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能源:特斯拉从“鲶鱼”变成了“鳄鱼”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2021年的这三天元旦假期,尤其是1号当天,朋友圈里被刷屏的竟然不是各大平台的跨年晚会新闻,而是好几家“明星”车企争相发布的重磅新闻,硬生生地抢走了各路娱乐圈明星的风头。
要数最“不讲武德”的,还真是非特斯拉莫属了。就在所有人都在忙着许下新年愿望,跟着各跨年晚会的倒数声迎接2021年的时候,特斯拉居然“偷偷”地更新了官网信息,宣布国产Model Y正式上市发售,更过分的是,Model Y补贴后的的入门售价为33.99万元,比起此前48.88万元的预售价,足足降低了14.89万元!
虽说在汽车圈里,先把预售价定高一些试探一下市场反应,再把正式售价略微下调博取消费者掌声的营销套路早已见怪不怪,但直接超过30%的价格降幅,真的是“活久见”了。
但更重要的是,33.99万元的Model Y长续航版起步价已经低于主要对手,搭载70kWh电池的蔚来EC6运动版36.8万元的起步价了,而且Model Y长续航版在续航里程以及百公里加速时间这两个主要的性能参数上,都要领先于蔚来EC6运动版。
网上曾经传出在发布售价的第一天,Model Y的订单数已经超过10万辆。对于这个数字,我个人还是持怀疑态度,但毫无疑问的是,特斯拉的这一骚操作,肯定会给蔚来造车不小的压力。至于实际的影响有多大,我们继续观察后面这几个月的交付量就知道了。
当然了,更令人无数人咬牙切齿的是,特斯拉直接把Model 3的长续航版本给砍掉了,然后把Performance高性能版的价格直接下调到33.99万元。这价格和小鹏P7四驱高性能智享版(XPILOT 2.5)的价格完全一致,分毫不差。
特斯拉再次“不讲武德”,蔚来和小鹏当然不会大意,就看接下来怎么“闪”和反击了。
小鹏会怎么应对,我现在也不知道,不过我认为,“智能化”肯定会是小鹏迎战的最强力武器。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小鹏已经宣布了在2021年的新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将大大增强在智能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方面的性能。
而就在元旦当天,小鹏汽车正式发布,将与激光雷达品牌Livox览沃科技正式合作。Livox将为小鹏汽车从2021年开始量产的全新车型提供车规级激光雷达技术。
尽管小鹏汽车自己并没有详细介绍这款激光雷达的性能数据,但我在Livox的官方网站上,还是找到了不少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这次小鹏采用的激光雷达,是Livox基于自身的浩界车载激光雷达平台,为小鹏定制开发的型号。其中,浩界车规版(Horiz)的探测距离将由公开测试版(Horizon)的90米提升至150米(针对10%反射率目标物)。同时,Horiz的点云密度(大致可以理解为投射出去的测量点的密度)也提升近2倍,让算法可以更快检测出远处路面上诸如行人、自行车、雪糕桶等细小目标物体。
在视场角方面,Horiz的横向FOV也由公开测试版的81°提升至120°,在小鹏定制化的方案中,甚至能够为整车前方提供150°-180°的点云视野。从理论上来讲,能大幅度提升整车应对侧方车辆加塞等“老大难”问题。
这次小鹏采用的Livox公司的激光雷达,和前几天长城汽车宣布采用的德国IBEO公司的固态激光雷达,在一些关键的性能参数方面,都比较接近,互有胜负,但实际的性能表现,就只能日后再作对比测试了。
按照我们之前体验过的小鹏NGP领航辅助功能,在绝大多数路况下,小鹏P7都有不错的表现,但碍于硬件水平,在应对其他车辆加塞方面还是未能有很好的办法。所以如果接下来的新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之后,性能表现是值得期待的。
但目前来讲,面对特斯拉的突然发难,小鹏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时间了。
每次特斯拉打响价格战,绝大多数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或多或少都会感受到压力,毕竟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摆在那里,即使你产品的性价比再高,心里再不服气,短期内也无法改变众多消费者心甘情愿成为“韭菜”的局面。
这两天,我朋友圈里的一些任职于传统车企新能源品牌的朋友,仍忿忿不平,为何特斯拉屡次任性割韭菜,消费者仍趋之若鹜,反倒是自家的产品性能不俗,却始终被人冷落。我只想说,特斯拉缺乏对消费者足够的敬畏的确不假,但如果仍用过去传统的观念来看待未来新能源车的市场竞争,思维仍停留于过去的依靠“堆料”,堆出所谓的性价比,那迟早是要被时代淘汰的。
其实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比亚迪也没有闲着,正式宣布比亚迪汽车将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使用全新LOGO。在设计上,新LOGO取消了椭圆型边界,变得更加开放,并通过字母变形打开了BYD三个字母封闭空间。
如果此前有关注比亚迪汉EV的朋友估计会觉得这个新LOGO有点眼熟。的确是的,其实早在比亚迪此前发布汉EV的预告图的时候,车头上就已经采用了新的LOGO样式,而且这其实和此前的“BYD DESIGN”中的字体风格保持一致。
比亚迪是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也希望比亚迪未来的新车型,尤其是新能源车,也越来越能打吧。
或许有些朋友还不知道,从今年1月1日开始,国家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会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虽然幅度不算太大,但如果车企要保持产品价格,自行消化这个差价,成本上也会是不小的压力。
特斯拉从“鲶鱼”变成了“鳄鱼”,中国品牌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