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初中考试大纲只是“扬汤止沸”
11月29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提出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促进学生认真学好每门课程。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大背景下,教育局此举恐怕并不能达到改革的真正目的。(11月29日 央视网)
按照我国义务教育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小学升初中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于是初中水平测试成为了高中选拔学生的重要依据,鉴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校未来的教学效果和声誉有着重大的影响,考试不可避免地成为人才选拔的核心。把考纲作为考试的指挥棒,容易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思维习惯,无形中增加了学习压力,取消考纲能把学生从机械式记忆中解放出来,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值得肯定。但高中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声誉,更倾向于选拔优秀的尖子生,用“教什么考什么”的方式究竟能否选到理想人才,仍然有待商榷。
大学升学率是评价高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升学率越低意味着教学质量越差,而教学质量的优劣又与学生素质的高低紧密相联,这就致使学校之间为了获取优质生源,加剧竞争,中考的难度提升将在所难免。反之,升学率高意味着学生素质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拥有一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市场化条件下,有才能的教师向教育资源充沛的学校流动是必然趋势,于是这就导致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差距越来越大,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不平衡加剧,形成“强校更强、弱校更弱”的恶性循环。我国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地区、城乡学校之间在教育投入、教育环境及条件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必然会导致优秀学校加大考试难度,从而提高自身招生门槛。所以,考纲取消并不意味着考试难度会降低。
虽然拥有优秀教学资源并不一定会考上理想大学,但只要能进入这些好高中,进好大学的希望和比例至少会大大提高,这是家长们心里的安全线,所以他们涌向具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学校。重点高中门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于是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把学生送到校外各级培训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考纲取消,学生脱离了机械式背书的苦海,也免不了家长给孩子进行思维培训、智力开发等各种形式的评比,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并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学生负担这两个目标来看,取消考纲无异于扬汤止沸。而真正的釜底抽薪之举,在于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关系到教育事业本身的发展,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学生有机会享受到均等的教育基础设施和条件,才是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
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应公平地提供给受教育者,配置失衡的问题不解决,无论怎么改革家长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家长对孩子升学考试的焦虑也没法减轻,如此一来,取消考纲既不能防止家长给学生加压加码,也没法使学校从根本上实现减负降压。
文/王晖琳(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