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有口皆查 不放过任何一个
昨天(30日),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第一批试点地区现场排查工作正式完成,为期一周的排查涉及青海、甘肃两省的6个市(州)。
记者在青海排查现场了解到,作为黄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第一步,本次排查的目标是“有口皆查”,不放过任何一个排污口,为精准、科学治理黄河提供关键性、基础性的资料。
30个小组,133名排查队员,在西宁、海东、海北三个市(州),沿着湟水河的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拉网式排查。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应急研究中心主任 虢清伟:整个黄河排查的话,准备采用就是三级排查的模式,先是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然后再一个就是我们专家的攻坚排查,本次的话实际上是我们的人工徒步排查,青海这边的话主要是针对2474个口子。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质整体呈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2019年,黄河流域劣V类水断面比例为8.8%,比2018年下降3.6%,但仍明显高于3.4%的全国平均水平。往黄河里排污的到底有多少排污口?都在哪里?在排什么?只有把这些问题查清楚,黄河的水质改善才有希望。因此本次排查要求“有口皆查”,尽量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专家介绍,与长江相比,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资源分布不均和生态脆弱问题突出。一些地区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短缺,一些支流流域的工业、生活废水和垃圾积存问题突出。
因此在排查中,除了传统的排污口之外,还把一些支流汇入上一级河流的河口地区也列入排查监控点位,推进流域综合治理。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将在2021年年底前完成黄河全流域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摸底工作,在此基础上,将开展入河排污口监测,进行入河排污口污水溯源和整治,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