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保底协议终止横店影业24亿保底《囧妈》,这
大片保底年年有,今年轮到《囧妈》。
11月7日晚间,港股上市公司欢喜传媒发布公告,与横店影业就影片《囧妈》签订保底协议,双方约定保底总票房为人民币二十四亿,保底方需最少支付保底发行代理6亿元人民币。同时双方还约定,若影片最终票房高于24亿元,除保底代理发行外,双方可就超出部分按影片净收入的比例分配,其中欢喜传媒为35%,横店影业为65%。
明星项目提前锁定收益《囧妈》获得横店影业24亿保底发行,意味着,影片最终能有多少票房已经和欢喜传媒没有多大关系了。也就是说无论最终票房如何,片方已经提前锁定了6亿收入。除去各项成本开支,片方至少是稳赚的。
只不过,在票房<=24亿时,片方的收入是6亿。而当总票房超过二十四亿时,除了6亿元发行代理之外,片方还要就超过部分的净收入进行分账。这里的净收入是指除去影片各项成本后的收入,粗略估计,超过24亿的部分,片方大概能分到总票房的10%。
双方打的什么算盘?这是自去年王宝强的乐开花影业以9亿元(宣发费用2亿元,保底收益7亿元)入局“28亿保底”的《疯狂的外星人》之后,欢喜传媒第二起获得较大关注的保底事件。
那么涉及保底的双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
1.欢喜传媒选择“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从影片本身来讲,“春节档+徐峥+囧系列”,这本身就是一部被广泛看好的电影。但欢喜传媒并没有选择完全运营这部影片,而是选择了保底发行。
我们认为这里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影片的宣发和制作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对欢喜传媒来讲,更擅长投拍影片,在宣发上,他们选择了“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另一方面,中国电影的“偶尔性”因素太大,对欢喜传媒来讲,“稳”是最重要的。他们宁愿放弃24亿票房后的部分收入,来规避票房未达到24亿的风险。保底发行的模式,确实降低了其市场风险,提前获得稳定收益。
根据欢喜传媒发布的2019年中期业绩,公司营业收入大增11.6倍至10.69亿港元,净利润飙升至3.22亿港元。这份财务数据在“影视寒冬”的背景下可谓是十分亮眼。“舍弃自己不擅长的”、“稳中求胜”或许是欢喜传媒的制胜之道。
2.横店影业“富贵险中求”
相对于欢喜影业的“稳”,业界很多人士认为,横店影业的风险很大。24亿票房,毕竟不是小数目。根据灯塔专业版显示,截止目前,国产片票房过24亿的仅有11部。在中国电影史上,保底几乎是“十有九败”。那么为什么横店愿意参与这场“豪赌”呢?
一方面,这大约是当下形势所逼。
电影院一直是横店集团在影视产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但众所周知,影院经营越发困难。下图显示,今年以来,横店影视的经营数据呈现出“一片绿”的现象。
作为规模靠前的院线公司,借助下游资源,向上游谋取利益,或许是其“寒冬”之下的一条出路。毕竟,相对而言,影院产业的变数不大,也不可能短时间内获得较大收益。影片则不一样,风险高,收益自然也高。
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
据传,2020年春节档横店不止保底了《囧妈》,还有一部动画片。一个公司在同一个档期内同时发行两部影片的情况并不罕见,但极少有一个公司在同一档期内同时对两部影片进行保底发行。横店此举,也意味着其想向上游发展的意图。事实上,之前横店集团也曾在上游也花了很多精力。但相比院线,横店控股旗下的影视制作及发行业务并不亮眼。今年春节档的三部电影《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和《熊出没原始时代》,都有其参与,只不过投资比例较小,最终能分到的收益都不大。此次,横店影业选择大手笔保底,可能出于自身的发展需要,希望以保底发行的身份入局,成为打通电影上下游的全产业链玩家。
3.保底胜算几何?
那么,横店影业这次“保底发行”有多大胜算呢?还得从2020年春节档说起。2020年春节档已官宣7部影片,并都将于1月25日(大年初一)上映。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今年春节档的影片阵容整体上是比较强的。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宣布定档2020年春节档的影片高达10部。春节档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档期之一,每年春节档都能形成观影高峰。这其中,主旋律和合家欢是两类较受欢迎的影片类型。喜剧方面,《唐人街探案3》、《囧妈》算是“头部种子”,《熊出没》是稳定在5-10亿的“小爆种子”;主旋律方面,《中国女排》、《紧急救援》是最具竞争力的影片,都属于大IP+大制作+强主创类型。
2019年,民众对国产影片好感度有了很大提升,加之票价微涨等因素,我们有理由认为2020春节档同比2019年有大约20%左右的增幅,总票房也有望达到70亿。
再来谈《囧妈》最终能有多少票房。我们认为,从影片类型、主创、热度上看,《唐人街探案3》、《紧急救援》、《中国女排》是站在第一梯队的影片,而《囧妈》处于中间梯队。从往年看,影片总票房要超过24亿,春节档至少要冲进前三位置。虽然,囧系列电影获得了让人满意的票房,但口碑是“每况愈下”,特别是《港囧》,豆瓣评分还未到及格线。
加之春节档的影片竞争较为激烈,其票房不可能呈现出类似《我不是药神》一样的走势。并且,时隔多年,观众是不是说还“好这一口”,不确定。因此,在艾维电影看来,在正常公映期内,《囧妈》要突破24亿,难度不小。
当然了,协议中也明确说了,横店影业有权在影片上映首日起的十年内在港澳和内地城市影院发行该部影片,这也意味着最终能达到多少票房,跟影片放映周期有关。目前,横店院线共拥有已开业直营影院 355 家,2,229 块银幕;加盟影院 84 家,470 块银幕。至少自家影院可以在排片上做一定的倾斜。毕竟,下游资源也是横店敢于“豪赌”的资本之一。另外,也跟片方何时将影片卖给流媒体有关。如果片方在一个月后将影片卖给流媒体和半年之后卖给流媒体,结果肯定不一样。
但以上因素,未必能左右《囧妈》最终的票房。我们认为,横店影业此次保底的胜算不大。
败了,又如何?那么败了,横店影业又会如何呢?我们粗略来算一笔账。
根据保底协议,横店影业除了要提前支付6亿发行代理费外,还需要承担1.5亿人民币的宣发费用。也就是说,横店影业以7.5亿元成本入局了《囧妈》的保底发行。根据业内估算“行规”,一部影片要能够保本,其总票房需要达到成本的三倍。这么算来,横店影业要想保本,《囧妈》最终的票房至少要达到22.5亿。有业内人士告诉艾维电影记者,上述算法是不含七七八八的其他成本,如果算上所有成本,保底协议上的24亿应该是横店影业的保本票房。
从同档期影片的竞争程度考虑,我们预计《囧妈》最终的总票房在20亿左右。如果按照最后结算票房20亿计算,横店亏损的大约是4亿元票房差额中片方应得的部分,如果按照三分之一核算,也就是在1.2亿元左右。
另有业内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次保底,事实上胜负对横店来说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大手笔的举动,入局宣发领域,为其形成上下游全产业链闭环做准备。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影片票房还是存在很多“偶然因素”,可以说当前票房Top10影片,没有一部是被预测出来的。况且对横店影视来讲,这次保底赌注没有到“不成功便成仁”的地步,因此走这步棋,对其而言显然是有必要的。一旦赢了,这不仅会让横店获得丰厚的收益,也会成为历史事件,为各大品牌院线方开辟出一条“玩转上下游全产业链”的新路。
最终结果如何,留给市场印证吧。
想要了解更多电影方面资讯详情,搜索作者微信公众号“艾维电影”或者微信号film186”!精彩内容与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