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为移民搬迁想得真周到(总书记勉励我奋
“那天,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为移民搬迁想得真周到。”见到记者,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镇西庄子村第一书记田鹏动情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2019年8月21日上午,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进学校、访农户、问民生。
“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田鹏是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干部,2017年8月开始在西庄子村任第一书记。
“总书记格外关心搬迁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的问题,那天在富民新村考察,总书记看得可认真、可细了。”田鹏告诉记者。
总书记来到富民小学,循着琴声,走进音乐教室。参加暑期兴趣班的同学们欢呼着围拢过来。
“上学远不远?”“午饭在哪吃?”“都开了什么课程?”总书记仔细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得知学校能为全村适龄儿童提供小学义务教育,每天早上有营养早餐,留守儿童还可以参加暑期兴趣班,总书记频频点头。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大厅,总书记向工作人员仔细询问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的便民服务措施。
“村里有几个卫生室?”“都是全科医生吗?”在了解村里养老、低保、就业等情况后,总书记问。当地干部告诉总书记,全村建成标准化卫生室6所,均有合格村医,乡卫生院还有全科医生。
总书记走进村民李应川家,屋里屋外,看看院子,看看房子,打开厨房水龙头冲冲手,到厕所按下马桶开关,仔细了解乡亲们住房改善和改水改厕等情况……
随后,总书记同李应川一家三代5口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聊起家常。“搬下来住,满意吗?还有什么要求?”总书记问。“没有要求了,真正好得很!”李应川激动地说。
“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总书记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听说村民从山区搬下来后,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当地按照“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大力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大多数易地搬迁群众已经实现脱贫,总书记频频点头,十分高兴。
把全村移民搬迁好事办好
古浪县南部山区人居条件差、生态压力大。从2012年开始,古浪县持续实施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涉及南部山区11个乡镇88个村6万多群众,73个村整村搬迁,一揽子解决他们的“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同时减轻祁连山的生态压力。西庄子村就在搬迁之列。
“移民搬迁”既能领到补助,还能办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搬迁户只需自筹少量资金就能搬进新家住上新房。但对故土难离的西庄子村百姓来说,下这个决心并不容易,田鹏为此也费了不少心思。
村民刘忠喜一开始对搬迁想不通。田鹏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一有空就去家里跟他拉家常。原来,刘忠喜以前是铁匠,购置了许多加工仪器舍不得扔;自己和妻子要外出务工,担心老人不会使用液化气炉灶;不了解县里的帮扶政策,担心搬迁的花费太大,儿子马上就要上大学需要用钱……
田鹏和镇村干部反复宣讲各项帮扶政策,又组织刘忠喜和其他村民代表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参观。2018年6月,田鹏接到刘忠喜主动打来的电话,表示愿意搬迁。
2019年10月,西庄子村整村易地搬迁完成,203户群众全部住上新房。经过多方合力攻坚,2019年底,西庄子村剩余贫困户44户、168人全部脱贫退出,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黄花滩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全部完成,6.24万人搬出深山。
人不离村、心不离岗继续干
“那天,总书记在同李应川一家交谈时指出,贫困乡亲脱贫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确保乡亲们稳定脱贫,扶贫政策和扶贫队伍要保留一段时间,从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面想办法、找出路,让易地搬迁的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日子越过越好。总书记的话,对我们扶贫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田鹏说。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我们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养殖业和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田鹏介绍,建设一个日光温室成本约6.98万元,政府补贴4.98万元,剩下的2万元需要村民自筹,可以申请贴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