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警惕消费陷阱 小心网上年货节的这些“坑”

  小心网上年货节的这些“坑”

  眼下,打开所有购物网站,主旋律都是一水儿的年货节,红包、满减、支付优惠……气势与力度丝毫不输“双11”。快过年了,电商平台要抢割猪年最后一波流量,商家要力争赚到鼠年,消费者也惦记着薅足羊毛迎新春。相比刚刚过去的“双11”“双12”“黑五”,消费的由头和背景虽然变了,故事却还是一样的故事。也因此,您买买买的同时,可别忘了那些屡曝屡犯的消费陷阱,毕竟春节图的就是喜庆,谁乐意添堵呢。

  此前,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公布了“双11”期间各种乱象:“直播带货”频翻车,短信轰炸扰人烦,“定金”“订金”混淆导致预付退款难,平台优惠现“bug”,商品质量槽点多,先涨后降套路深,商家迟迟不发货,物流时效打折扣,等等,这些现象延展到了“双12”“黑五”,又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蔓延至年货节──

  市场监管  

  打“预防针”竖“高压线”

  作为电商法实施后的首个“双11”“双12”年货节,近两个月监管部门最忙碌。多地职能部门都掀起约谈电商热潮,对电商平台念起了“紧箍咒”。

  “虚假宣传、产品质量是近几年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问题。”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告诉记者,从各大城市市场监管系统或指导或约谈的情况来看,这两大问题都特别突出。

  为给消费者营造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动2019网剑行动,发挥政府部门与企业互动作用,开展落实电商平台责任专项行动。同时防患于未然,提前规范治理,预先发布消费警示,并组织重点电商平台、网站召开行政指导约谈会,给网络经营者打“预防针”、竖“高压线”,从源头上规范网络市场交易秩序。

  与此同时,市市场监管委与大型电商平台联合开展了“政法会客厅”活动,通过现场互动问答和在线咨询的形式,向网络交易平台上的天津网络经营者集中宣讲相关政策,规范经营行为;回应消费者关切的大数据杀熟、默认勾选等网络消费纠纷问题,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开展落实电商平台责任专项行动:

  从2019年底至2020年1月,主要针对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综合性平台、商品交易平台、网络订餐平台,以及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易发多发的平台网站,集中整治电子商务平台把关不严,不落实基本义务、平台治理义务和协助监管义务等问题。监督检查的同时,通过法律培训、集中座谈、企业自查、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对平台企业开展指导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查处,并曝光典型案例。

  坊间声音

  直播带货不能这么率性

  眼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看直播购物,因为解决了“隔山买老牛”无法体验的痛点,并且在看直播的过程中,还有抢红包、折扣等福利。但跟电视购物相比,直播购物的安全指数确实打了折扣。因此,很多消费者告诉记者,希望电商直播要做好审核和监督,别让直播带货这个新模式走歪了,别让假货钻了空子,别让三无产品找到了新土壤。

  他们呼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主播平台的监督,打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甚至建立直播带货的专门维权通道,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呵护新模式健康成长。

  还有消费者表示,作为推销员,网络主播也应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如果宣传的产品与其实质不符,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主播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直播带货正疯狂 频频翻车“槽点”多

  不要轻信福袋、秒杀、直播专属链接,更不要相信直播转账之类的交易方式,谨防上当

  电商直播,无疑是当前网购平台最生猛的存在。眼下,打开淘宝京东苏宁蘑菇街等一众电商平台,年货节直播都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二、三线演员,闯出名气来的头部主播,众多嘴皮子足够利索的素人,都穿梭在各自的直播间里,销售各种各样的商品:羽绒服、牛仔裤、空气炸锅、电饭煲、海鲜水果大礼包,甚至翡翠原石、家庭影院KTV音响……伴随着一声声“宝宝”的呼唤,一阵阵猝不及防的红包,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展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心地跟上了主播们的节奏:下单,买!

  每天这么多场直播,数不过来的主播,其间有没有鱼龙混杂兜售假货的?有没有言过其词夸大货品功效品质的?回答是肯定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