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诱导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

诱导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

文题释义:

高迁移率族蛋白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DNA结合蛋白,与基因修复及转录调控密切相关。同时大量研究表明高迁移率族蛋白1也是坏死损伤和缺血损伤的模型中是重要的炎性递质。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的一类重要蛋白质分子,也是连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以识别来源于微生物的具有保守结构的分子。当微生物突破机体的物理屏障,如皮肤、黏膜等时,Toll样受体可以识别它们并激活机体产生免疫细胞应答。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采用芒针治疗可改善脊髓损伤后的炎症反应,降低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促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核转录因子的活性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发生机制与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的相关性。

方法:参考国际公认的改良Allen’s造模法制作T9-T10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 h,24 h,3 d,7 d获取大鼠脊髓及尾动脉血液标本并进行BBB评分;ELISA分别检测脊髓及尾动脉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水平,确定脊髓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最高点及血清与脊髓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含量的变化规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甘草酸组(采用甘草酸灌胃200 mg/kg)、空白组、假手术组4组,在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最高时间点获取脊髓,通过RT-PCR、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鼠脊髓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观察大鼠脊髓病理形态变化。实验方案经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与结论:①脊髓损伤后,3 d脊髓及血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6 h,24 h,7 d(P < 0.05);②脊髓损伤3 d时,甘草酸组脊髓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 < 0.05);③甘草酸组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蛋白和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高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P < 0.05);④结果说明,脊髓损伤后,血液及脊髓中的高迁移率族蛋白1显著升高,3 d时处于最高值;通过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1后,发现HMGB-1/TLR4/NF-κB通路是诱发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重要通路之一。

https://orcid.org/0000-0002-4230-5465 (柴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关键词: 脊髓, 损伤, 蛋白, 核因子, 通路, 炎症反应, 模型, 鼠

文章来源:柴 乐, 吕建兰, 胡劲涛, 胡华辉, 许庆军, 余进伟, 全仁夫. 诱导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炎症反应信号通路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8): 1218-1223.

阅读更多请登录《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官网

责任编辑: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