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打脸啪啪啪啪史
翻阅不少早年的行业轶事,发现类似「A公司拒绝收购B公司,最后B市值达到A的10倍,反过来收购A」的故事频频出现。
当年狗都嫌的赘婿,一转眼就化身歪嘴战神,我甚至怀疑这段历史的作者是不是爽文写手。
杨致远拒绝过100万美元收购谷歌,柳传志拒绝过BAT三家,大佬们看走眼的事情,行业里比比皆是。
所以今天我专门做一期内容,讲讲这段充斥着冷眼和打脸的互联网拒绝史。
01
2000年,马化腾找到老朋友丁磊,希望丁磊能够收购腾讯股份。
彼时用户不断增长的QQ,就像一个刚出生的四脚销金兽,疯狂吞噬着腾讯那点可怜的服务器预算,在不断增长的巨额开支背后,那时候的QQ几乎没有像样的收入。
马化腾面对这个孩子,也想不出怎么拿它来赚钱。
丁磊此时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老板,身家过亿,比马化腾有钱的多。但他丝毫不念及当年在深圳马化腾请吃饭的情面,直接表示虽然你用户数已过百万,但是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了,我上我也行。直接拒绝了马化腾。
随后,马化腾又托投资人去找自己的偶像张朝阳,希望出让股份,换50万的融资。
查尔斯张比丁磊还直接,声称自己找几个大学生,做三个月都能做个更好即时通讯工具出来。
马化腾也去了新浪,找到王志东,同样被拒绝。
至此,马化腾获得了「被互联网三剑客都拒绝过」的成就。
据说当时有人表示只能按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桌椅板凳来估值,也有人表示我可以借钱,都不要你还,但是我真的不要你的股份。
不知此时的小马哥,有没有后悔1989年放弃了上清华的机会,留在了深圳读书。
1989年,马化腾在深圳参加了高考,成绩优异的他考了739分。
这个分数在当时可以上清华或者复旦。但广东人乡土情结重,于是他留在了父母身边,读了一个深圳大学的计算机系。和他的高中发小,也是后来一起创办腾讯的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进入了同一所学校。毕业后,他加入了一家叫润迅的寻呼台公司,做起了软件工程师。
很多人觉得,互联网行业的基调是屌丝逆袭,咸鱼翻身,小人物成功。
只能说太年轻了。
互联网行业,其实是最看出身的,老子英雄儿好汉才是一遍又一遍被证明的真理。
马化腾远在深圳,和当时的互联网中心北京、上海都不挨着,加上念的又是双非院校,没有在大IT公司工作过,论简历,这在行业里绝对是屌丝。
1996年,张朝阳带着22万美元风投资金,和麻省理工物理博士的名头回国创业。这22万美元,来自他在麻省理工的导师尼葛洛庞帝,而这位尼教授,正是写出了《数字化生存》的著名互联网预言家。
张朝阳的这份履历不可谓不光鲜。
另一边,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同样履历辉煌。
他本人是北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毕业后,他加入位于北大东门的方正集团,独立研制出国内第一个实用化Window3.0,被选为北大方正当年七大成果之一,还研制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最炙手可热的中文之星系统平台。
行业内给他起了一个外号「软件神童」。
1993年,王志东拿到了500万港币投资,创办了新浪前身四通利方。后来又拿到650万美元风投。要知道,2000年马化腾卖了公司40%股份,也只融到了220万美元。
后来,硅谷小有名气的搜索工程师李彦宏带着120万美元投资回到国内,创办了百度。
李彦宏的简历就更辉煌了,他本科是北京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在美国念的学校是知名的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毕业后先是去了道·琼斯,后来辞职离开华尔街,加入了谷歌早期最重要的对手,搜索公司Infoseek。
看一看,啥叫天之骄子啊?
顺便一说,张朝阳曾经在98年访问硅谷,见过一次李彦宏,邀请他加入搜狐,被李彦宏一口拒绝。我怀疑在李彦宏第一次见到张朝阳时,心里早已把搜狐定性为「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了。
7年后,李彦宏还真就带领百度,亲手结束了门户统治的时代。
这历史冥冥之中,果然自有定数。
总结一下互联网行业容易被人看得起的几个属性:理工背景、名校毕业、海归身份、名企经历。
理工背景是基础、名校决定圈子和人脉,海归代表含金量,名企能给你视野和经验。
但这四个标签,小马哥只有第一个。
如今的腾讯早已今非昔比,前面提到的几家公司,市值加起来还不到腾讯的零头。
最惨的就是搜狐,眼下不仅市值只有腾讯的几百分之一,张朝阳最得意的亲儿子搜狗,如今还得管腾讯叫爸爸。
但当年腾讯能挺过难关实属不易。
一方面是马化腾在和投资机构IDG磋商时聊到公司的未来,来了一句:我也不知道。这份实诚感动了投资人。
另一方面,传言马化腾的爸爸马陈术与李嘉诚私交不错,通过这个关系,马化腾得到了李泽楷旗下盈科的关注,才获得了融资。
本以为这个爸爸只能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去算账,没想到关键时刻还充当了FA的角色,这里我只能再复述一遍:
互联网行业,其实是最看出身的。
02
而早在马化腾被张朝阳拒绝之前,马云就已经被张朝阳拒绝过了。
1999年,马云刚卖掉了自己的中国黄页,还没创立阿里巴巴,可谓人生低谷,在北京收拾自己满地的心碎。
而彼时张朝阳如日中天。马云上门求职,竞聘一个COO的位置。
结果当然是被拒绝了。
张朝阳本人是海归,这个位置,也留给了同为海归,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古永锵。
马云一口流利的英语,终究是错付了。
后来打脸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2005年,古永锵离开搜狐,2006年创办优酷,2015年,优酷被收购。而收购优酷的,正是当年竞聘失败的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
马云在演讲中自称被30多家公司拒绝过,这我毫不意外,连大学校门都拒绝过他三次,绝对是碰巧又碰巧是碰不到的专家。
其实马云和马化腾一样,也算是名门之后了,
马云的父亲,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马来法,和马化腾的爸爸马陈术完全是两种父亲。
马云考了三次大学,才考上个杭州师范学院的外语专业,还是补录进的。马老爷子都没动用一下自己的人脉,可见真的是佛系养娃。
和前面提到的各位比,马云学历寒酸不少。四个容易被人看得起的属性,更是一个都没有。
所以马云得更自力更生一点,被拒绝的经验也更加丰富。
那些拒绝过马云的企业家排起来,几乎就是中文互联网的半壁江山。
毕竟马化腾也位居其中。
2003,马云在阿里巴巴基础上创立了淘宝。他找到了当时靠移动QQ和QQ秀,第一次尝到赚大钱滋味的马化腾,希望他投资淘宝,占股15%。
这次投资邀请,现在看来简直就是梦幻联动,双厨狂喜。
如果是放在2010年3Q大战后,投资如开闸泄洪的马化腾,肯定二话不说就投了。但那时的马化腾既看不懂C2C模式,也比较贪心。他告诉马云,要么让我控股,要么不投。
谈起这次拒绝,马化腾多年后表示,自己悔得肠子都青了。
不过人嘛,只能赚到自己认知里的钱,也怪不得马化腾。
小马哥虽然是个不错的产品经理,可并不是投资人出身,研究商业模式也并非他的强项,只能说两位马爸爸注定擦肩而过,江湖再见时,两人已是对手。
马化腾的问题,在于简历不好看,但相对容易弥补。而马云受困最大的,其实是行业局限性。
互联网骨子里是崇拜技术和知识的。
在互联网早期,能把产品做出来才是最重要的能力,因此对技术背景的偏好尤其强烈。比如2017年在著名的东兴饭局里的各位创业者和投资人们:
其中只有马化腾和周源毕业于非985/211院校,也只有5人没有技术背景。
像马云这种不懂技术,每个项目都口口声声要改造传统商业,模式先行,技术靠后的,在00年前后的国内投资人和同行眼里,这不就是满嘴跑火车嘛。
直到20年后,投资人们才发现,比起「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理工男,那个大吹牛皮的马云,才是看得更远的那个人。
从B2B,再到C2C,然后是支付、B2C、物流、云技术,金融、新零售、企业服务……阿里巴巴的战略逻辑可能是全互联网最明确的。
直到如今,马云也不爱和那帮技术宅理工男玩在一块。
他更喜欢和王菲唱唱歌,和李连杰打打拳,和高晓松聊聊音乐,和王中军聊聊电影,和赵薇喝喝酒。
文艺方面的爱好,看得出,还是有他父亲的遗传。
03
而马云马化腾二马的相同点,则在于时代局限性。
早年的投资人,投资逻辑,和现在远远不同。
投资人不敢投自己看不懂的商业模式,不敢投没有明确盈利手段的公司,甚至不敢投钱给不太熟的人。
那时的投资方也更加强势,对股份要求会更高。
他们觉得QQ不赚钱,也看不懂阿里巴巴到底要做什么,自然不愿意投钱。
况且四大门户那期内容里我提到过,2000年纳斯达克股灾,互联网泡沫破灭,也极大地影响了投资人的信心,投资人的手更紧了。
20年过去,如今的投资人简直手无遮拦,只要是个热门赛道的创业项目,就会全力发掘那一点点的闪光点,然后开始撒钱。
觉得创始人不错,就会投;觉得团队很能打,也会投;觉得商业模式不错,一定投;觉得用户量不少,也要投;哪怕你一无所有,只要选对了赛道,也能拿到投资。
但同样的,投资人拒绝你,也可能因为某个很随机的原因。
2005年,红杉资本找到当时还在做校内网,急着找投资的王兴和王慧文,想和他们聊一聊。
红杉资本,也许看视频的同学们都有所耳闻,它是中国最出名也最成功的风险投资机构之一。创始人沈南鹏本人就是创业者出身,先后创办了携程和如家酒店,堪称创而优则投的先行者。
没想到红杉那次和王兴的会面,意外频发。
初出茅庐的王兴居然把商业计划书落在了出租车上,只好和王慧文临时手写了一份计划书。而红杉这边,好朋友周鸿祎恰巧来找沈南鹏喝茶。
彼时的周鸿祎结束了3721的创业,短暂地在IDG资本做了一段时间投资。
而那时的沈南鹏还没有投出过一个案子,也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投资方法论。
于是他很虚心地请周鸿祎帮忙,见见王兴,看看两个小伙子有没有潜力。
传说王兴对周鸿祎的表现非常冷淡,周鸿祎也觉得王兴是个牛皮哄哄眼高手低的海归,没有留下好印象。
周鸿祎供职的IDG,投资方法论很简单:「投人,投人,还是TMD投人」
看不上王兴的周鸿祎,转头就对沈南鹏说了一通。于是沈南鹏拒绝了王兴,红杉和校内网擦肩而过。
被拒绝的王兴,实在找不到钱,只能忍痛将校内网出售给了陈一舟。沈南鹏就这样错过了投资「中国的Facebook」的机会。
红杉在中国投资圈里的地位,不仅是一个个项目投出来的,更在于它引领了一个投资流派:赛道派。
赛道派,就是指看准一个互联网细分领域,投资这个领域的几个主要玩家。
哪怕这几个玩家之间竞争得你死我活,有胜有败,在投资机构眼里也不过是风险对冲罢了。只要判断对了大趋势,可以凭一己之力吃尽一整个赛道的红利,
过去的十几年里,红杉中国先后投了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也投了蔚来、威马和小鹏汽车,摩拜和ofo也都拿了红杉的钱。
作为国内最大的VC之一,红杉可以说非常有钱任性了。
不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看的项目多了,被打脸的机会也就更多。如果是没有关注到的赛道,就很容易错失独角兽。
2008年,困境中的京东找到红杉,希望拿到投资,但被红杉否决。2012年,张一鸣带着刚刚上线的今日头条找到红杉,同样被沈南鹏拒绝了。
拒绝大师沈南鹏,名不虚传。
只不过,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可以弥补遗憾,防止打脸。
2010年,再次创业的王兴作为美团创始人,找到沈南鹏的时候,沈南鹏没有拒绝他,并且在后来又跟投了五轮,还推动了美团点评合并。美团这个项目,让红杉赚到了逾百倍的回报。
而京东和字节跳动,沈南鹏同样用后续的投资弥补了当年看走眼的损失。
哪怕曾经我对你爱答不理,如今我依然高攀得起,有钱,才有拒绝别人的底气。
学习了,学习了。
拒绝这件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的幸存者偏差。
只有最后被打脸的拒绝,才会被历史所记录,那些正确的拒绝,反而会被当成理所应当,无人知晓。
创投圈最流行的社交方式,莫过于德州扑克,而投资和德扑一样,都是关于概率的游戏。
只要和概率打交道,就一定会有某一刻惨遭打脸。
但这不代表能用最后的结果,去倒推当时的决策。
投资人的不同打法,无论是专注某一赛道,还是只投靠谱的人;无论是到处撒钱,还是重注个别优质项目,其结果无非是提高获胜概率,提高获胜的案子的回报率,最后摊平失败的成本。
资本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只是钱多钱少的区别,还有为不同概率下不同注的逻辑,而与概率共舞、做时间的朋友总会有被概率青睐的那天。
而创业者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决策、执行和资源,亲手改变概率。
创投圈每年都有废物赘婿逆袭成为歪嘴龙王,最后创业者打脸傲慢投资人的故事,而这也是创业的魅力所在吧。
但无论多少次回到过去,张朝阳都依然会拒绝马化腾,马化腾依然会拒绝马云。
资本会后悔吗?也许吧,但资本不在乎,资本永远有下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