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腾讯阿里,中国最牛的风投机构,其实是合
前阵子,投资大佬『但斌』在微博转了一条段子:
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
2007年的时候,合肥拿出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的时候又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结果赢了,上市福利估计超过1000亿。
到了2019年的时候又拿出100多亿投资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合肥市当年它是怎么找到这些企业并投资他们的呢,先从合肥和京东方的故事说起。
京东方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曾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管、电子元件生产厂商,是开国元勋级别的工厂。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市场竞争,进入了连年亏损的状态,甚至发电用的煤都买不起,要向银行去贷款。
当时厂里非常有能力的候选厂长王东升已经准备下海经商。这时,有老员工找到他说:『你不能走,你要当厂长,不能让干了几十年的老技术师傅们上街捡白菜』。
王东升被打动,觉得国产的电子元件市场不能一直被外资垄断;电子管厂的基因还在,大家还能继续开拓一番事业。
于是决定留下来当厂长,通过改进管理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革等措施,终于扭亏为盈,发行股票,募集到了30亿元的资金。
接下来在21世纪初,京东方抓住半导体行业周期性规律,收购了韩国现代的屏幕生产线。
但由于在研发资金上投入较大,又碰上年景不好,再一次陷入连年亏损的状态。
当时,国家提出科技引导经济发展的战略,地方政府可以引入各种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招商引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合肥和京东方碰到的。
合肥市政府投资京东方,并不是单纯的赌博,而是在做了充分的调研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当时,京东方一条屏幕生产线需要175亿资金。
合肥政府投入了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据说当时把地铁项目都叫停了。
6代生产线的意义非凡,因为有了6代的显示屏,国内所有的彩电就可以用上国产的面板。
原来10000块的电视屏幕,现在只要1000块钱就可以搞定。
屏幕终于不用被外资垄断,屏幕成本的大大降低,老百姓得到实惠。这就是国产技术的好处。
拿到6代线技术后的京东方像开挂了一样,学习三星、夏普的反周期操作,在6代线大卖的时候开始研发7代线,7代线大卖的时候开始研发8.5代线,在接下来的几年研发投产连年投入了将近1000多亿的研发和生产资金,发展壮大起来。
这就是京东方的故事,也是一开始合肥的一个创举。
合肥投资京东方背后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产业政策叫做芯平器合。
芯是指芯片行业,平是指平板显示器,器是指工业机器人和不同的装备制造,合是指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业投资逻辑。
合肥市政府通过投资京东方,引入了京东方的上下游,上游的半导体的生产商,下游的屏幕生产商,包括它有一些工业机器人供应商都全部引入到了合肥这个地方。
这就是合肥模式,就是说企业跟政府的深度合作,在尊重市场规律和找到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一起发展,一起壮大。
企业的不断发展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强大的地位。
政府也能通过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然后拉动GDP增长,获得创业以及税收收入。
合肥在过去几十年,投资了500多家企业,有1000多亿的产业资金投入到了不同的产业当中,其中有云计算、有人工智能、有显示屏,有高级的装备制造。
最近,合肥投资蔚来汽车,将很有希望发展成为未来能跟特斯拉抗衡的企业。
合肥的崛起,除了薪平器合政策,还有人才支撑。
中国最硬核的科研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就坐落在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原在北京,后来因为种种政策原因要迁出。合肥就非常有远见,就说你来我给你钱,给你地,然后给你各种人才配套的政策,终于吸引到了中国科技大学。
如果没有当初的吸引产业人才非常重要的中国科技大学落户合肥的话,不可能有现在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形势。
原来总觉得,我们的手机每年都会降价,电子产品每年都会降价,是一个常识。但其实完全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真实的情况是因为那些原来先进的技术我们自己研发出来了,购买同等质量的产品,只需要付出更低,甚至只是十分之一的价格了。这些,其实都是靠这背后几代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企业家的辛苦拼搏,政府非常有远见和大格局的投资赢得的。
因为三星、苹果、夏普他们不会突然良心发现把价格调低。
要想吃饱饭还得我们自己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