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志强逝世2020年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的那些院士
2020年才过去不到100天,已经有十多位在各行各业的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离了我们,缅怀他们为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了毕生的贡献。
蒋洪德生于1942年7月,于2020年1月4日去世,生于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长沙市人。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主持研究开发的汽轮机全三维设计体系,综合了当代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最新成就,使这一设计体系成为理论先进、系统配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工程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和设计工具,带动了我国汽轮机制造行业设计理念与方法以及制造工艺的进步。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工业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次。
池志强出生于1924年11月16,于2020年1月7日离开了我们,生于浙江黄岩。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他领导的实验室是我国分子药理学受体研究的主要单位,在国内领先开展阿片受体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
独创设计的研究成果-阿片μ受体高选择性激动剂羟甲基芬太尼是国际承认为最好的μ受体激动剂之一,此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最近,对羟甲基芬太尼的几个立体异构体合成并比较了它们的镇痛、μ受体亲和力、选择性差异、对动物产生机体及精神依赖,发现其异构体F9209、F9204为当前μ受体选择性最高激动剂。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方守贤1932年10月生于上海,籍贯安徽太平,逝世于2020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曾任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
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振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
1982~1983年在西欧联合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新型强流反质子积累环设计、负责聚焦结构设计,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小中型环形加速器的消色散方法。
1983~1986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对其理论设计作了改进。
1986~1992年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运行及改进,按期完成投入运行,整机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机器中占领先地位。近期从事强流质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前沿领域研究。
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李方华于1932年1月生在香港,籍贯广东德庆,于2020年1月24日安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
20世纪60年代提出校正电子衍射动力学效应的方法,借此测定了晶体中的氢原子位置。
70年代合作建立了衍射晶体学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技术,用此测定了多种微小晶体的结构。
80年代提出一种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衬度理论,是上述技术的理论依据,也是首次观察到晶体中轻原子锂的理论指导。提出了基于相位子缺陷的准晶体结构测定方法,并付诸实际应用。近十年建立了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的图像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半导体和超导体材料。
2003年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孙儒泳出生于1927年6月,于2020年2月14日去世,浙江宁波人。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以8个季节的实验资料,证明地理上相距仅110公里的两个种群间存在着静止代谢率的地理变异,它平行地出现于两种小啮齿类,生活在草甸中的普通田鼠 (Microtusarvalis)和森林中的欧鼦(Clethrionomysglareolus),从而为兽类提供了地理物种形成假说的生理生态学证据,同时,提出了地理变异季节相的新概念;研究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代谢率随环境温度变化,发现静止代谢率与平均每日代谢率的变化率不同,提出以20℃下ADMR为主要参数的Weiner日能量收支(DEB)模型应予以修正;提出恒温动物的恒温能力的一个新指数,在应用上优于Ricklef指数;发现晚成性根田鼠的体温调节能力的胎后发育呈“S”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段正澄生于1934年6月15日,于2020年2月15日逝世,江苏省镇江市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和装备)专家。
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一直工作在一线,与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国家重要需求的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
为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段正澄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4项。
2011年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发表论文200余篇。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先进教育工作者和湖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
他所领导的教学与科研团队,199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并获得“五一”劳动奖状。
周同惠于 1924年11月8日出生在北京,逝世于2020年2月23日,籍贯广西桂林。
主要从事药物分析与中草药活性成分分析的基础研究,开展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鉴定与分析方法的研究。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100种药物的分析及确证方法,筹建了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兼任主任。代表作有《纸色谱和薄层色谱》、《中草药现代研究》等。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
沙庆林生于1930年5月7日,逝世于2020年2月23日,江苏宜兴人,公路工程专家。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1980年后主持“6.5”、“7.5”和“8.5”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在重型压实标准,路面设计理论,典型结构和可靠度设计等重要成果有大量创新和巨大经济效益。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参加2千公里高速公路设计施工指导。
1993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获国家优秀图书三等奖。
2008年研究成功国际领先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为我国长寿命路面奠定技术基础,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
蒋亦元生于1928年11月17日,逝世于2020年2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农业机械化专家。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成就:
1.突破了国际公认难题,创造出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取得国际首创国际先进的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全国同行最高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创制摘脱同时切割搂集秸秆成条铺的快速水稻(小麦)联收机,解决了国内外不能在脱粒同时收秸秆和落粒损失大的难题,并研制出气吸式割前摘脱禾本科牧草籽联合收获机;
3.指出了相似理论中G.Murphy的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的重大缺点组分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蒋首次提出并证明可以具有不同型式使预测精度显著提高,获得著名学者们的好评。
曾获省科学大会奖3项,发表论文60余篇,著作4本(合作),培养博士生6名,博士后3名,硕士14名。
宁津生生于1932年10月22日,逝世于2020年03月15日,安徽省桐城县人。大地测量学家,武汉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
从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地球重力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其研究和实践工作包括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布设,地心坐标的建立和参考椭球体的定位等。
80年代在我国首先利用近代数学物理方法推求相对大地水准面,致力于研制适合我国局部重力场结构的WDM地球重力场模型系列,获得当时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WDM89和WDM94,广泛应用于测绘、空间技术、地质等领域的研究和生产。
他主持和参加了我国全国和省市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工程,所获得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可将GPS大地高转换成海拔高,直接用于1:5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测绘,代替繁重的几何水准测量,改变了传统的地形测绘技术方式。
李道增生于1930年1月19日,逝世于2020年3月19日,籍贯安徽省合肥市,1930年1月19日出生于上海市。建筑学专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首届建筑学院院长兼首都建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在学术上坚持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入研究理论,形成他“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
1980年开始,为填补国内空白,开设环境行为学、西方剧场发展史两门研究生新课程;提出“重视生态在规划中的作用”等新观点。为我国建筑师执业、建筑学本科生学位制国际化进行铺垫。
他专精于剧场设计,通晓中外剧场的历史发展。曾主持庆祝建国十周年工程的国家大剧院与解放军剧院的设计(因财力所限未建),承担的天桥剧场、儿童艺术剧院等使用效果良好。
1993年受聘美国卡纳基梅伦大学客座教授,其学识深受赞赏;曾为1998年国家大剧院提出可行性研究方案、为国际方案竞赛提供中央领导选择的三个方案之一。
1999年出版了集科技、历史与艺术为一体,跨戏剧与剧场建筑两个学科的《西方戏剧.剧场史》专著,对剧场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他晚年封山之作的清华大学纪念建校百周年-百年会堂,分别获2012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 金奖。
2013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和 2013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二等奖。
李道增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1名、博士后1名。公开出版书6部,内部书5部,发表论文60余篇。
周俊生于1932年2月,逝世于2020年3月27日,江苏东台人。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四十年来,系统地进行了中国山毛榉科、薯蓣科、人参属、重楼属、白前属、乌头属及石竹科9属的酚类、萜类、甾体、生物碱和环肽的植物化学研究,发现新化合物296个,其中新类型5个。
系统开展了药用植物水溶性成分配糖体的研究。发现中药白薇中存在新型甾体配糖体阐明了重楼中偏诺皂甙结构(“宫血宁”有效成分)与活性的关系。
近年来开展了石竹科植物环肽的研究,提出了检测植物环肽的新方法,已在石竹科植物中发现新的环肽化合物66个。提出了“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是组合天然化学库和多靶作用机理”的新观点。
卢世璧生于1930年7月8日,逝世于2020年3月28日,湖北省宜昌市人。骨科专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首先开展了火器性神经损伤自体神经束间移植术及周围神经再生趋化性研究。研制了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并应用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
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
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
在再生医学方面,研制成功以软骨细胞外基质(ECM)为材料及结构仿生的支架,复合种子细胞修复软骨已成功应用给临床效果满意。
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22项。
2008年被评为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
2010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发表论文380余篇,编著专著17部。
他们已经远去,荣光犹存!他们就是人类进步的探路者,在未知的世界里不断进取。
他们已去,可路还很远。为了国家挑了一辈子重担,接下来就是由年轻人接过担子,剩下的路由我们继续前行。
(以上资料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由作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