人来了是开门进屋的热烈欢迎,坏人来了是使枪弄棒的冷酷阻止。就像一首歌里唱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在门的神或人里,我更愿意将青铜峡做这样的解读,即:它与兰州、西安几乎是等腰的三角形,而它出现在上方,完成了对这两座城市的守护。西安,中国汉唐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都;兰州,中国大西北的中心城市,二者在中国版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或者是站在风中的人,或者是贴在门上的神,青铜峡都是兰州、西安向北的拱卫。
还有一种地理构造是这样的,即我们今天的京藏高速、过去由北京至拉萨的109线,也有青铜峡的守护,守护的纵深是兰州、西宁、拉萨。而若在这条路上,由兰州向西进入河西走廊,那么,青铜峡守着的不仅是河西的门户,还有比河西更遥远的新疆。青铜峡就这样成了黄河西套臂湾里的一个卫兵、一道关口,军事意义非凡,甚至影响到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让我们先从清朝说起。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清军平定准噶尔噶尔丹叛乱之战。前两次我们在这里略去,第三次出征是在1697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于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到达宁夏。行走的路线基本是向西的北方长城沿线,由陕北进入河套地区到达宁夏城,在宁夏城停留了18天,还祭拜了贺兰山。当时,康熙皇帝感到在平定噶尔丹叛乱中当以“宁夏地方最为紧要”,但在清军刚刚抵达宁夏时,前线便传来了葛尔丹已死的消息,也意味着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结束。
为什么要以“宁夏地方最为紧要”?这一点,前文中其实已经在门或锁的概念里讲到了,站在宁夏和青铜峡身后的甘肃、青海、西藏乃至新疆。因为重要,所以必须驻守与保护,1474年,宁夏镇仿照延绥镇的做法,督造宁夏河东长城,“自黄沙咀起、至花马池止,长三百八十七里”。黄沙咀,即今宁夏灵武县横城堡,花马池即今宁夏盐池县城。这条长城东与延绥镇相接,明人称其为“河东墙”。1476年,贾俊出任宁夏巡抚督御史,先后利用八年时间,主持构筑贺兰山双山南口(今青铜峡市西北岔口)至广武营(今青铜峡小坝);永安墩(今中卫西南)至西沙咀(今中卫柔远堡)的宁夏西南边墙。同时,在今宁夏陶乐县东岸建河东“十八墩边墙”,北起镇远关(今石嘴山东北)所对黄河东岸,南接横城堡“河东墙”。
这些长城至嘉靖年间,被帮筑改建,连缀成一体,东南起自花马池与延绥镇长城相接处,西北经兴武营、横城堡,沿黄河东岸北行至石咀山越过黄河,经镇远关绕一个大弧型,再依贺兰山东坡南下直至枣园堡转向西行,经宁夏中卫止于黄河北岸。
为什么要这样?就是为了防止蒙古人自东而来,越过贺兰山,让宁夏和甘肃有了像当年被成吉思汗消灭的西夏一样的命运。因为这个,在贺兰山的一些关口,如三关口等修筑了大量的长城,青铜峡北岔口长城也是那时的杰作。北岔口长城位于青铜峡贺兰山东麓,地形复杂,山势险峻,自古以来即为要塞。长城随山势走向而修筑,结构独特,是迄今为止宁夏境内明代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分。
又因为,成吉思汗当年进攻西夏还采用从今额济纳旗进入河西走廊的线路,明朝人又从中卫向西南方向,到达今甘肃靖远的石门乡,大约是从这里越过黄河到达景泰,把长城一直修到了嘉峪关。
宋朝因为实力不及这一带,结果使西夏成了独立的割据政权,给朝廷与西域的沟通带来了很多麻烦。当时,宋人行走西域的路线有两条,一是由今河套地区的巴彦淖尔向西北方向进入今新疆哈密;二是沿今甘肃陇西、定西到达临夏和青海海东地区,再从海东地区沿今青新公路的线路,到达新疆南疆地区。这是宋朝软弱却不得不翻山越岭行走更艰险的道路的悲哀。
唐朝,一个强有力的王朝,没有修过一座长城,却让草原丝绸之路,自青铜峡附近的灵武而起,犹如大树的根系一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了北方的草原上。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十五日,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活捉颉利可汗,献到京师。二十九日,李世民向太庙报告俘虏了颉利可汗。夏四月二日,驾到顺天门,军官捉住颉利来献捷。唐太宗从首都长安出发,越过六盘山来到今宁夏灵武,原属薛延陀的铁勒回纥、拔野古、同罗、跌结等十一姓部落请求归顺唐朝,自称为“唐民”,并请太宗称“天可汗”。此后,唐太宗以“天可汗”的印玺向西北各族下诏书,在民族关系融洽的同时,也使唐朝拥有了异常广阔的疆域。在这盛世荣光的背后,是青铜峡青铜一样闪光的微笑。
相比唐朝,汉初更像是一个创业的时代,青铜峡的河水也曾映照过霍去病征战的足迹。公元前121年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一万骑兵出征匈奴。他率军从陇西郡出发后,越乌戾山,渡黄河,伐遫濮部,速斩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有如摧枯拉朽般将河西诸小王纷纷击溃。这就是第一次河西之战。胜利后的同年夏天,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率军出击河西地区,发起第二次河西之战。
霍去病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先由今宁夏灵武渡过黄河,向北越过贺兰山,涉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绕道居延海(今内蒙古西北),转而由北向南,沿弱水而进,经小月氏(未西徙的月氏人,今甘肃酒泉一带),再由西北转向东南,深入匈奴境内2000余里,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从浑邪王、休屠王军侧背发起猛攻。结果大胜,河西走廊被打通。青铜峡因此理所当然地记住了汉初创业时代,那个少年的骠骑将军的足音。
今天,人们来青铜峡,大约都不忘看看拦河大坝,高40多米、长近700米,1958一1960年兴建的,气势雄伟、蔚为壮观,集发电、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高峡平湖的风景,不禁使人想到“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的话语。同时,这里还是银川平原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龙头的出水口,自秦、汉、唐而始,成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宁夏川”的美誉。而若将这些历史结合在一起,人们就不难发现,中俄将在青铜峡举行“西部·联合-2021”演习的秘密——青铜峡不但有着宁夏川的富足和要塞的地理,更是一个有山、有河、有平原、有戈壁的多样性练兵的好去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