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电子街衰败美妆业崛起 深圳华强北转身

时代周报记者 潘展虹 发自深圳

“本来要买充电宝的,逛了一圈才发现,这里改卖美妆品了!”11月22日11点,徐伟和朋友在深圳华强北的明通数码城里走遍四层,一无所获。他没想到,华强北已不是往日的模样。

其实进门时,徐伟早该留意到,明通数码城的建筑外立面上印有另外的字样:明通化妆品市场,口号是“汇聚全球美妆品牌”。过去数年间,受电商冲击、地铁施工封闭等多重因素影响,深圳华强北陷入客流量骤减的窘境。此刻,它正和它的淘金客一起经历着一场陡峭的转型:美妆成为华强北奔赴的新方向。

站在华强北的主街上,时代周报记者看到,街的一边仍然屹立着赛格电子市场、华强电子世界,另一边则是化妆品聚集购物中心茂业天地。主街不远处,同时身兼数码和美妆两重售卖身份的明通数码城人来人往,而远望数码商城、紫荆城、曼哈通讯数码广场正为美妆品牌入驻火热招商。

作为深圳乃至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商圈之一,华强北原本“中国电子第一街”的标签正慢慢褪色:这片1.45平方公里的商业区,已悄然染上一抹粉红色。

从数码银到美妆粉

华强北的苏醒和热闹都有自己的节奏。

原本“硬核”的电子世界从早上10点醒来。睡眼惺忪的数码店家从各方涌入华强北,徐伟也是在这个时间点来到明通数码城的,但走了一圈又一圈,他发现这里已经几乎与数码没有关系了。除临街仍有四五家电子维修、配件商铺外,明通四层约1500个商铺均已转型经营美妆,但多数大门紧闭。

徐伟不知道,距离美妆世界的苏醒还有足足四个小时。上午走进明通的,多数是来打探发财机会的美妆行内人,从湖南来的李芳就是其中之一。

“听说华强北现在卖美妆了,就来看看。”李芳在湖南老家经营美妆店,为赚取差价,主要依靠免税店人肉代购,“但毕竟个人代购数量有限,就想进一步扩展进货渠道。”11点半不到,李芳扒着明通化妆品铺头的玻璃门往里看货,“一件代发,无痕发货”等服务标签都贴在店铺的明显位置。

李芳不熟悉明通的环境。上午11点,姚莉莉的铺头就开了,这是明通化妆品店最早开档的店铺之一。店面在离明通侧门不远的转角位,位置算不上好,早点开门也是为提高迎接新客的机会。住在附近的她很淡然:“反正在家没事,就早点过来开店咯。”姚莉莉的店铺,是从电子产品转做高端美妆品牌的典型代表,“现在做电子利润太低啦,根本做不下去了。”

姚莉莉经营的这家美妆店,因货品单价相对较高,日均出货总额达数十万元。“现在的女生都愿意花钱投资自己,单价几千块的美妆买起来毫不含糊,一单几万元出货,都是常事。”姚莉莉说。在明通,电子产品店铺转型卖美妆已是大势所趋。陆续到期的租户要么离开,要么跟着转型。门外,手机配件城的招牌还没拆下,化妆品市场就有了名气。

李芳就是慕此名而来。“品牌种类确实丰富,发货也方便,就是担心真假。”她对时代周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顾虑,过去“华强北”是高仿、山寨的代名词,现在转型卖美妆了,“谁敢说自家的美妆品来自华强北?”

这不仅只是她的疑惑。搜索引擎上只要输入“华强北”,随之而来的多是“真假”问题。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发现,这里的货品几乎是国内专柜价的六七折,批发与零售因数量不同而价格有别,但相差不大。当被问及货源时,多数店主都表示来自海外专柜或免税店,亦有部分店主为表清白,将品牌授权书张贴在门外。

“每批货的价格,因货源渠道不同而变动。”姚莉莉以自家店铺为例,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店里经营的Lamer、Valmont等高端品牌主要来自俄罗斯专柜、韩国免税店,货品包装亦有明显标识,“如果被投诉卖假货,商场会封店。”但她直言,很难说商家是否会真假参卖,“一箱货混入一两件假货,谁也看不出来。外面人进货,还是要找熟悉的供货商。”

重回“一铺难求”

明通的热闹,从中午两点开始。

1点左右,1500个美妆商铺陆续开档。店主到店的第一件事,除了帮自己订好午餐外卖,就是忙着接待各种慕名而来的客人,其中既有批发商,也有微商。

“德国××牌医美面膜有没有?”“TF的80色唇膏有没有?”“前男友面膜有吗?”从前热门的电脑和相机型号,如今被各种网红面膜或唇膏的色号取代,银色的数码世界成了粉红菲菲的女人街。

“估计是你们女人的钱更容易赚?”最终搜索充电宝无果的徐伟对时代周报记者笑着说。《2019中国美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化妆品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在60%以上。有研究机构预计,到2021年,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淘金客的眼光比谁都尖。如今,美妆行业在华强北竞争激烈,明通一铺难求。

“早就招满了,没空铺。”明通化妆品市场一名林姓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租金根据楼层、面积而定,均价约为1000元/平方米·月。铺头面积最小的8平方米,最大的约20平方米。以10平方米铺面计算,每月租金约1万元。该工作人员表示,早在今年年初,明通一至三层的铺位就完成了招商,最受欢迎的是一层铺位,三天就招满。“8月份,明通第四层完成整改,均价600元/平方米·月的铺位也迅速招满了。”“现在实在要租,建议你向私人商铺寻求分租,10平方米的铺面,差不多租2.5万元一个月吧。”林姓工作人员建议。

明通先行,逐利者一拥而上,渐渐有美妆商家从深圳宝安、龙岗而来,尽管分租租金高出数倍,但客流量足以弥补成本增长。

眼见明通转型有利可图,远望数码商城遂将一二层转为美妆店铺,三层仍卖摄影器材。负责远望招商的工作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去年底就不对电子产品商家出租店铺了,原来的电子产品商铺到期后亦不续租:“目前美妆租户相对集中在二层,出租了三四十个,均价为800─1000元/平方米·月,租金相对便宜。”以10平方米铺位计算,远望的二层店铺为8000-9000元/月,一层店铺约为1.5万元/月。“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大,报价都已经是打过折的啦。”他说。年初才开始转型的紫荆城美妆天地,租金更便宜,均价在500─600元/平方米·月。招商人员就在一楼中庭候着,随时迎接咨询。

时代周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远望数码商城、紫荆城美妆天地的租用率约在5成,较好位置的店铺基本租完,新店门前寓意开张大吉的鲜花尚未凋谢。而不论铺面大小,几乎每家美妆店门口都摆有一套功夫茶茶具,三口成品的茶盘对外展示着店主的潮汕身份。据说,大部分华强北商家是潮汕老乡带着入行的,如今集体转型,也离不开老乡带路。

身为潮汕媳妇的姚莉莉,亲身印证了这一点。“我家小姑有行业经验,知道如何在免税店刷单、如何找供货渠道、如何从仓储发货等,我都是她带着入行的。”去年11月,姚莉莉还在小姑店里打下手,一年后,自己就当上了老板。

追逐风口,挣扎求变

明通的热闹,从午后2点一直延续到晚上10点半。打包胶带的撕拉声、微信下单的短信声、物流小哥的送货声……与此相比,坚守电子行业的“一米柜台”显得黯淡无光。

曼哈商业广场里,以数码为主的A座仍然保持“两三个人挤在一米柜台”的硬核风格。电子器件店铺近一半闸门紧闭,另一半则摆满密密麻麻的电子器件,以20%的毛利率支撑其存活。

“这行不好做了。”在手机维修店工作的陈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虽然电子器件店铺在华强北仍然不少,多以换屏、电池等相对高利润的业务维持运营,但他已经在思考是否需要作出改变。

追逐风口的华强北,几乎每天都在变化。去年,比特币疯涨催生了华强北的国际化矿机销售,但暴利岁月很快远去,大批经销商离场。今年初,电子烟迎上风头,出厂价百元转手卖出三倍高价,华强北又成为电子烟的天堂。但随着电子烟禁售,华强北再度站在转型的交叉路口。

深圳政府助力华强北转型。2017年,福田区发布《华强北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计划3年内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十大行动”,从产业空间、业态提升、品牌打造等方面扶持华强北创新发展,提升华强北商圈综合竞争力。2018年,在对华强北现状摸底调查及产业未来发展预判后,福田区再度出台《华强上步片区产业空间共给侧改革专项政策》,以及支持专业服务业、时尚产业、新一代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如今,粉色的美妆业能否成为支撑华强北持续发展的力量,各方都在期待。

10月25日,深圳华强(SZ000062)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地位和电子产业集群优势不会改变:“目前没有计划将旗下的华强电子世界转型为美妆城,接下来将利用华强北地理优势,强化电子专业市场优势业务,进一步完善线下交易平台功能。”

而据明通化妆品市场招商工作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这两年入驻的美妆商家,离场的不超过10家:“已经形成了行业集聚,利润还算可观,应该做得下去。”

时间自会说话。晚上10点,明通商城里,硬核的电子世界逐渐安静下来,而化妆品店铺依旧灯火通明。姚莉莉开始第N次研究李佳琦带火了哪些化妆品;美妆商家、物流小哥埋头打包发货……数不清的全球美妆品从世界各地来到华强北,又从华强北走向全世界。

(文中徐伟、姚莉莉为化名)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