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只蝗虫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来源:大象公会Elephantia 大象公会
逼近中国的4000亿只蝗虫,仅存在于中国媒体的报道里。
文|S.P
一周来,除了新冠疫情,中国网民最关注的热点新闻,莫过于4000亿只蝗虫肆虐印巴,已抵达中国边境的消息。
目前微博单个超话阅读量已经超过1.8亿,有3.5万人次参与讨论
在社交媒体中,这些飞蝗铺天盖地的图片视频,无不让人心惊胆颤。
蝗灾已经困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而此次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为‘史上最严重蝗灾’更是让困守家中的中国人民提心掉胆。然而吊诡的是,就在2月17日晚上8点,新华社刊登消息称,‘印度当前蝗灾基本已经结束’。
能让‘数千里牛马毛皆尽’的看起来势不可挡的蝗虫大军,似乎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撤走了。这不免让人困惑:这刷爆朋友圈的4000亿只蝗虫,跑到哪里去了?
我们决定探究那4000亿只兵临中国的飞蝗到底是从何而来,又是到何处去。
一开始,这看起来是一个科普话题,但研究了一番之后,我们无奈的发现,这是一个‘报道出了偏差’的问题。
‘4000亿只蝗虫’之谜
对于此次大蝗灾,最具权威性的信息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其官网上有持续更新关于非洲蝗灾的公告,最近一篇发于2月17日。
公告显示,印巴‘The situation is calm’,蝗虫表示情绪稳定,只有少量蝗群残留在印巴边境。但在FAO的所有公告中,所谓的‘4000亿只蝗虫’,都找不见一点蛛丝马迹。
同样令人困惑的结果也能在谷歌搜索上发现。搜索400 billions locusts(4000亿只蝗虫),找不到任何有效的信息。
在中文世界,结果就截然不同了。在百度以4000亿蝗虫为关键词,可以很轻松地发现有15万个相关结果。
这其中,诸多信息源都出自权威媒体的正式报道。
如中国新闻网2月16日发布的一则新闻报道称,印度拉贾斯坦邦财政部长称‘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该邦,大量农作物被毁,驻扎该邦的70万印军因粮食被吃光,而不得不撤军。’
除此之外,澎湃新闻、三联生活周刊与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也先后报道了这一消息。
不过,梳理时间线,我们发现了发表于更早时间的几篇阅读量不大的自媒体推送,竟然领先于这几家媒体,率先发布了3600亿只蝗虫袭击印度的相关信息。
公号‘尖端1号’于2月10日推送的文章
这篇推送的信息与几家正规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大致相同,只有几处细节略为不同。
首先,袭击拉贾斯坦邦的4000亿蝗虫,缩水成了袭击全印度境内的3600亿。其次,文章还表示70万印度军队因此饿了肚子,在几天之后的新闻中,印度军队粮食吃光而不得不撤退。
看起来合理的解释是,在这篇推送到几家正规媒体发布报道的这几天里,蝗虫从袭击印度全境的3600亿只迅速增殖,变成单袭击拉贾斯坦邦就有4000亿只。而经过这几天蝗虫的消耗,本来已经饿肚子的70万印度军队不得不撤军。
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假如我们没有找到文章里所提到的印度媒体《 Latesly 》的这篇报道的话。
这篇报道的标题为拉贾斯坦邦部长向莫迪求援,两则新闻里都有12个邦遭受蝗灾袭击的信息,除此以外,《 Latesly 》没有其他相关报道。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就是推送中所指的报道。
但阅读这篇报道就会发现,它既没有提及3600亿只蝗虫,也没有撤军的消息。这篇报告给出的信息来源是一个推特账号。
在这个账号所提供的信息中,我们只能找到财政部长向总理写的求援信。3600亿只蝗虫与70万印度军队似乎无从谈起,4000亿蝗虫的线索到这里好像就断了。
但我们不妨将目光放的长远些。在印度4000亿蝗虫之外,‘3600亿’这个数字,以另一种形式频繁地出现在中文媒体上。
在《财新》2月17日的一则报道中,先后有东非三国蝗虫数量达3600亿只,与沙漠蝗虫数量达3600亿只两种说法,且后一种说法据称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沙漠蝗虫信息处。
另一家正规媒体,界面新闻的《3600亿蝗虫肆虐亚非,你吃的糖可能受影响》一文中同样援引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称东非蝗虫达3600亿只。
也许,国际粮农组织的官员真的在某个场合,或者在某个地方发布过3600亿只蝗虫的相关信息。但是在英文世界的所有报道中,我们都找不到这个信息。
我们能找到国际粮农组织的相关说法,仅仅在他们的快问快答部分,有关于蝗群规模的很模糊的回答:
‘一个蝗群可以从一平方千米变化到几百平方千米,而每平方千米可以容纳4000万到8000万只蝗虫。’
假如粮农组织没有公布3600亿只蝗虫这一数据的话,那它又可能是从哪来的呢?
回到国内媒体,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正规报道,依然是中新网1月22日发的报道:‘据美联社报道。入境肯尼亚的蝗虫达3600亿。’
在1月24日CCTV2节目中,我们又一次见到了‘3600亿’这个数字。
根据中新网这篇报道,终于,我们锁定了美联社2020年1月17日发布的名为‘东非遭遇25年来最严重蝗灾’的最初消息。中新网报道中‘在该国东北部,仅仅一个蝗虫群就长60公里,宽40公里’、‘它们每平方公里数量可达1.5亿只’的信息,我们都能在美联社的这篇报道中找到。
但通读全文,我们依然没能发现3600亿的身影。
但是凭着小学生的直觉,我们发现这些数据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
细心的读者们可以把图中把报道中一个蝗群的最大密度1.5亿每平方千米,乘以报道中指出的一个蝗群的面积,60公里乘以40公里。
它最终指向了这个搅得中文世界人心不宁的数字——3600亿。
从中国新闻网(或它援引的文字来源央视网)根据美联社报道计算而来的肯尼亚一个蝗群的数量达3600亿只,到肆虐东非的3600亿只蝗虫的有关报道,再到最后4000亿只蝗虫抵达中国边境的报道,我们只能说,我们找到了一条可能存在的信息链。
结合英文世界正规媒体从头到尾都找不到3600亿或4000亿的反面证据,我们相信这条信息链的存在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
在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的疫情报道中,许多专业媒体人所表现出的品质是值得尊敬的。然而,在关于蝗灾的报道中,显然发生了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
报道出了偏差的印度蝗灾
那么,真实的印度蝗灾到底有多严重呢?
据印度媒体《 The Wire 》(thewire.in)1月23日的一篇报道,可以确认两点:
第一,印度近大半年确实遭受了严重的蝗灾,而且是25年来最严重的蝗灾。
第二,报道所指的印度蝗灾,是指2019年6月到2020年初的这次蝗灾。与2020年初广为报道的东非蝗灾没有直接关系。
这场印度蝗灾始自2019年6月。
报道引述联合国粮农组织称,2019年1月,第一批蝗虫抵达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西南部,在春季广泛繁殖形成了大量蝗虫群。
由于当地局势的原因,在伊朗和也门没能有效控制蝗虫,6月至12月之间,蝗虫大批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边界。而巴基斯坦同样没能控制局面,蝗虫入侵印度。
恰好印度当年延长的季风季节,为蝗虫繁殖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蝗灾便加剧恶化。通常蝗虫群到10月底就会离开。但此次蝗虫群驻留时间更长,将来年的收成也一并破坏了。
简单来说,这次的印度蝗灾,是从去年持续至今的,而引起蝗灾的蝗虫,是去年入侵印度的。
2020年2月17日《印度时报》的最新报道中,拉贾斯坦邦的官员称,蝗虫已经被限制在一小部分地区,得到了控制,也就是说,这次从2019年开始的蝗灾终于快要平息了。这也正是新华社称‘印度当前蝗灾基本已经结束’的信息来源。
那么,中文世界随处可见的所谓‘印度因为蝗灾向死敌求和’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0年2月8日,《印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共同的敌人将印度与巴基斯坦团结在一起’的文章。这大概就是中文世界那些夸张说辞的来历。
不过,这篇文章的内文不是说当下的蝗灾,而是介绍了印度次大陆预防蝗灾的一段历史:自英国1939年在印度次大陆设立蝗虫预警组织以来,印巴虽然经历和分裂和敌对,在蝗灾防控方面一直紧密合作。
对于今年的蝗灾,两国自然也要继续合作。《印度时报》另一篇报道说得很明白,按照今年非洲蝗灾情势预测,到2020年6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将迎来更大规模的蝗虫入侵,两国将继续联手。
印度时报2月16日报道:《今年印巴或面临更严重的蝗灾,两国将继续联手以打败共同的敌人》
事实上,自去年6月以来,印巴两国已经举行了5次蝗灾信息沟通会,今年也无非是‘继续’。这与中文世界流传的所谓‘印度求和’,完全不挨着。
所以说,看到问题还是要研判一下,不要见得风是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