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导语: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只有2%,其中大部分是作为原料出口的,这不仅是品牌和药方的问题,整个产业链都不如日韩。全球中草药市场规模近1000亿,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果追赶?

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今天中国大陆拿到的份额,只是世界草药销量的2%。

中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与日本韩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如果追赶?我们先看看日本和韩国都是怎么做的。

日本

日本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89%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日本民众也非常认可汉方药,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促进健康长寿。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政府十分支持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汉方医学教育。明治政府曾颁布法律废止汉方医学,1972年日本文部省批准综合大学医学部、医科大学、药科大学、齿科大学可开设传统医学教育课程。

2001年3月,文部科学省发布《教育核心课程设置》,汉方医学教育被纳入其中。到2004年,80所医科大学全部开展了汉方医学的教育。

政府还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汉方医药研究机构,比如北里研究所附属东洋医学研究所、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和汉药研究所。

用15年完成规范化、标准化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日本就开始通过立法、规范流程、严格管理等手段完善中医药的生产与推广,大约用了15年时间完成了汉方药制剂生产的规范化、标准化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颁布汉方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汉方药都按这个标准生产。日本专门还出台了药材种植规范,要求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化肥和农药,尽可能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对每个环节都有详细记录,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

除了检测性状、干燥减重等项目外,日本对于汉方药中重金属残留量和农药残留量的监控非常严格。而且日本汉方药对于鉴别和含量测定的要求非常高,普遍比中国中药标准更为严格。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日本清肺汤

日本汉方药企加速中药材国产化

津村药业,掌握着日本国内医疗用汉方药的8成以上市场份额。其汉方药中的草药,大约80%需从我国进口,津村药业已先后在我国建立了70多个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材种植基地。同仁堂是我国拥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药企业,在国内仅拥有8个GAP基地。

近年来日本汉方药企开始加速中药材国产化。津村药业主要从北海道夕张市和高知县越知町等全国6个地点采购作为原料的中药材。

津村药业为了“让农户充分形成正在生产用于医疗的产品这种意识”,向农户传授栽培方法,或出租农机和加工机械。该公司的负责人每年数次走访种植地进行指导,告知农户“马上到摘心时间”等等。此外,该公司还在获得朝雾町农户的建议后,开发了在土上覆盖薄膜进行种植的自主栽培方法。

为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日本中药界除了在国内栽培中药原料外,大部分制药企业也开始在东南亚栽培中药原料。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韩国

韩国将我国中医药与当地医药相互结合,形成了当地的传统医药学,古代称之为“东医”。1980年韩国政府颁布发令,统称为“韩医”。在韩国,中药材有着很好的市场,如在首尔的汉药商街有500多家中药店及中医诊所,目前估计韩国中药市场已达10亿美元以上。

韩国政府保健卫生部允许东、西两方医药均可享受到医疗保险。1969年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须做临床等各种试验,其中有4种即是我国古典文献。

韩国很重视韩医的规范化和国家标准。对韩药标准,韩国分别有《韩国药典》(KPA)及《天然药物标准》(NDS),共计589种。草药设有国家标准的10个方面内容。

韩国因国土面积所限,又因为地处于温带,很多中药材不适宜种植,只能依赖从我国进口。我国对韩出口的中药材种类逐年增加,目前接近300种。韩国对中药材进口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对进口中药材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品质检验方面,如重金属、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等的残留检测。

正官庄是韩国人参公社旗下最重要的品牌之一,于1899年由朝鲜王国政府所创立,是韩国的国营企业,为专门掌管高丽参制造及输出的官方机构。所出产的“正官庄高丽参”更是由大韩民国政府直接监制,其品质受到国际的认可与信赖。

1908年,《红参专卖法》颁布,韩国开始国家专卖高丽参。当时在政府监督下生产的高丽参就被称为“官庄”。到了1940年代,民间劣质参泛滥。为将官方制参与民间的劣质参进行区分,政府在“官庄”前加了“正”字,以示正统之意,“正官庄”的品牌名称也由此诞生。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正官庄与参农签订单

自古以来,人参便被人们视为“物宝天华”。不仅因其产量稀少,更因其生长环境的严苛,需要长时间的人为照料。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播种后2年就要移栽,4年后需特别预防病虫害,艰难成长到6年才算充分成熟。

对此,正官庄均与高丽参最佳种植区域的参农签订了6年的种植协议,并向农户给予技术支持,让每一株高丽参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从参田到最终成品,高丽参还要走过7次检测,检测标准得到了KOLAS国际公认检测认证,每次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成分多达290余种,尽可能的将外界污染降到更低。

开发高丽参制品

除了兴建大型的高丽参加工厂、引入先进的高丽参加工设备外,正官庄更与高丽人参学会、韩国食品开发研究院、韩医学研究院等构筑网络,努力开发安全、高品质的高丽参制品。

目前旗下的产品除了原支参外,还有畅销百年的参膏、参粉,以及近年来广受追捧的红参饮品等产品。此外,高丽参产品还涵盖了各种化妆品、休闲食品等,产品种类超过200余种。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中国

2014年-2018年中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金额逐渐减少,共下降425.77百万美元;2018年中国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金额为1101.74百万美元,同比下降9.5%。

中国出口的中药产品在中药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仅3%左右,而日本却占有近90%的中药国际市场。中药在国际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我国的中药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亚洲和欧洲一部分地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很不理想。

我国对日本、韩国中药出口主要是提取物和中药材饮片,除普通的提取物出口外,主要是用于日本的汉方药原料;对韩国的提取物出口主要是用于其保健品和化妆品的原料。2017年,我国的植物提取物和中药材及饮片的出口额为30.12亿美元,占我国中药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80%。

文山三七——政府主导,抱团发展

文山州委州政府大力推进三七产业园区建设,以园区为载体,以三七精深加工为重点,打造特安呐、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公司、昆药集团血塞通药业、七丹药业、三七科技、苗乡三七、天士力等一批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和维护文山三七产业的区域品牌。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目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已形成七花、特安呐、高田、苗乡、天士力、七丹、苗心康、童心三七等一批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并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基地企业及专业合作组织。文山三七产业园区的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七丹”牌三七荣获2019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10大名品”之“10大名药材”第一名。

在去年6月举办的文山国际三七节上,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七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文山市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等15家三七实力企业联合成立文山三七产业联盟。文山三七产业联盟将以促进三七产品发展、保障生态资源安全及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努力推动形成三七种植集约化、初加工集约化、仓储集约化的文山三七产业发展新模式。

截至2019年底,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共有三七种植基地企业和合作社近70户,加工企业18户,规模以上企业9户,流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39户;2019年度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完成210亿元。

文山三七产业标准和法规保护体系也同步得到健全。文山州在颁布实施《文山州三七发展条例》、《文山三七》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先后完成了三七花、茎叶地方特色食品申报,制定完成三七系列标准。

文山苗乡三七股份有限公司多年来与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文山三七研究院等全国各地科研单位合作,组建研发团队,通过数百次的反复试验,先后选育出了“苗乡抗七1号”“苗乡三七1号”、“滇七1号”三个新品种,三七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目前全国95%以上的三七产于文山,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产量2万吨以上,三七流通企业和门店达500多户,电商平台注册销售文山三七的网店达3800多家。文山三七产业已经形成集种植、加工、营销、流通和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文山三七市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三七原料交易和集散中心,基本主导了全国三七价格走势和行情。

新会陈皮——以文化为核心,打造品牌

新会陈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清廷贡品和十大道地广药材之一。新会利用文化推介活动提升陈皮品牌价值,自2011年开始,新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新会陈皮文化节;2018年起,每年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新会陈皮柑农节。

不敌日韩!中国中药农业,如何拿下全球千亿中

韩长赋对此充分肯定,产业的良性发展一定要有物质、有文化、有故事。新会从产品、文化、故事到全产业链,打造陈皮品牌,经验值得借鉴。

随着陈皮文化推广和加工产品不断扩展深化,新会陈皮开发了陈皮茶、陈皮酒、陈皮酱、陈皮菜、陈皮调料、陈皮饼和陈皮凉果等系列产品,陈皮药品及功能保健食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全球市场潜力。其中,茶与新会陈皮(柑茶)的结合,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健康生活的新场景,江门新会特有的“小青柑”近几年来销售情况良好。

据悉,到2035年,新会的新会柑、新会南药、新会茶种植将实现高度产业化,同步发展药食茶健,形成千亿产业规模;带动种植面积达12万亩,促进产业聚集、产品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形成具有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陈皮产业发展引领区。

素材来自网络,神农岛(id:sndfly)编辑,转载请注明神农岛

1、农产品在传统渠道不好卖?不妨试试这6种新方法!

2、马云:如果创建新公司,我会选农业

3、德国农村,为什么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标杆?

4、郝北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必须“实名制”!

5、娄向鹏: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十大关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