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据

今日,阿里正式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880亿港元,超过此前百威亚太,成为2019年港股(以及全球)最大一笔公开发行。这同时也是2011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的最大一笔公开发行。

今日开盘之际,阿里的总市值已经超过4万亿港元。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

遥想2014年阿里在美国纽交所IPO,港交所与阿里错失交臂,而中国股民失去了他们最好的投资标的。今天,阿里“回港上市”,当年的那些遗憾,可以随风而逝了。

回顾阿里这五年来战略的嬗变、业务的迭代、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才的升级;站在2019年,这次阿里香港上市,既是公司重大的里程碑,也是征途新的起点。

核心业务的迭代

阿里一直是国内商业变革的风向标。

这五年来,阿里的核心业务一直在升级迭代;从最初的电商到后来的新零售,再到消费升级的跃升。未来,消费升级会继续改造人类消费的呈现面貌。而阿里作为行业整合者,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当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处在一个“网民红利”逐渐消退的阶段。而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要么在存量里厮杀,要么创造新的增量。

而阿里的选择,当然是后者。通过不断地迭代创造新的业务形态,在存量已经饱和的基础上激发新的增量需求。

先是从电商对传统零售的渗透。从2016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到在2017年12月,阿里和腾讯先后收购高鑫和永辉,标志着互联网巨头在新零售领域的竞争白热化。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

阿里对零售的布局不尽提早,而且深入。2014年3月,阿里开始入股银泰,至2017年成为控股股东,花了三年时间。事实上,阿里先后入股参股的传统商超有很多,包括三江购物、新华都、百联股份、以及蒙牛的零售事业部天鲜配。此外,阿里还自身孵化出了新零售品牌“盒马鲜生”。

如果说从电商到新零售都是在为商品和消费者之间铺设“高速公路”,那么阿里的雄心则远不止于此。

2019年1月7日,天猫总裁靖捷在“首届中国新品消费盛典”上对外宣布:“新品首发,将是2019年天猫的重要战略”。

靖捷说:用瞬息万变来形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一点都不夸张,他们对于每个新型品类的敏锐度,对于IP进入到市场以后,对需求产生微妙的影响,对于IoT等等这些崭新的理念,即使还没完全成熟,但是已经有无数的消费者蜂拥而至。

天猫上有超过7500万的重度新品用户,这些“追新一族”平均每年会购买17笔以上的新品。为了满足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许多品牌将天猫作为新品首发第一平台。通过数据指导研发、拉新、试用、复购等全链路赋能,天猫“新品扶持计划”中超过8成的新品,一上市就迅速成为爆款。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

阿里不仅要定义商业网络,更要升级产品;不仅要定义消费行为,还要升级消费内容,引领消费时尚。

在消费升级的力量之下,未来的中国,人们的消费不仅关注性价比,也会看重品味、看重体验、看重凝聚在产品里面的匠心和设计力。

在这个进程中,阿里正在带领中国电商从补贴大战的低级阶段,逐步走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消费新阶段。

科技与人才

上周五,2019年11月22日,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候补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当选院士的第一人。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本届当选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候补院士王坚,阿里前CTO)

有人说,王坚是心理学博士;有人说他没有写过一行代码。的确,在他任CTO的期间,偏见与菲薄一直如影随形。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时至今日,我们不可否认的是,阿里的云计算团队就是在王坚的带领下披荆斩棘走出来的。阿里是中国云计算行业里面当之无愧的No1,甚至可以说,中国的“云计算时代”也是阿里开启的。

事实上,与开创云计算业务的功绩相比,王坚更大的贡献在于,为阿里留下了一套人才输送与培养的机制。这样的机制保证了阿里的事业后继有人。

2016年4月,王坚的得力助手张建锋继任阿里CTO,这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技术新秀。当年打通淘宝与天猫之间壁垒的“拆烟囱战役”,就是张建锋在淘宝技术总监任上完成的。

2017年10月,这位花名“行癫”的技术新秀在云栖大会上宣布阿里巴巴成立达摩院,以为阿里“做厚技术家底儿”为宗旨,并强调技术为商业所用,突出技术的商业价值。一年后,2018年9月,达摩院旗下成立芯片实验室——平头哥,并在一年之后推出AI推理芯片含光800。

如果说当年王坚带领阿里云实施“去IOE的技术路线”又如溪流冲出怪石穿越险滩般的孤注一掷,那么到了十年后的今天,阿里的技术实力与人才储备则如江河归海,横无际涯。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张建锋)

于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战略,马云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

“人们根深蒂固,……,马云不懂技术,一直认为阿里巴巴的技术很差。其实,正因为我不懂技术,但我们尊重技术,所以我们公司的技术才最好。”

尊重技术、尊重人才、人尽其才。也许正是“不懂技术”的先天短板,反而造就了阿里在技术与人才方面的成功。

今天的阿里,不仅是中国第一大电商企业、中国第一大公有云企业,还是中国第一大人工智能企业。有“平头哥”芯片、有“飞天”操作系统、有自研数据库OceanBase、有各类软件平台、甚至有专利数量全国第一的区块链团队……

除此之外,阿里还拥有10多位IEEE FELLOW、3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先后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450多篇论文。阿里已经成长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科技公司。

全球化的机遇

这些年,阿里抓住技术进步的机会,在国内的商业版图布局中,打通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者之间的联通,进而形成一张巨大的商业网络。未来,这个网的覆盖范围将从中国扩展到东南亚,乃至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全球化是阿里的三大战略之一,是阿里未来发展的重要机会。

今天,阿里回归香港上市的敲锣仪式上,阿里邀请了来自四洲八个国家的10位生态伙伴,涵盖的国家除中国外,还有新加坡、荷兰、马来西亚、泰国、土耳其、澳大利亚和卢旺达,而他们与阿里合作的领域包含云计算、金融服务、物流、物联网、本地生活服务等,折射了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繁荣的方方面面。

敲钟客户的变化,源于阿里巴巴本身业务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更是阿里全面输出能力提高的体现。今天的阿里,已经从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发展为服务全球数以千万计企业、十余亿消费者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服务商。

这正体现了阿里的初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

而正是带着这样的初心,阿里一早就开始了在东南亚的布局。

2015年8月,阿里云在新加坡设立国际业务总部,并在当年9月开放了新加坡数据中心,这是阿里云在亚洲区的第二个境外数据中心。

2016年4月,阿里出资10亿美元拿下东南亚地区最大电商Lazada的 51%股份。2018年3月,阿里“元老”彭蕾亲自担任Lazada的 CEO。Lazada成为阿里开展东南亚电商业务的重要抓手。

2017年8月阿里又以11亿美元投资于印尼最大的电商平台Tokopedia。同时,蚂蚁金服也先后菲律宾本地电子钱包 GCash、马来西亚本地电子钱包等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

这些投资与收购使得阿里在东南亚的电商、支付、以及大数据业务的版图逐渐清晰完整。

东南亚有着深厚的人口红利和互联网潜力,这一点使得许多互联网巨头都把东南亚作为全球化的首选,阿里的全球化当然也非常看重东南亚。

香港是东南亚的“离岸”金融中心,因而此次阿里选择回归香港二次上市,也会对其东南亚的业务有所助益。

结语

今天,阿里回归香港。在上市敲锣仪式现场,张勇用了“三个感谢”(感谢客户、感谢香港与港交所、感谢时代)表达此刻他的的心情。

张勇说,“因为过去几年香港的创新,香港资本市场的改革,使阿里巴巴在5年前错过的遗憾今天能够得以实现,实现阿里巴巴5年前曾作出的承诺:‘如果条件允许,香港,我们一定会回来’”。

阿里回归——港交所和股民当年的遗憾终于释怀

此次阿里“回港上市”,更是港交所CEO李小加多年的夙愿。

“我们要……把家里一切都打扫好,安顿好,等待那些很多浪迹天涯,周游世界的公司回家。阿里都回来了,没有理由不相信那些仍在漂泊的中概股不回来。”李小加动情地说。

分析普遍认为,此次“回港上市”对于阿里和港交所都是双赢。

港交所而言,一方面会推高每日成交量,另一方面意味着“同股不同权”的新政取得了重大成果,将来会吸引更多科技企业上市。而对于阿里,虽然公司并不缺钱,但香港上市为其打通了新的融资渠道,融资结构与融资成本将进一步优化。

且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颇有“一超多强”的格局,为了扩大既有优势,巩固护城河,阿里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跨行业与跨地域的整合,才能在面对同行以及后起之秀的竞争的时候,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除了港交所,释怀的还有中国股民。那些年看着阿里在美股“涨涨涨”却买不到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相信不久之后阿里会纳入沪港通深港通,以及MSCI等各种指数。中国股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做阿里股东日子,已经越来越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