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后浪”
半导体业到底是红海,还是蓝海?这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对于这一产业“前浪”的聚集地域——美国、欧洲、日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半导体确实已经属于红海,2015和2016年掀起的全球半导体业并购潮就是一个写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整个产业分工愈加细化,竞争愈加激烈,似乎需要一次大规模的产业整合和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保持健康发展。
然而,同样是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业似乎正在反向行驶,IC设计公司数量暴增,各个地方的晶圆厂项目此起彼伏,这显然不是红海的操作模式。是的,与欧美日不同,中国的半导体业还是一片蓝海,需要更多的“后浪”参与竞争。2014年以来的这一波产业发展大潮当中,半导体的“后浪”们带来了诸多惊喜,也有苦恼,它们为整个产业积累着经验,也提供着教训。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产业向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前进。
羡慕
首先,羡慕“后浪”们遇到了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好时代。
2014年国家“大基金”的推出,正式宣告政府主导的产业资本和政策全面向半导体业倾斜,这在中国是空前的,给这片蓝海提供了足够的宏观保障和动力。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本土的IC设计企业大量涌现,从2015年的500多家,猛增到2016年的1300多家,再到后来的1700多家,目前已经达到2000家左右。
“后浪”在发展初期,往往是以量出众,但在产业规模和产值方面与“前浪”有较大差距,如中国近2000家的IC设计企业,它们的营收只占全球同业总营收的13%左右。因此,向更高水平前进的过程当中,还需要不断增强竞争力,并挤掉过多的泡沫,才能具备挑战“前浪”的能力。
此外,中国本土晶圆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本土已经投产和在建的晶圆厂有50多家,为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制造产能潜力和预期。制造是整个半导体产业链的重心和中心,它直接牵动着上下游的诸多环节(IC设计、封测,半导体制造设备、材料等),产业“前浪”的聚集地域,都是半导体制造发达的地区,无一例外。因此,半导体制造“后浪”的崛起,才是整个产业崛起的根本保障。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实现所有产业和个人快速、高效发展的最佳路径,半导体产业自然也不例外。看到本土发展的机遇之后,众多来自德州仪器(TI)、ADI、博通、高通、英特尔、应用材料、三星、台积电等大牌企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回国,创办了一个又一个的半导体企业,为“后浪”的崛起提供了大量技术和管理、运营资产。尹志尧之于中微半导体、梁孟松之于中芯国际等,是最好的范本。
本土的产业和技术积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世界90年代,在中国半导体没有实现市场化,且产业资本很有限的情况下,以“908”和“909”工程为代表的先行者为眼下这一波“后浪”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有了像华虹宏力这样的本土晶圆代工厂,给本土的IC设计企业提供了强有力且接地气的芯片制造保障。
半导体是典型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在短时间内难以跟上“前浪”步伐的情况下,产业资本在这一发展时段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在“大基金”的引领下,政府和社会资本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本土半导体产业。特别是科创板的推出,进一步拓宽了半导体企业的融资渠道,促进着整个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也正是在这段时期内,造就了多家市值破千亿的本土半导体企业,韦尔股份、闻泰科技、汇顶科技、中微半导体等7家,先后成为了产业明星。
敬意
其次,是敬意,因为“后浪”们将越来越多的半导体生意引入到中国,主要体现在半导体制造方面,催生出了多个“土洋结合”的经典范例。
首先就是台积电南京厂,它不仅方便了本土芯片制造需求,还带动了产业链相关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就业,从而实现了多赢的局面。
台积电于2016年3月与南京市政府签约,并在当年7月动土, 2017年9月举行进机典礼,并于2018年10月举办开幕暨量产典礼,2019年第3季度就转亏为盈,单季获利约2.036亿元。台积电南京厂从进机到开始生产不到半年时间,以12nm和16nm制程为主,是大陆制程技术最先进的12吋晶圆厂,为本土芯片制造“后浪”树立了快速、高效发展的榜样。
此外,三星西安厂,以及SK海力士无锡厂等,都是很值得关注和期待的“土洋结合”优质项目。
而本土晶圆代工的中坚力量非中芯国际莫属,这一2000年成立的晶圆代工厂,经历了20年的风风雨雨,一直在坚持推进技术改造和更新,以跟上“前浪”们的脚步,为了追求技术上的先进性,中芯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毛利率。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上就是要有舍有得,眼下的中芯国际,受益于国产替代的浪潮,再加上常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开拓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和一片天地,且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半导体产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其客观上为中国本土封测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特别是东南亚和美国的大规模封城,使得不少封测订单涌入中国大陆,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长电科技实现了扭亏为盈。
感激
还要感激,感激那些本土优秀半导体企业,它们不畏艰难险阻,为本土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后浪”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长江存储和华为海思。
作为一家2016年才成立了IDM,长江存储担负着本土存储芯片,特别是NAND Flash的发展大任,该公司也不负众望,2019年就实现了64层NAND Flash的量产,并宣布将于2020年底实现128层的量产,这样的研发和量产速度还是比较惊人的。
华为海思,在针对华为的贸易壁垒形成一年以来,肩负着不断提升华为芯片自给率的重任,而在综合实力非对称形势下的多个回合博弈中,华为海思愈加适应了这种局面,应对愈加镇定。而来自IC Insights最新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芯片元器件厂商销售排名,则将这一“后浪”的崛起势头推向了高潮。
如图所示,华为海思(HiSilicon)该季度销售额接近27亿美元,从而历史性地跻身2020年第一季度前10大半导体厂商之列。而且,该公司在该季度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4%,是10家厂商中最高的。
在国际竞争中,华为海思愈挫愈强,而长江存储即将面对来自以三星为代表的存储芯片巨头的挑战。期望在今后几年,有越来越多的本土“后浪”能扛起类似这样的大旗。
结语
古今中外,“老头儿”永远是当下的统治者,而年轻一代永远代表着未来,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产业,无一例外。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304期内容,欢迎关注。
国外半导体|华为|ARM|AI|设备|晶圆|英伟达|射频|台积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