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海外网评:规避“新冷战”,中美应共同把握正

海外网评:规避“新冷战”,中美应共同把握正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参加两会记者会。(图源:新华网)

5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谈到中美关系时表示,现在要警惕美国一些政治势力正在绑架中美关系,试图把中美关系推向所谓的“新冷战”,这种危险的做法是在开历史倒车。王毅这一表态,亮出了中国对当前中美“脱钩论”的鲜明反对态度。

一段时间以来,华盛顿的政客与舆论场有关“中美脱钩”的言论此起彼伏。在今年新冠病毒暴发之后,这种言论在美国政府主导下变成政策行动的可能性在增加。近期,美国严控中美两国高科技交往,升级对华为公司的“限制令”。此外,美国还把33个中国企业与机构列入被控进出口交往的实体清单。据报道,白宫还在拟议投入百亿级美元资金,推动回迁在华投资美企。美国总统特朗普甚至扬言,对付中国有很多事可做,包括切断整个中美关系,“这样美国还可以节省5000亿美元”。

问题是,“彻底切断关系”,美国做得到吗?要知道,一旦“彻底切断关系”则意味着中美断交,双方外交使领馆将全面关闭,或许两国至多在对方保留一个联络处或利益代表处。同时,两国在经贸、金融、教育、科技、人文等领域断绝所有来往,在对方人员全部撤回,等等。这显然缺乏现实性。

如果依照美方逻辑,中美脱钩可以每年“省下”5000亿美元进口费用,那么中国同样将拒绝继续执行2000-3000亿美元规模的自美进口。失去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打算将商品出口到哪里?在购买力没有进一步提高之前,世界市场本已大致饱和,在新冠病毒流行之年只会显著缩小,那么美国与中国“彻底切断关系”之后,它的替代出口市场在哪里?

倘若中美“彻底切断关系”,在根本上也损害了美国利益。美国恐怕不会在乎中国利益,在极端情形下也不会在乎中美共赢,但它不会不在乎自身的根本利益。就短期而言,美国每年对华出口约3000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出口市场与经济利益,白宫难道打算直接放弃吗?就中长期而言,在不确定性的未来,面临新的来自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核武扩散等威胁,美国是否打算单打独斗,孤军奋战?

显然,关于“彻底切断中美关系”的言论并非成熟之见。美国政府考虑的,只是在极端情形下,切断同美国战略与安全利益密切攸关的那些领域的合作。譬如,高科技贸易与制造领域的合作。在这些领域,美国政府已开始动用行政权力对两国合作设置隔离。

长期观察来讲,美国政府所有以极端化举措推动“美国第一”的做法,也并非长久之计。要是阻断全球化的多边货物流动,美国如何继续推动贸易立国?美国的做法也不会是推动“半球化”,即世界只有美国出口,列国进口,那显然无法持续。当今美国推动的选择性“全球化”,即在保持全球货物流动的情况下,增强美国的出口以及就业,以及在新冠疫后对全球产业链实施对美国安全与经济有利的调整。

在牢牢把握底线思维的前提下,不随美国的极端节奏而起舞,才是中国时下淡定之必须。

中美关系,和则两利。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大大加快了自己现代化的进程。美国各级政府和民间对中美教育的合作支持,使广大中国学生学者深受其益。这种合作同时也是双向的,美国亦从学术交流中获得无法衡量的脑力增益。

在这场全球疫情大流行中,美国社团、企业、民众在前期向中国伸出援手;在美国疫情暴发后,中国政府、地方、各界人士也积极回报,向美方捐助了大量紧急医疗物资,并为美国在华采购提供便利。仅口罩一项,中国就向美国出口了120亿只以上,相当于向每一位美国人提供了近40只口罩。

今年初,中美在围绕经贸分歧“打打谈谈、边谈边打”近2年后达成了阶段性成果,正式签署了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在疫情冲击下,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能否得到落实引发外界强烈关注。日前“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被写入中国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力回应了一些国际舆论中的杂音,也彰显了中国的国家信用和诚意。

未来,中国应加强对中美关系、尤其是经贸关系的塑造力。如果美国这方面的能力变弱,那么中方需要介入,不能听任中美关系偏离正确方向。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推动美方也遵守承诺,正确认识中方对维护两国合作利益的既定立场,正是中国的战略定力所在。

(沈丁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