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分区规划全文发布 有这些亮点
12月11日,《海淀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成果正式发布。海淀区分区规划的亮点有哪些?北京日报客户端带您读规划。
关键词:中关村科学城
海淀区将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亮点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紧抓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大力发展信息、生物和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学、合成生物科技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布局。
推动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和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进一步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亮点二:推动发展五类新经济
突出大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主导地位。
有序推动新经济健康发展。
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技术与城市服务融合。发展智能经济,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公共数据库,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等应用场景的搭建。发展平台经济,鼓励传统企业向平台化转型,推进平台型企业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发展共享经济,释放公共资源,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利用,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开放式服务。发展创意经济,支持传统媒体企业向新媒体、融媒体的转型升级。
亮点三:以中关村大街为轴打造科创街区
首先,以“一纵轴”为主脉,统筹高端创新资源。
依托中关村大街高端创新集聚发展走廊,打造引领科技创新的城市街区,形成展现新型城市形态和首都创新风貌的主轴线。利用不同区段的创新资源与链条环节特征,加速实现创新链条融合。与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共同形成发展复合轴带,沿成府路、知春路、学院路纵深联动。
其次,以“一横轴”为串联,提升前沿科技创新联动能力。
整合北清路前沿科创发展走廊沿线创新功能区与科创资源,优化创新体系,建设高端创新要素的联动纽带,优化永丰、翠湖发展极创新功能。
此外,还要有序推进高校院所内外存量空间释放,打造以众创空间、孵 化器为主的创新创业集聚区。推进国有低效存量产业用地有机更新,实施集体产业用地整治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创新空间。
亮点四:中关村论坛打造北京新地标
发挥中关村改革试验田作用,率先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改革试点,探索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激励机制,推动有利于价值实现的知识产权政策创新,探索新经济市场准入和行业监管新举措。
持续做好中关村论坛品牌,建设中关村论坛永久会址,谋划系列高水平创新活动,打造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地标。
关键词:三山五园
海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全区有不可移动文物3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3处,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107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167处。
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构建以三山五园为核心的文化保护体系,擦亮三山五园金名片。
亮点一:构建“一心两带多片区”的历史文保格局
一心是指三山五园地区。两带是指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多片区主要包括凤凰岭、上庄、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片区。
亮点二: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以“五四精神”、“香山精神”为特色的红色文化,着力推动以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为代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保护利用好贝家花园、“一二·九运动”纪念地等重要节点,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体系。
亮点三:恢复山水田园的历史风貌
增绿连水,恢复大尺度绿色空间。建设生态文化游憩带,连接香山、西山等绿色空间。整合沿线西山森林公园、北坞公园等城市公园,融入文化艺术综合功能,形成公园成群、绿树成荫、山水交融的良好环境。
恢复历史节点,织补文化路径。进一步做好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深入挖掘皇家御道文化,对御道沿线进行历史记忆标识,对重点路段进行局部再现,恢复御道传统风貌与格局。
实施严格的红线管控。对西山山脉林地、区域内河道水系、农林用地进行严格保护与管控。
在视觉廊道的管控上,以香山、万寿山等制高点为眺望点,形成以看城市为核心的视觉廊道;以昆明湖、福海等主要观景点为观察点,形成以看山水为核心的视觉廊道。
亮点四:重点地区整治疏解
采取更新改造、疏解还绿、搬迁整治等方式,有序推进三山五园重点地区村庄腾退、环境整治及功能提升。
关键词:生态修复
亮点一:严守生态红线
严格落实市政府公布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避免与城市开发边界和永久基本农田交叉重叠。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9.1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4%。
亮点二:保护修复西山生态
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第一道绿隔公园环、第二道绿隔公园环、楔形绿色廊道等要求,构建“西山画屏、两心为核、绿廊贯穿、绿链织园”的城市绿色空间结构。
亮点三:提升绿色游憩体验
南部地区以三山五园为重点,结合疏解腾退与环境整治,塑造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交相辉映的文化绿心。北部地区建设生态科技绿心。通过腾退还绿、疏解建绿、见缝插绿等途径,增加公园绿地、小微绿地、活动广场,提高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到2035年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6%,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
根据公园级别,增补完善体育场地与设施,方便居民就近进行各类健身活动。增加公园儿童游憩、科普教育等功能,以社区公园为基础,以综合公园为骨干,建设儿童游憩空间体系。
亮点四: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切实保护耕地。到2020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6平方公里(1万亩),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4平方公里(1.11万亩)。
亮点五:建设海绵城市
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基本条件,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逐步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到2035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关键词:高品质宜居
亮点一: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建设租赁住房
适当提高以公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和以共有产权房为主的政策性住房的比例。探索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政策,优先用于建设租赁住房。
亮点二:探索“职租平衡”新模式
综合协调就业、居住、交通关系,针对就业人群和创新业态的特点,多元化扩大居住空间供给,在重点创新功能区实现职租平衡。
以设施带动为导向,依托轨道站点增加公租房。以服务创新为导向,依托重点功能区,增加员工宿舍,满足创新人才需求。以灵活供给为导向,在科技园区周边建设共有产权房,满足周边就业人群职住平衡的居住需求。以成本节约为导向,南部地区依托高校、老旧社区等存量资源,北部地区依托镇集体用地,形成多处居住创业混合的创新创业社区。以国际多元为导向,推进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满足国际人才需求。以宜居复合为导向,打造 “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和“一刻钟创新创业活力圈”。
关键词:城市风貌
亮点一:划定八类特色风貌分区
强调城市风貌和自然生态本底协调呼应、和谐统一,划定三山五园历史人文风貌区、西长安街政务文化风貌区、中心城地区创新核心风貌区、中心城地区创新拓展风貌区、北部创新生态风貌区、近山生态宜居风貌区、北部滨水本底风貌区、北部浅山本底风貌区等八个特色风貌分区。
划定三级城市设计重点地区,精细引导城市空间
亮点二:塑造各具特色城市天际线
延续北京整体山水格局和“西北看山”的空间意象。南部地区塑造西山与城市交相辉映的城市天际线,重点展示中关村科学城核心地区、中央电视塔等标志性时代景观。北部地区充分展示优美的西山山体线,自西向东依次呈现浅山林下村镇、林间组团掩映、林上标志地区,形成“山、林、城”层次分明、平缓舒朗的城市天际线。
亮点三:打造整体建筑色彩意象
划定传统色彩、冷调色彩、中性色彩和暖调色彩四类色彩控制区。
传统色彩控制区主要集中在三山五园地区、西山特色村镇及南沙河周边地区,通过中国传统色彩体系的应用,历史建筑、标志性建筑的色彩强调点睛作用,一般建筑采用中式灰色调,塑造山园清丽的东方色彩意境。
冷调色彩与中性色彩控制区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和科创核心空间,强化海淀素雅灵动的科创特色。暖调色彩控制区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强化院校建筑棕色、砖红色系的特征,突出厚重端庄、亲切温暖的学府气质。
更多详细内容可登录海淀区政府官网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