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跳车女孩后续:有时候“贫穷思维”能够
之前全网热议的,乘坐货拉拉的女生中途跳车身亡事件,警方经过调查,已经发布了详细的案情通报。
全文很长,拉到下面可以看我总结的事发经过:
出发之前,女生搬行李就搬了足足15趟,花了36分钟。
司机表示可以提供付费搬运服务,女生拒绝了,司机几次催女生快点搬东西出发,还说按照货拉拉的规定,时间拖太长了还得另外收钱,女生也不理他。
好不容易东西搬完出发,司机又问女生到目的地之后需不需要卸车搬运服务,女生又拒绝了——这意味着,她怎么把东西搬出来的,还得怎么一趟趟搬下去,又得花半个多小时。
司机想到自己一整晚总共也就赚几十块钱,心情肯定不会好,所以,当他选了另一条用时更短的路线,想着能节约几分钟的时候,女生质问他为什么偏航,他先是不理,然后语气恶劣地指责了她几句。
争执中,女生吓到跳车。
整件事情看下来,司机没有做好沟通,服务态度不好,在女生跳车的时候也没有及时停车,女生的死他有一定责任,检察机关也已经以“过失致人死亡罪”批准逮捕他。
但同时,他没有和女生发生过什么肢体接触,没有不轨的行为,甚至没有害人的心思。
他并不是一个坏人。
再说这个女生,我理解她的恐惧,也不想说她反应过激,但我想坦白说一句,她之前跟司机发生的冲突是不是可以避免的?
我觉得是。
她让司机大晚上等了将近40分钟,又不接受卸货服务,意味着到了目的地还要他再等这么久,司机心有不满,是不是可以理解的?
我觉得也是。
而且,避免这个冲突一点都不难,她可以提前把东西收拾好,装几个大一点的箱子,少搬两趟,少花点时间。
或者接受司机提出的,付费搬运的建议,也就是多花几十块钱的事。
按照女生家人的叙述,她月入两万,养得起宠物,还打算年底买房,几十块钱不至于负担不起。
当然有人会说,负担得起不代表她就必须得掏这钱,小姑娘就是节约不行吗?
行。
但我想说句真心话,不值得。
这个女生二十岁出头,身高一米五,不到九十斤。
这么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来来回回搬东西十五趟,且不说花了多少时间,这一晚上肯定累得够呛。
她把这些东西运到目的地之后,还要分门别类整理,打扫,全是重体力活。
那么,花点小钱请别人帮忙分担一下,我认为对她来说是最优解。
如果她是我的妹妹或者女儿,我也一定不赞成她省这笔钱。
或许还有人会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
不是的,其实我在法国留学那两年也一个人搬过家,我完全知道这有多辛苦。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每次都会花钱请搬家公司,而且我非常愿意多花一点钱,让搬家公司帮我把事情做得更完善。
当时我还是学生,生活费绝对没有这个女生赚的钱多。
我愿意多花钱不是因为有钱,纯粹是希望专业的人来帮我解决我不擅长的事,而我能把这个时间和精力省下来,多学一会儿法语,写几行作业。
我赞同不该花的钱不要花。
但同时,我也看到过非常多的案例,有些人连该花的钱都不想花,最后却付出了难以估量的代价。
2018年,超强台风“天鸽”袭击广东,中山市的一个男人发现自己的小货车在狂风中摇摇欲坠,不顾众人的劝阻,用自己身子的重量去支撑那辆车。
结果却是车被风吹倒的时候,男人被压在车下,当场死亡。
我找来了当时现场的图,很显然,这个台风的破坏力绝对不是人力可以阻止的:
现场也有人劝他算了吧,但他坚持不听,因为这辆车是他新买的,还不到半个月。
我同情他,但又觉得,真不值得。
还有一个网友讲他的故事,说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奶奶明知道奶粉馊了,不舍得丢掉,还要喂给他吃。
他食物中毒丢了半条命,即使被抢救过来,也留下了终身的病根,至今体弱多病,骨骼都比常人细得多,每次看到自己的身体,他都非常自卑。
他还说,奶奶对待自己也是这样的,饭菜放得变质了也不舍得倒掉,非要吃,宁愿吃完了上吐下泻。
他知道奶奶不是不心疼他和自己的身体,奶奶只是更心疼那点浪费掉的钱和粮食。
我们倡导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但我实在没办法认同,为了省点小钱耽误时间,甚至影响健康和生命。
这很可惜,这不值得。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写了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整本书都围绕着一个问题:为什么穷人这么穷?
作者提到了一个概念,穷人的魔咒。
他说贫困不仅会带来物质的匮乏,更会把人的思维都禁锢在一个魔咒里,让人做任何决定都必须非常谨慎,精打细算。
因为有钱人如果做错一个决策,可能赔掉的只是少买一个包包,而穷人做错一个决策,真的会吃不上饭或者债台高筑。
这导致穷人做任何决策的时候,只能看到眼前,只来得及满足当下的需求。
就像那些不舍得扔掉剩菜的老人,他们只能看到眼前这一盘菜可能会被浪费,这盘菜的成本或许是几块钱,十几块钱,他心疼。
但他看不到,如果他吃了这盘变质的食物生病了,去医院要花掉的,可能是十倍百倍的钱。
还有这个从货拉拉跳车的女孩,她看到的是省下来一笔装货卸货的费用,但她没有想到,即使没有出现跟司机的分歧,她在这个晚上多花的时间和精力,能不能被几十块钱弥补?
她原本可以省下一个小时看一集喜欢的电视剧,省下一些力气多读两页书,或者多完成一点工作,这些难道不比几十块钱重要?
这就是穷人的魔咒——他们不想花钱,能省则省,不能省也省,其实会把人生变得更复杂。
很多原本可以用一点小钱解决的事情,他不得不亲自处理。
这些事情对他更长远的未来意义不大,却牺牲了他原本或许可以用来创造更大价值的时间和精力,乃至健康。
于是穷人不断地省小钱,丢大钱,直到越来越穷。
简单概括就是,富人把钱当手段,把自己当成目的,钱是用来解决他自己生活中的问题的。
而穷人把钱当成目的,把自己当成手段,他宁愿用自己这个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目的只是“少花一点钱”。
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可能又要有人质疑,可是货拉拉跳车女孩是穷人吗?
她不是,她月入两万,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远高于平均工资,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还会陷入穷人的魔咒?
这也是整件事情里面,我感觉最可惜的一个地方。
“穷人魔咒”这个词,原本确实是拿来形容真正的底层的。
什么叫真正的底层?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为了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只带着1000美元和一辆小破车,跑到一个新城市,隐姓埋名,像真正的穷人一样去工作和生活。
要知道,美国交通稍微方便点的地段,房租就是600美元以上,而一个没有学历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类似于售货员、清洁工这一类,时薪不过6到7美元,一个月也就赚1000美元出头。
这位作家尝试这样的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了底层人民的死循环:
因为没有钱,不得不住在偏远的地方,每天花大把时间通勤,吃不起健康的食物,只能吃便宜没营养的快餐。
即使这样,一个月的饭钱和油钱就得花四五百美元,压根不可能有存款。
她不得不加班加点或者做兼职,没完没了地把自己当成机器一样工作,根本没时间提升自己,去找更好的工作。
然后继续没有钱,继续忍受糟糕的生存条件和繁重的劳动……
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她每天当然只能疲于应付眼前的苟且,看不到更大的世界和更长远的利益。
对她来说,陷入穷人的魔咒是一种无奈,是一种必然,她毫无办法。
但月入两万的货拉拉跳车女孩,至少绝对算不上底层,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穷人思维?
或许源于家庭条件,也可能是她成长中受到的教育,我们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都让人惋惜。
她不是没有办法,不是走投无路,她只是自己做了一个绝对弊大于利的选择。
当然我说这些,绝不是为了指责她,年轻生命的逝去总是让人悲哀的,我只是觉得,后人哀之的同时,也应当鉴之。
我相信每个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不至于是真正吃不饱饭的穷人和底层,我们可能有些时候会捉襟见肘,会抱怨钱不够花,会偶尔纠结这笔钱要不要省下来。
那么我想再重复一遍:
理性消费和勤俭节约是好事,但我们都不是真正贫穷,以至于没得选择的人,相反,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出更好的选择。
再多的财富都是手段,唯有人,唯有你,是目的。
没有什么比你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