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要凉了,政策从北京开始实行,主要都有
学区房终于降温了,有人欢喜有人忧。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出台新政,宣布实行"多校划片"入学和"六年一学位"。
根据新规,自2020年7月31日后在该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将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此外一个学区房,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
"多校划片"指的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它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
对于一个名校云集、均价早已破10万的核心城区来说,北京西城区能推进"多校划片"和"六年一学位",其信号意义非同一般。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北京对学区房真的要动真格了,这对其他城市无疑将形成明显的示范效应。以前那种买房100%保证入学的时代也许要过去了。
但福祸相依,目前的改革也许还会带来产生其他的影响。
前几年,北京的西城区因为"11平方过道学区房挂牌150万"、半地下室学区房卖出1050万天价等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当名校被划入共享校区,以电脑派位这种随机方式执行入学政策后,原地区学位房的价格就会下跌。
这对还未购买学区房的群体来说确实是一大利好,但对于那些学区房持有者来说,资产势必会缩水。
比如一套学区房价值1000万,有200万是学区溢价,过去100%可以进入顶级学校,现在抽签只有1/5的机会进入,那么200万学区溢价就只剩40万了,整套房子的价值蒸发160万。
相应的,如果共享校区的另外几所是普通学校,原名校学区房价格会下跌,另外两所普通学校的房价则会上升,整片房价会逐渐趋于平衡。
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优质学位房的炒作仍然存在,但学区的梯度和价格或会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比如,整片区域的房价会上升,越是优质教育资源集中的城区房价会越贵,这些区域往往名校云集,不管是单校划片,还是多校划片,摇号产生的差别整体不大,不会影响学区房的价值。
其实,深圳也早已在部分片区实施共享学区和学位锁定。这个过程难度很大,推进时间也会很长,但打破现行体制,逐渐推进大学区制是必然趋势。
中产家庭为什么拼命买学区房?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更想让下一代也保住这个阶层,哪怕他不上升,也尽量别跌落。
上个好的公立学校,以后高考考个好学校就是大部分家庭全部的寄托,曾经,而且学区房升值也快,保值能力强,但如今看来,博弈的的成本变大了。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再深层次的改革也是治标不治本。希望未来的政策能够偏向于让教育的开支回归教育本身,让有条件的家长找顶级私校,别让人们以教育的名义在学区房上博傻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