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阿拉斯加会谈前,美国制裁中方14名官员,外
受美国方面的邀请,中国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于当地时间3月18飞抵美国阿拉斯加州府安克雷奇,与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谈。
此次会谈是拜登今年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以后,中美双方外交部门最高负责人间的首次对话,两国将在安全、人权和经济等领域展开激烈交锋,或许会决定中美关系未来的走向。中国外交部表示,此次对话将着力管控分歧与争议,重点聚焦合作,努力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
然而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之前,美方再次发出不友好信号,破坏和谈氛围。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国务院宣布对14名中方官员施加金融制裁,限制或者禁止中方人员进入美国金融市场以及进行正常的资金交易。
随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对此予以了回应。赵立坚表示,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已经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美方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抹黑攻击中国的政治体制,充分暴露了其企图破坏中国稳定发展的险恶用心。如果美方继续错误行径,中方还将视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
外界舆论认为,美国之所以在会谈前夕制裁中方官员,是想向中国施加压力,以便在即将举行的谈判中获取更多有利的筹码。早在3月11日,美国已经放出中美将在阿拉斯加举行高层对话的消息。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美国并没有为此次会谈营造良好的氛围,或者创造一些有利的条件。
反而是继续向中国挥舞大棒,先是举行了美日印澳四国首脑峰会,拜登在会议期间反复强调,将联合盟友一起应对中国带来的挑战,随后美国又宣布将对中国五家高科技企业实施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美国的一系列举动,注定了此次会谈的基调是“坦诚而艰难”的。
说坦诚,是因为此次会谈是美方主动邀请中方。虽然中美贸易大战以及由此引发的中美关系恶化,是由美国一手挑起,但是拜登上台之后,也公开表示中美关系是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可以开展合作的领域,中美关系即存在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美国表示,希望中国和美国可以在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军控等方面展开合作。从此次美国的邀请来看,拜登还是希望改善中美关系。另外,从会谈的地点安排看,选址阿拉斯加州的安克雷奇,此地远离美国本土,表明中美处于平等地位。
而说到艰难,是指此次会谈比较难达成具有建设性的成果,毕竟中美双方之间的分歧还是比较多的。中美矛盾根深蒂固,双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价值观都有不小的分歧。白宫新闻秘书珍-帕萨基表示,美国与中国在阿拉斯加的谈判可能存在许多的困难,无论是人权、经济还是技术问题,都难以取得广泛的共识。
另外,帕萨基表示此次会谈只是美国“印太区域广泛外交努力的一部分”,美国希望通过此次会谈将美方对诸多问题的立场以及关切,传达给中方,同时更清晰地了解中方的立场。双方不会期待在会谈之后,发表联合声明。
而中国方面对此次会谈也早有准备。当地时间3月17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中方并不指望一次对话就能解决中美之间存在的争端和分歧,对此次对话也没有过高的期待和幻想。在崔大使看来,此次对话是中美关系修复的一个开端,中美关系要想重回正轨,需要经过多轮对话,以及双方共同的努力。他希望两国代表带着诚意而来,带着理解离开。
同时崔大使也在采访中明确表态,中方不会为会谈可以营造某种氛围,在事关中国主权、内政等核心利益事项上让步,中方没有任何妥协和退让的余地,也不会将此作为与美国达成协议的交换筹码。
如果美国真诚地想改善中美关系,就应该放下偏见,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在相同问题上的不同立场,争取求同存异。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关系在磕磕绊绊中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时间。无数的事实证明,两国是“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只有共赢,才是中美人民共同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