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贫困县全摘帽陕西今年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
12月4日上午,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省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640个,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已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省级和市级重点示范县60个、重点示范村1136个,建成省级移风易俗示范县23个,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
今年以来,我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明显进展。
去年,省委、省政府创新性的提出了实施特色现代农业“3+X”工程。要求到2020年,全省苹果面积达到1200万亩、产值1000亿元,奶山羊存栏3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355亿元,设施农业规模360万亩、产值1000亿元。
目前,“3+X”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表现在果业上,今年全省新增苹果33.3万亩、猕猴桃5.8万亩。蔬菜前三季度全省种植面积达805.4万亩,产量1730.8万吨。
到2020年全省创建32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新建农村卫生厕所63.1万座,其中无害化卫生厕所40万座;建成乡村旅游点公共厕所100个;88.29%的行政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超全年任务3.29个百分点;全省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为16761个,得到有效治理的为5950个,占比为35.5%。
以“净美三秦”为主题,突出“八清一改”,积极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清理生活垃圾163万吨、清理村沟村塘淤泥49.9万吨,村内水塘1.26万口、疏浚沟渠2.1万千米、村内残垣断壁15.1万处。今年省市县三级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640个,到2020年全省创建3200个示范村。
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重点示范村1136个今年以来,全省大力开展“厚德陕西”道德实践活动,整治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乡风民风焕发新气象。同时,持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全面推进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建设。各地发挥特色优势,推陈出新,修改推行新的乡规民约,设立“孝道基金”“道德银行”“爱心超市”,扎实推进高额彩礼、薄养厚葬等专项整治,形成“红白事我来理”“说论亮道德评议”等经验做法。
据统计,全省建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省级和市级重点示范县60个、重点示范村1136个,县、镇建成示范村近3000个,建成省级移风易俗示范县23个。今年丰收节期间,全省举办了100多场活动,隆重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557名运动员竞技首届乡村振兴运动会,30多名农民歌手登台第二届“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农歌大赛,展示和宣扬新时代农民的新形象、新风采和新面貌。
我省紧盯社会各界和农民群众普遍关注问题,组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11920个村,审计涉及金额248.5亿元。同时加大农村法律服务供给,多层次深化“三官一律”进社区活动和法律下乡服务,推广“庭院法庭”“车载法庭”等巡回审判方式。
目前,全省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7238起,成功化解26367起,化解率为96.8%。其中贫困地区矛盾化解率达到100%。今年还纵深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农民群众拍手称快,农村治安明显改观。目前,全省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高,自治消化矛盾、法治定纷止争、德治春风化雨的社会治理机制已经形成。
预计年底 全省贫困县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一手抓脱贫,就是扎实推进产业精准扶贫。今年以来,已整合涉农资金上百亿,推进1.5万菜单项目精准到户,选派2万多名“土洋”专家到一线指导,实现产业扶贫户长线产业全覆盖。持续深化“推模式、学范例”活动,不断密切新型经营主体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推动1.4万经营主体精准带动50多万贫困户增收,使小农户也能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
我省始终把防范风险放在扶贫产业开发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加特色产业品种,积极开展成本保险向价格保险、收入保险转变试点,稳固了产业发展基础。预计今年年底,我省所有的贫困县和贫困村将全部摘帽退出,56.5万贫困人口脱贫。
一手抓增收,统筹推进就业扶贫,培育就业扶贫基地1059家,免费培训27.1万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6.4万人,累计发展社区工厂779家,开发公益专岗安置9.6万贫困劳动力。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持续开展农村“三变”改革,不断激活农村各类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省3767个村实现集体分红,分红总额达8.1亿元,近7200个村有了经营收益,累计220多万群众拿到了集体分红。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286元,同比增长9.9%,人均消费支出7990元,同比增长8.9%。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