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音乐美术入中考,需坚决避免升学导向
针对日前“2022年艺术课程进中考”“体育在中考中的比重将与语数外同等地位”等消息,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体育已纳入中考,美育进中考也已在8个省份进行试点,体育中考将逐年增加分值,美育进中考的试点范围也将逐渐扩大,但并没有2022年这一时间表,2022年的目标是要开足开齐开好体育美育课程。
要求把美育纳入中考,和升学挂钩,但不一刀切,而是给各地探索自主权,教育部的这一决策部署符合教育改革“先行先试”原则,在积累试点经验基础上稳步推进,也有利于完善改革方案,发挥改革的正面效应。
将美育纳入中考,很多人关注怎么考才能确保其公平、公正,但更应关注的,其实是此举将要求所有学校开齐开好美育课,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能力,进而完善其自我认知。
为此,将美育纳入中考,应重视过程评价,只要学生积极参与美育课以及艺术活动,就该获得美育满分。至于采取怎样的评价方式,更能实现促进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给学生完整的美育教育目的,就需要各地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经验。
把美育纳入中考,与把体育纳入中考一样,都遭遇“应试体育”“应试美育”的质疑。回应质疑,就要明确政策实施的落脚点,不是真要“考倒”学生,甚至制造出美育体育培训市场,而是要让各地教育部门、学校重视美育,要保障学校音乐美术教师配备、场地建设,按国家规定开齐相关课程,不再任由其他学科教学挤占美育课程和活动的时间。
这就需要推进依法治教,并探索新的评价体系。事实上,学校不重视美育体育,不开齐课程、保障课程时间,是违反“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的。但由于这“有利于”提高升学率,地方教育部门往往对此网开一面。要根本实现“五育并举”,就不能寄望把所有教育都纳入升学考试,而必须转变教育政绩观,地方政府要依法治教。
前不久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升学率考核,不得将其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等。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还将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因此,在推进美育中考时,需要坚决避免升学导向。这需要构建新的科学评价体系。对学校而言,不能把美育中考分数作为考核美育的重要指标,而要聚焦学校开设课程,形成校园艺术氛围的情况;对学生的美育评价,也要进行过程评价、综合评价。
比如,江苏淮安从2018年起,正式将音乐美术两科纳入中考计分范畴,每科分值5分,总共10分。考核内容是音乐美术基本知识与基本素养,采用的是在计算机上固定题库考试方式。据反馈,只要学校开足课程、学生认真学习,基本得分都在9分及以上,对于学生的区分度并不大,也不需占用额外时间进行复习考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艺术素养都有所提高。
对于这种评价方式,有人说既然分差不大,考试有何意义?这就仍是以应试思维来看待的结果。从育人角度看,其意义在于重视学生接受美育教育的过程,只要学校开齐美育课,学生上好美育课,美育不再被漠视,改革的价值也就实现了。
简单来说,把音乐美术纳入中考,只是一个抓手,目的是以此推进基础教育向育人回归,给学生完整的基础教育过程与体验,培养其艺体兴趣,促进综合素质发展。这无疑也是教育部对此不设时间表,而强调开足开齐开好体育美育课程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