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中国青年报:2020 愿每颗闯荡的心都能被温柔呵护

中国青年报:2020 愿每颗闯荡的心都能被温柔呵护 陈怡宁/摄 中国青年报:2020 愿每颗闯荡的心都能被温柔呵护邓伟/摄

习惯上,人们把每10年视为一个代际间隔,那么2020年的到来,意味着21世纪迎来第三个代际。曾经叱咤风云的80后告别叛逆的标签,学习人到中年的沉稳;90后三十而立,在原本稚嫩的脸庞上添了些许沧桑;00后正在长大,越来越多地代表年轻人发声。往后看,更年轻的10后、20后迟早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舆论追捧的新宠儿。

流动的代际,不变的青春。每一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眼中的大时代,都有独特的际遇与气质。回望过去的20年,互联网原生一代成长为社会中坚;青年亚文化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元素;新兴青年越来越积极地融入主流舆论场,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斜杠青年风生水起,人们学着以更开放的心态,来理解年轻人的圈层化与跨界性。

改变中依然有不变。站在时间的十字路口,不同代际年轻人所面临的困惑往往是相似的,漂泊闯荡中,青春需要安放,梦想需要呵护。时间的流转、社会的进步,具体到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可能就是住房、通勤、消费、文化生活、解压方式中,每一个小小的片断,通过这些社会生活的切片,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成长与奋斗。有些时候,倾听就是一种关怀,就是一种鼓舞,就是对你我未竟之问的一种回应。

与2019年好好告别吧,记住过去一年的欢笑、惊喜与眼泪;给2020年一个更美好的憧憬,愿城市的灯火能抚慰每一颗闯荡的心。

游走在城市角落陌生的他乡逐渐变“我城”

任冠青

前段时间,在对几家网红打卡地连连撇嘴后,我和朋友决心绘制一套属于自己的城市地图,包括哪些博物馆值得一去,哪家书店选书最有眼光,哪里的评书讲得最好……作为美食、咖啡、文学等领域的冒牌批评家,我发现:独自身处北京的自己,正在完成一个将陌生城市逐渐内化的历程。

从万千城市中的一座,到实实在在的“我城”,文化对年轻人与城市的互动起着不可忽视的联结作用。在中国,城市更新与青年成长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他(它)们都处于生命的正在进行时,都是蓬勃、开放而又向上的。他(它)们彼此付出,相互成就。尽管城市有着惊人的成长速度,但人与城市的互动并非全然没有记忆,从中积淀下来的便是城市文化。一座城市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它给予年轻人的一份厚礼。

这几年,在工作之余,我逐渐对茶道、瓷器和咖啡文化产生了兴趣。随着兴趣的麦芽慢慢发酵,我意识到,原来可以从一座城市中汲取如此之多:图书馆里的资料,几乎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好奇;博物馆里的瓷器精美绝伦,随着时间流变渐次排开;萍水相逢的茶具店主,会主动科普釉上彩和釉下彩的区别,解释斗彩为何难得;咖啡店老板愿意花上50分钟与你讨论研磨度的差异,分析不同品类的风味差异……

与冷冰冰的物质生活相比,文化的养分更容易让人产生情感依恋。年轻人与城市脱离了程式化的关系,将精神生活嵌入城市的各个角落时,才让陌生的城市真正成为“我城”。

一些朋友离开居住几年的城市往往会说,他们最念念不忘的,并不是每日打卡的工作,而是尚未看完的演出,是没有听够的文化讲座,是还想再去一次的话剧小组。同样地,城市中的文化社区,也能让年轻人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不再手足无措。城市归属感能具象化为人际关系的黏合。聪明的城市,能够创造出开放的公共空间,让年轻人消除与陌生城市的疏离感,得以坦诚、开放地交流。

这几年,不少城市都在搭建各种主题的文化社区和特色市场。前段时间,我和朋友在北京白塔寺附近闲逛时,就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与社区意识。这个地方有着自己的“白塔会客厅”,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纳时文笔社聚会”“安于仪食社聚会”“京剧票友会”“春晖缝补社”等日程安排。社区还会收集展出胡同里的老物件,供街坊邻居和游客参观。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些努力都缘起于白塔寺再生计划,通过建立社区共享空间,人们传承和更新着社区文化,也打破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感,让居住地不再只是容身之所。

跨越时间的界限,城市的历史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归属感。卡尔维诺曾说:城市会把它的过去像手纹一样藏起来,轻易不示人。只有熟悉一座城市的过往流变,才能谈得上真正的欣赏与归属。一位朋友说,当他终于搞明白上海主要道路的命名原由,了解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嬗变,能够将它的历史如数家珍地向他人介绍时,他才真正打破了对这座城市的隔膜。伟大的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作家,人们在了解、描绘、刻画一座城市的同时,也在完成将它“私人化”的过程。

物质越发达,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就越紧迫。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当下,什么才是年轻人对一座城市的文化归属感呢?套用马尔克斯的经典表述:多年以后,也许我已身处另一座城市。可是,每当回忆起那个生活多年之地,还是能想起萍水相逢之人带我见识瓷器之美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唯有此时,那座城市才堪称“我城”。

虽然暂时租房但我们可以一直主宰生活

李少波

如今,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像一块块巨型磁铁,吸引着众多年轻人去那里安放青春,追逐梦想。在为梦想找到安放之地时,也要为自己寻找栖身之所,于是,租房便成为年轻人在大城市生活的常态。

在北京度过数年求学生涯之后,我选择留在这座城市,成了一名“北漂”。作为从农村出来、家境也很一般的青年,我早早就打消短期内在北京买房的“幻想”,心安理得地选择租房。

和我一样,很多留在大城市的年轻人,都与人合租空间有限的房子,正如这些城市拼凑着众人的梦想。尽管我们每月都需要拿出一部分工资去“孝敬”房东或中介,但毕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一个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清晰、让生活在真正意义上开始的地方。

租房之所以能成为大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一方面是因为高企的房价,让我们不得不作出妥协;另一方面,也由于年轻人住房观念的转变。大城市的高房价,意味着年轻人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交完首付之后,就要开始背负房贷的压力,生活质量会随之降低,这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看到的结果。租房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选择——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如果不喜欢现在的住处,随时可以换地儿。一些租房平台敏锐地捕捉到商机,针对不同群体推出相应的租房方案。长租公寓给租房的年轻人创造出一种类似于“家”的感觉,让他们在城市安顿下来,有了归属感。

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无论是在这些大大的城市里努力打拼,还是在小小的租房里衣食就寝,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生活。正如王尔德所言:“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生活是单调还是多彩,其实与买房还是租房并没有太必然的联系,而在于我们拿出多少热情来为生活着色,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选择。而生活的幸福感,也与所租房子的空间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在于我们拿出多少心思去装点。

朋友小顾已在北京工作多年,所租的住处也换了好几次。每租住一处,她都要把房间从上到下清扫一番,从入住那天开始,房间就始终保持着整洁。她在墙上贴了很有艺术感的墙纸——梵高的《星空》,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她为自己购置了书橱,上面摆满自己喜欢的书;她还买了一架电子琴,重拾中学时代对音乐世界的奇妙幻想;还有瑜伽垫和一些简易健身器材,让自己保持健康和苗条。小顾喜欢自己做菜,有空就跟着食谱和视频教程苦练厨艺,一桌可口的饭菜,不仅可以犒劳自己,还可以约三五好友来家里做客。

像小顾一样,闯荡北京的我们努力工作着,渴望能在这里扎下根,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我们也用心生活着,在租住的房子里感受生活的快乐。即便有时候不得不搬家,托着自己全部家当和小心搭建的“书房”,完成一次“迁徙”,但在波折之后,生活的边界又一次被延展,我们带着新的期待,开始新的起点。

古人云,“此心安处是吾乡”。生活在时间的流转中铺开,我们在闯荡中奔向自己想要的生活。一个温暖的被窝,一个精致的书橱,一顿可口的饭菜,我们的身体、精神就可以得到满足。租住的房子只是一个起点,是我们立志在大城市里留下来的一种宣示,我们虽然暂时租住房子,但我们可以一直主宰生活。

别让披星戴月“淘空”通勤路上的年轻人

了了

叮铃铃,叮铃铃——每个工作日,清晨6点30分,我都会准时被再熟悉不过的闹钟铃声唤醒。夏天的早上,我会和刚刚起床的鸣蝉一同上路,冬天的早上,我则有幸沐浴日出前最后的月光。

让我出门通勤的,自然是赖以为生的工作。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让我如此之早踏上通勤旅途的关键原因,却并不在于工作本身。工作并未要求我早出晚归,但是,横亘在住处与单位之间的遥远距离,却令我不得不承担这份额外的“KPI指标”,为此来去奔波。

一直以来,像我这样的“长途通勤族”,都是大城市里的独特景观。每当我回到家乡,和那些在县城里工作的老同学聊天时,总不免要对他们的生活节奏羡艳不已。对一个生活在小城里的人而言,就算是从城市一端的边缘走到另一端,也不过五六公里而已,即便如此,我的那些朋友,也不可能让单位和住处有这么“远”的间隔。然而,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五六公里仅仅是城市尺度的一个零头。在导航软件里,我家与单位的距离,被精准地测量为25.2公里,这意味着每天我都要在通勤上花费数十倍于小城朋友的时间。

当然,我并不是在抱怨大城市里的生活不如小地方好。我很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走出家乡,来到这个让我可以追梦的大舞台,也知道有很多朋友羡慕我能在这个舞台上有一份事业与追求,以及一处安身立命之所。为了今天拥有的这一切美好,我必然要付出代价——但是,我只是想对这个寄托了我的梦想的城市,提出一个小小的期待,期待它能给我和所有打拼中的年轻人多一点时间来追梦,从而不辜负这座城市带给我们的精彩。

通勤困难是全球大都市的典型通病,受此困扰的人,绝不是少数无病呻吟者。从我的切身体会和查阅过的资料上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城市本身的巨大体量带来的天然挑战;第二,是道路规划与公共交通建设的不足;第三,则是大城市房价高企带来的次生效应。

第一点其实不必多说,我在学生时代便已无数次听过“我在朝阳,你在海淀,我们如此美好地异地恋”的无奈调侃,这个事实也不太可能改变。

而第二点,则是通勤过程使人疲惫的最主要原因——一方面,道路规划的不足,使得堵车成了地上交通绕不开的痛点,以至于就算我有时早上想要打车犒劳自己一下,也不得不忌惮于随之而来的巨大迟到风险;另一方面,公共交通的,则让挤地铁成了一种特殊的“修行”,只有曾在早上7点的地铁车厢里被“挤成相片”的人,才会明白看似简单的通勤,为何足以把人“淘空”。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既然通勤如此不易,何必非要住得那么远?其实,倘若可以选择,谁不愿意住在一个通勤便利、环境良好的地方?但房价与房租的现实压力,让理想的住所并非触手可及。对租房者而言,一个免于通勤之苦的居所,可能意味着要额外花掉自己将近一半的可支配收入,而对攒钱买房的人而言,不同区位房子的价格差异,更是一道深深的鸿沟。也正因如此,我才不得不作出了“披星戴月”的选择。好在去年年末,听到了一个消息,《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已开始征求意见,按照这份新规划,未来,城市平均通勤时间将减少至45分钟之内。

选择了大城市,就意味着选择了闯荡奔波。能在一座日新月异的美好城市里为梦想而努力,是我的幸运,在这条道路上,我并不吝惜于付出,也不害怕经受磨炼。但是,我更希望我的付出能够投入在对社会与自我实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更希望磨炼以挑战的形式出现,增益我所不能,而不是在通勤的道路上白白虚耗大好时光。

如果90后已然“艰难”为什么不对自己更好一点

陈城

随着新年钟声敲响,最早的90后将陆续步入而立之年。然而,即便我们30岁了,似乎还有观点认为90后是“不懂事”的一代。尤其在消费上,父辈经常以为年轻人花钱大手大脚、不存钱,将钱花在没有“意义”的享乐上。前几天,就有调查报告指出,95后“花钱更多是为了图爽图开心”。

父辈自有其消费观念,而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消费观念一样存在冲突。在观念差异之外,一些细节容易被忽略。很多年轻人看似朋友圈光鲜亮丽,不是因为家里多有钱或者沉迷于无节制消费,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在规则内把日子过好。

作为一名信用卡玩家和酒店、民航常旅客用户,大家用“羊毛党”来形容我这样的消费群体。比如,通过一张白金信用卡,我拥有低价入住5星级酒店、免费洗牙等权益,还可以通过兑换积分来免除年费。当然,信用卡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总是把卡“刷爆”,如果不恰当地使用信用卡,可能影响征信记录,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如果说玩信用卡还需要费点脑子,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那么民航常旅客则是“无脑”就可以“上车”的。如果你每年都会坐几趟飞机,无论是出差还是旅行,我建议你去注册航空公司的常旅客,将每次飞行里程累积起来。飞得少的,一两年内多少也能兑换一张飞行距离在600-800公里的短途机票,而飞得多的,除了能升级为高等级会员,还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出国旅行是去新西兰,出行时间是旺季,我也没有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购买特价机票。那次,我用在航空公司积累的10万里程,兑换了五星航空最新机型的往返商务舱机票,只付了500多元人民币的税费。这条线路往返商务舱的含税价格,在我兑换机票当日接近4万元,这显然是我这样的普通人难以承受的。

除此之外,我还有很多少花钱却能高品质生活的办法。前些天,我就以249元的价格从某会员制商店买了10斤品质有保障的JJ级车厘子,实现了今年的“车厘子自由”。其实,就像老一辈人习惯于在市场上讨价还价一样,年轻人要享受更实惠的生活,也离不开消费方式的“精明”与耐心,有时间在网上货比三家,总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管是玩信用卡、常旅客计划,还是追求“车厘子自由”,在我眼里,以合适的方式去花该花的钱才是最重要的。网络上,人们习惯说“性价比”这个概念,所谓“性价比”不能光看商品的价格,而要综合比较价格与使用价值。一件商品“货不对板”,再便宜我也不舍得购买;而如果一件商品物超所值,或者能够改变我的生活、实现自我提升,我就乐意将它视为对未来的一笔投资,下决心增加购买预算。

我们这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多种多样,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体现到消费习惯上自然千差万别,我的消费经验可能不对所有人适用。不管你日常消费开支有多少,学会对自己的每一笔消费负责,才是有“财商”的表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许不是每个年轻人都能养成记账的习惯,但保持敏锐的消费觉察力,才能理性地用好每一笔支出。

年轻人有活力、有想法、有开拓眼界的需求,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应当得到尊重。其实,追求较高品质的生活,并不一定要通过大手大脚地花钱,在消费方法上多花一些心思,同样可能超越循规蹈矩的生活。许许多多像我一样学会“薅羊毛”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时代的“斤斤计较”,让消费获得更多回报,让“省钱”成为一种快乐。

2020年,21世纪20年代已经开启。在不确定因素环绕的时代,我觉得对新一年、对新生活的美好期许,应该是要把生活过好、而且要过得更好。按照网络上流行的说法,90后们已然如此“艰难”,那么,为何不对自己更好点呢?

拒绝标准答案给职场“病毒”一剂解药

也然

时下火爆的人气综艺,往往是年轻人心态的风向标。比如,《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奇遇人生》……整体气质都紧紧围绕一个字:慢。

有一种慢生活,你我都好喜欢好羡慕。看看这些“慢综艺”所展现的人生吧,谁不感叹一声“幸福有此优雅态”呢?在某档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节目里,所有嘉宾都必须在乡野间过着朴实的村居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柴犬、劈柴、洗菜、烧火、烹饪……节目宗旨也没有什么“大目标”,在锅碗瓢盆碰撞出的声音里,做好一顿饭仿佛就是最大意义。

“飞行嘉宾”虽说是客人,也必须以劳作换食宿。大家不赶时间,晒晒太阳,喝喝茶,发发呆。所得慰藉处,唯有饭桌上和山水间。

综艺毕竟只是专门设计的特殊情境中的叙事,但让年轻人心驰神往的情感是真实的,试图改变不好的局部而实现更好生存状态的心愿是强烈的。心里装载着对“慢生活”的向往,也许焦虑可以少一点,人生节奏可以更自在一点。

无论外界赋予你多么繁忙的时间表,周围人踩着怎样匆碌的步伐,你不能迷失自我。只有当你拥有属于自己的“慢生活”节奏时,才能自如、健康地调节状态,有效率、有规律地实现事业的发展。

最近年终聚餐,同龄朋友们见到我,第一句话都是感慨:“万万没想到,你在工作压力这么大的公司上班,还能保持如此生动和愉悦的状态。”在他们想象之中,仿佛“丧”就该是90后、95后职场人应有的“日常表情”,加不完的班、挨不完的训、睡不足的觉……这些小山一般的障碍都是职场“毒药”,怎么能让日子长出一丁点儿快乐的花朵儿呢?

我常常和朋友们说,我之所以还显得没被职场重担压垮,是因为“我的精神支撑系统足够丰富和庞大”。在我的规划里,事业固然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它亦不能够全面“侵占”我生活版图的全部。在工作时间内,我百分百投入,做好每件事。下班之后,还有丰饶的精神花园等待着我。

每周无论多忙,我给自己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兴趣爱好KPI”,例如每周至少在公园里夜跑两次,去逛书店一次,看新电影一部;每月看至少一部优质话剧,去打卡两个有意思的自然景致,必须常和三两个好友见面聊天,交流最近心情……

制定了满满当当的“兴趣爱好KPI”,我发现其实这和工作KPI是毫不冲突的,甚至可以互相补益。

青春大好年华里,毋庸置疑,年轻人应当在事业上全力打拼,但也不是盲目、消耗式地一通乱忙。快节奏的工作,不代表“满额的工作”。在我的经验里,只要在白天上班时间全神贯注投入手头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是完全可以提早结束战斗的。许多人熬到很晚,往往因为白天时不时走神“摸鱼”,白白浪费的光阴太多了,才不得不通宵“燃烧生命”来补救损失。

而我追求“慢生活”的精神层面喜好,则大大缓解了工作上的压力和焦虑感,让大脑暂时放松,在其他柔和但不空洞的“小确幸”上得到不一样的营养补充。当我同时能协调、平衡好“快工作”与“慢生活”之间的关系时,我发现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加强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生机盎然了许多,它们反过来助长了我打拼事业的热情和劲头。

大城市年轻人的“慢生活”心境,还体现在对人生诸多广阔可能性的探索上。

当我朝九晚五打卡上下班时,我周围还有一些朋友是真正“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并按照这个声音作息、前行的。在同龄人毕业季无原则投奔“世俗选项”的浪潮里,他们扭头走了另一条“非主流”却很宽阔的道路。

他们愿意大胆尝试自己想要的生活。比如,有人去做自由摄影师,走遍天南地北,收集全世界最摄人魂魄的美景与感人至深的际遇;有人做直播网红,初衷是想让外界更多人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人坚持在西部偏远山区支教,和淳朴天真的孩子们天天在一起,为他们带来知识,还教会他们摄影,亲自记录这片大地的美丽……多元化的人生选择,是当下年轻人的另一种“慢生活”。

不管对怎样的“慢生活”心向往之,都是为了在喧扰的世界里看见纯粹的星辰,并朝着这份“独家答案”义无反顾地出发。

2020年01月01日 02 版


()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