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风投的下一个幸运之地吗?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段小蕾
来源:微信订阅号我也不知道哇
孙正义的时光机理论,一度吸引到全球风投资本疯涌入印度淘金。
没去印度之前,我想象中,印度和中国都是高速发展的经济体,都有充沛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内需市场,所以印度复制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奇迹就是几年的时差问题。
然而我印度之行后的判断是,长远可期待,短期不乐观。不差钱有耐心的深口袋可以放点钱慢慢等,小玩家建议谨慎入场,不妨多观察些时日。
去年12月的一个凌晨,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孟买机场,开启了我第一次印度之旅,跟斯坦福商学院二十几位同学一起考察印度勃勃兴起的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
感谢同学们强大的人脉网,在孟买和班加罗尔,我们拜访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头部创业公司、本土成长起来的国际化上市公司、老牌外企巨头、国际视频媒体、一线风投基金,以及政府机构;还见到了德高望众的塔塔集团前主席拉丹·塔塔。
此次印度之行让我认识到,印度数字经济的发展困难重重,至少面临以下挑战:
1.基础设施差,严重影响商业效率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我无需赘述。然而在印度当前的政体环境中,落后的基础设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关于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及难以改善的原因,我在《印度落后中国多少年?》一文中有详细论述。)
除了交通、能源水电、卫生系统等的落后,对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的数字基础设施(Digital Infrastructure)也很薄弱,这给商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带来很多障碍。
印度的铁路系统还是一百年前英国殖民时代的遗产,年久失修,技术落后,事故多发,晚点严重。殖民时代由不同私营公司铺设的铁轨制式不一致,而今印度已独立72年了,铁轨更新缓慢,四种制式仍未统一,这造成需要频频换车,进一步降低效率。
2500万人口的孟买只有一条地铁线路。同向双车道的马路已经算是主干道,汽车、摩托车、人力拖车、行人,还有动物,神奇地交织在一起。在班加罗尔,我们市内一个小时的参访活动,往返路上需要花费四个小时。这样的交通状况,不仅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还因为交通时间的不可预测性,增加了商业活动成本。
(孟买街头)我们到访时,印度头部电商Flipkart正在为提高全国物流配送的效率大伤脑筋。印度糟糕的交通基础设施带来的效率损耗,不是互联网公司的科技可以弥补的。
数字基础设施同样薄弱。
在没有Aadhaar 全民数字身份信息平台(下文会详细介绍)之前,很多印度人从生到死连身份记录都没有。有身份记录的,档案也通常保存在其出生的村子里,不可随身携带,没有电子化,不能异地查询。而且各地的公民身份信息没有标准化格式。印度电子政务普及率很低,各邦各地分治,没有全国联网。
据Aadhaar负责人介绍,因为难以核实公民身份,印度政府每年用于医疗、就业、食品等的社保补贴,20%-40%会被冒领 (duplicate and ghost),损失占到GDP的1%。
印度最大的本土移动打车平台Ola的负责人说,创业初期,核实一位Ola司机的身份需要花一个月时间。司机驾照由各地方政府颁发,很多是手写的,根本没有官方的线上数据库可查,通过书信电话方式到各个地方政府查询效率太低。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只能妥协,后来就只查司机的指纹,确认这个身份对应着一个真人即可,也没有途径查询司机的犯罪记录。这真是让人为乘客捏把汗。
Aadhaar由印度政府主导建成,为网约车、电子商务、在线支付、银行、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就在我们访问印度前不久,印度最高法院裁定私营企业使用Aadhaar数据库违宪,引发了很大的社会争议以及私营公司的焦虑。
我在印度时,恰好读到《经济时报》(the Economic Times) 12月21日整版文章讨论此事,称由于此禁令,银行业和互联网金融公司每位顾客背景调查的开支将上升五倍,并引用一名互联网金融创业者的话说,其公司收入因此直接损失了30%,曾经依靠Aadhaar数据几秒钟可以在线完成的签名审核现在需要10-15天。
2.市场规模受消费水平限制,且市场呈现碎片化
印度有超过13亿人口,然而贫富差距巨大,穷人太多,实际消费能力有限。
便宜是刚需,从印度手机市场的格局可见一斑。功能机在印度还有很大市场。印度电信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65%的手机用户使用功能机。IDC和Counterpoint数据都显示,2018年印度功能机销量持续增长,而智能手机销售开始疲软。其中,带来下沉市场增量的印度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推出的20美元4G上网手机“功不可没”(下文会细讲)。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据IDC最新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第一品牌小米的市场份额是27.1%,Vivo和OPPO合计占到27%。我了解到,Vivo和OPPO在印度市场的品牌定位低于小米,走中低端路线。小米主打极致性价比。而在美国和中国市场广受追捧的苹果手机,在印度的市场占有率是1%。不是产品不好,实在是高攀不起。
(OPPO在孟买的亚洲第一大贫民窟达拉维招聘销售代表的小广告)除了低收入水平和低消费能力带来的市场规模局限,雪上加霜的是,印度市场的严重碎片化。
印度有一百多个民族,数百种语言。官方语言就有22种。我们一行中有四位印度同学,他们各自的母语都不同,交流靠英语。全国只有约20%的人会讲英语,会讲印地语的也仅有40%。
印度不仅是人种博物馆、语言博物馆,还是个宗教博物馆。多语言、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带来的巨大需求差异,加剧了市场细分,缩小了每个细分市场的规模。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各邦经济税收政策差异,邦之间的贸易还要收税等,导致市场进一步分化。
市场碎片化降低了规模效应,增加了商业成本。
单从互联网产品的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来说,在印度就缺少在中国和美国的优势。
外资日化巨头印度斯坦联合利华的CEO说,他们把印度市场划分为14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单独制定商业战略。Ola说他们的APP有十几种语言版本,而印度的科技创业公司APP大多在首发时就提供多种语言版本。亚洲最大的卫星电视台STAR说,他们为印度不同语言的受众制作完全不同的内容,而不只是增加字幕翻译和配音。
从这个角度看,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并不像中国一样是个相对统一的庞大市场。由于种族语言文化宗教多样性造成的市场碎片化,不管是对创业公司还是商业巨头,都是额外要面对的成本和挑战。
我们在印度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印度创业公司出海,并不是在国内市场份额稳定后谋求全球扩张,也不是创立初期就定位海外市场。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规模有限,增长乏力,不足以撑起其虚高的估值和高额融资,融了这么多钱,只能往海外扩张。出海首选有语言优势的英语国家。
例如,移动打车平台Ola已经进入澳大利亚和英国市场。尚未盈利的教育科技头部公司Byju’s 2018年12月完成4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即宣布向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扩张。
3.创业生态尚不成熟,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与硅谷一线风投基金Accel印度办公室的合伙人及印度本土私募投资人交流获知,印度早期风险投资市场被五六家外国美元基金垄断,B轮和C轮投资人缺失(没有接盘侠),D轮后进场的投资人通常目标明确,快进快出,谋求短期获利。早期投资人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容忍被投企业长期亏损,退出遥遥无期。
印度本土高净值人群,天使和风险投资的参与感弱。印度政府设立了15 亿美元的科技创新母基金,而这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引导基金相比,体量微不足道。
另一方面,印度的创业公司估值过分虚高,有些寅吃卯粮,透支未来。估值虚高的部分原因在于优质创业项目少,风投资本竞争所致。
跟中国创业者的前仆后继相比,印度创业氛围尚不够浓厚。也许某种程度上受当地宗教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感觉印度人比较安于现状。印度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是进联合利华这种传统大外企(印度斯坦联合利华在印度的地位,类似于处在鼎盛时期的宝洁中国)。
移动支付兴起,但还不够成熟和普及。印度很多人没有银行账户,使用现金的习惯非常强大。打车平台Ola和头部电商Flipkart说,创业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收钱的问题。他们都接受现金结算。Ola司机收了乘客现金车费再跟Ola平台分成。Flipkart的快递小哥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送货时收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4.精英人才外流,职场女性缺失
人才池储备不足和结构性缺陷,制约着印度发展的后劲儿。
精英离开了印度。曾有在硅谷创业的印度人跟我开玩笑说,印度梦就是到美国去。这是真的。我在美国读书时的印度同学没有人回印度,全部都千方百计留在美国。对他们来说,美国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环境。
歪个楼。为什么印度裔职业经理人能够称霸硅谷大厂,而中国人做不到?对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讨论,我补充一个解释:因为印度一流的人才选择留在美国,而中国一流的人才选择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发展,不管是加入大平台还是自己创业,中国能够提供的事业发展机遇,是现阶段的印度无法相比的。
人口大国印度,没有创业所需的阶梯型的人才储备。我印度此行见到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大多数毕业于印度顶尖名校IIT(印度理工学院,号称录取率低于麻省理工学院),并且有海外留学背景,或曾在亚马逊、谷歌工作。他们看到了印度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力,是精英回归的先行者。但是,他们人数太少了,是金字塔尖的极少数群体,不足以撑起一个繁荣的创投环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印度女性在职场的缺失。印度官方2019年6月发布的劳动力调查报告显示,印度妇女劳动参与率进一步下滑至23.3%,位列全球倒数第十。我在印度见到的女性职场人主要是在班加罗尔的互联网公司。在孟买很少见到女性员工,就连酒店和餐厅服务员也是被男性垄断的就业机会。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43.7%,劳动参与率超过70%。中国和印度人口体量差不多,而印度职场上失去了“半边天”的生产力、智慧和领导力,对小到企业发展,大到国家经济,都是极大的损失。
我有一位女性印度同学之前在外企巨头印度斯坦联合利华工作。她说如果加班到晚上7点之后,从安全角度考虑,公司会派保安护送女性员工回家。一方面,我对联合利华竖大拇指,另一方面又对印度女性的生存环境感到悲哀。联合利华有这个意识和实力做到这一点,而印度绝大多数企业会把这看做是额外付出的雇佣成本,事实上会影响女性的就业机会。
印度女性在职场的缺失,从生育、教育和婚嫁歧视就已经种下根源。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5.国际巨头垄断,挤压民族企业
在印度时,我略微感到一丝同情。因为我发现,盘踞印度的外国科技巨头,严重挤压着印度民族企业的机会。
特别是进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赢家通吃。Facebook, Twitter, WhatsApp, Google已经在印度取得了垄断地位,还能期待印度本土的腾讯、、百度吗?
我们去STAR卫视拜访时,他们大谈特谈Netflix,而没有提到任何本土竞争对手。我们去头部电商创业公司Flipkart拜访,CEO说实在扛不起亚马逊的激烈竞争,再也烧不起钱(每年都需要融资10亿美金),不得不卖身给沃尔玛。
Flipkart CEO 还提到,被沃尔玛收购也是对早期投资人的交代,让他们能退出获得收益。Flipkart的投资人都是谁呢?软银愿景基金、老虎环球基金、俄罗斯DST Global、南非Naspers、卡塔尔Investment Authority。这也印证了Accel印度合伙人跟我们说的,印度的风投市场被几家外国美元基金垄断,印度本土基金没有存在感。
风投市场被几家外国基金垄断会有什么影响呢?
举一例。印度的移动打车平台Ola和Uber背后,共同的大金主都是软银。在印度,Ola和Uber达成默契,和平共处。于是,Ola想要扩张,只能进军海外市场。滴滴激战Uber中国并最终将其收购的情形不会在印度重演,更可能的结果是在资本主张下Uber印度兼并Ola。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也看到了印度创业和风险投资长远可期的希望:
1.经济增长的大背景下,消费能力提升
据Accel印度办公室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印度就业人口将达到2.54亿,是2015年的1.6倍;消费阶层(Consuming Class)的总收入这十年间会翻3.4倍,达到2.7万亿美元。
这意味着印度内需市场的消费能力会有大幅提升。
2.终于有了全民身份信息电子数据库Aadhaar,公民身份可在线核实
对印度数亿人来说,这是第一次有了身份证号,有了官方认证的身份。而且公民身份可以在线验证真伪。
我们在印度见到了牵头建立Aadhaar的技术负责人。他介绍说,从2010年启动试点,到2018年底,通过在全印度地毯式的普查,以平均每人5卢比(约合人民币五角)的信息采集成本,Aadhaar收集了印度12亿人口的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包括:1)给每个公民一个数字身份账号,2)公民的照片、指纹、虹膜等生物特征信息。
Aadhaar对印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不言而喻。Ola验证一名司机身份需要一个月的时代已经过去,移动互联网上基于“信任”的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可能。
不过,Aadhaar也存在着数据和隐私安全的挑战,2017年以来印度媒体报道过多起Aadhaar数据泄露事件。加之2018年印度最高法院判定私营企业通过Aadhaar查询公民个人信息违宪,私营部门从Aadhaar受益增加了不确定性。
3.Reliance Jio将底层人群提前带进了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了消费人口红利
Reliance Jio对印度移动互联网生态的颠覆性贡献,我在另一篇文章《印度首富也是印度首善?》里详细分析过。
Jio是印度首富安巴尼的信实集团(Reliance Industries)旗下横空出世的一匹黑马。2016 年创立,开展4G网络业务。
Jio 用户数从零到 1 亿仅用了 170 天。至 2019 年 6 月不到 3 年时间,用户数增长到 3.313 亿(据 Jio 季报),成为印度第一大电信运营商。背靠信实集团的雄厚财力,Jio 的杀手锏是自建生态系统、免费和超低价策略。
Jio入局时,印度电信基础设施落后,智能手机普及率很低,还处在2G+3G 的时代。Jio 做了三件事:
1) 巨资投入 4G 基础设施建设,并迫使竞争对手加快网络建设,整体提高了印度的4G 网速和覆盖率。
2)提供免费 4G 手机、免费或超低价的4G 网络服务,并迫使竞争对手大幅降价,完成了印度巨大下沉市场的数字启蒙。
3)免费为 Jio 用户提供覆盖生活和娱乐方方面面的APP 服务及内容,培养用户网络使用习惯,引发了印度前所未有的 4G 数据流量消费激增。
据 Jio 官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数据网络(基于移动数据消耗量)。印度已经成为全世界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消耗最大的国家。
Jio豪掷360亿美元建立4G移动互联网生态,两年前已经盈利。2018年Jio开始布局5G业务。
Jio 的牛逼不在于新入局者对所有玩家的一招封喉,而在于它迅速打开了金字塔底层巨大的增量市场,以一己之力将印度跨越式拉进了高速移动互联网时代。
Jio将印度4G数据流量价格降到全世界最低,将印度数亿金字塔底层的穷人提前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者和消费者。
这对垂涎印度市场的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4. 与硅谷联系密切,海外精英开始回流
前文提到印度精英千方百计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印度人撑起了硅谷大厂的半边天。这其实是一种潜在的优势,意味着硅谷和印度的信息渠道是畅通的。当印度国内进入机遇期时,部分美国名校和科技大厂培训出来的人才,会带着硅谷的最新技术和商业信息,以及风险投资,回到印度创业。精英回流的苗头已经开始出现。
我们拜访总部位于班加罗尔的移动广告平台InMobi时,恍如迈进了谷歌的大门。装修风格、办公氛围像极了硅谷的科技公司。体育休闲设施处处可见。我们停留的两个小时里,不断有餐车出没,厨师推着小车现场制作美食,我们跟员工一起享用了冰淇淋、爆米花,以及各种油炸喷香的印度传统美食。这里也是我见到印度女性员工最多的地方。
(InMobi 屋顶一角)创始人Naveen Tewari 毕业于IIT(印度理工学院)和哈佛商学院,他是归国创业的印度精英的一个代表。他创立的InMobi是印度第一家科技独角兽,已发展为全球领先的移动广告平台。
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引导,班加罗尔软件业发达。一千万人口中,两百万是软件工程师,还有约一百万是科研技术人员。他们中的很多,身在班加罗尔,却为美国的公司做着软件外包工作,与硅谷的码农保持着技术同步。这样的人才结构,让我看到了这个印度硅谷的发展潜力。
5.已播种的土地终会开花,懂用户者将收获果实
总体而言,我认为印度科技创业整体还处于数字化(go digital)的早期阶段。我们在印度参访期间,不管是头部创业公司,还是风投基金,没有任何人提到大数据,更别说人工智能。Ola在开发电动车,尚未考虑自动驾驶。
发展早期正意味着机会,但是需要耐心耕耘。本土化则是必由之路。
所谓本土化,不仅是印度化,而是要了解和满足某个邦的某个地区讲某种语言信奉某种宗教的目标用户群体的具体需求。
小米已成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品牌,它在印度的成功离不开本土化。小米印度公司管理团队基本都是印度人。我们此行见到了小米印度总经理马努·库马尔·杰恩(Manu Kumar Jain),据他介绍,到2018年底,小米已在印度建有6个工厂,印度市场的小米手机接近100%是印度制造。其超高性价比正契合印度百姓的消费能力。鉴于印度电商发展水平和互联网渗透率较低,尽管小米线上销售平台Mi.com已经是印度第三大电商,小米在印度仍然要加大线下销售渠道的建设,深入农村开设5000家迷你版的小米之家,才能够得着下沉市场。
(小米印度总部一层的小米之家)印度手机市场(含功能机)真正的老大是本土民营企业信实集团旗下的Reliance Jio。它为印度底层穷人开发的Jio Phone,推出半年就占到了3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款仅需20美元押金(使用三年后全额退回)的4G手机,交户界面基于物理键盘和非触摸屏设计。考虑到目标用户很高的文盲率,其主要输入法是语音。手机正面中央是个大大的麦克风按钮,用户按住说话即可,能够识别多种印度语言。
小米手机和Jio Phone因为本土化、懂用户,所以能够成功。印度的社会结构太复杂,文化太多元了。不管是外来者,还是本土企业,要在印度市场生存和发展,必须深刻了解目标用户。
硅谷的技术、中国的模式、全球的资本,都在涌入印度。信实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巨头和本土创业精英也纷纷淌入数字经济的洪流。我满怀好奇,再过五年,在印度市场,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和外国科技巨头,会形成什么样的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