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有房也能发起筹款并提现 水滴筹是公益还是
水滴筹“扫楼式”推广背后:
借社交积累流量 信息未完全核验已筹款
德云社相声演员众筹事件后,水滴筹再陷舆论漩涡。
11月30日,水滴筹因一则《卧底实拍医院扫楼式筹款,审核漏洞多》的报道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该报道称,水滴筹大量招募筹款顾问,这些顾问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医院“扫楼”,若患者有意向发起筹款,志愿者们就开始帮患者撰写求助人的故事,但经济状况和诊疗费用缺口均由筹款顾问口头询问;而筹款金额更是志愿者和患者家属之间“商量”着确定;并且,志愿者宣称在筹到钱之后,公司不会调查筹款去向。
相关消息一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就是我越来越少捐款的原因”、“不要让别人的善良被过度消费”、“消费善良,以后会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筹不到钱”等。对于这一报道,12月2日,水滴筹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初步调查显示,线下人员违反服务规范的类似现象确有不同程度存在,同时表示报道中提及的“提成”实为公司自有资金支付给线下服务团队的酬劳,并非来自用户筹款。
此前,水滴筹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关于“线下筹款顾问”相关报道的说明,回应称,自即刻起,线下服务团队全面暂停服务,整顿彻查类似违规行为。针对报道中提到的财产信息审核、目标金额设置、款项使用监督等问题,水滴筹称,公司皆建立了相应的审核机制,确保财产等信息的充分公示并联合第三方机构验证,同时持续跟进款项的使用情况。
记者12月2日调查发现,不少已经进入筹款环节的水滴筹筹款项目仍显示患者诊断证明正在验证中、患者身份证件及患者合照正在验证中等字样。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扫楼式”推广背后
通过社交场景积累流量
与国内60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了80余款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水滴筹称,将舍弃原来以服务患者人数为主的绩效管理方式
据悉,水滴筹成立于2016年7月,是一个个人大病求助平台,当个人发生疾病,家庭却无力救助时,便可在该平台发布信息,寻求爱心人士的帮助。根据水滴筹方面提供的数据,截至2019年9月,已累计筹款达235亿元,近2.8亿人参与救助。
水滴筹这样的平台的确帮助了一些有实际困难的家庭,解决看病资金问题,但近年来,筹款人审核不严格、筹款去向监管不到位等质疑的声音时有出现,也让水滴筹屡陷舆论漩涡。而扫楼式推广更让很多人质疑,其在为其保险业务导流。
记者发现,求助人在水滴筹上进行筹款并不需要支付费用,不只如此,水滴筹还全额补助第三方身份校验费用、服务费用及审核费用。
有业内人士认为,水滴公司首先是一个创业公司,需要盈利,公益行为也需要商业力量的支撑,必须寻求其他盈利途径,才能保证水滴筹健康持续地运营下去。
水滴筹方面表示,水滴筹的使命在于通过社交场景积累流量,也是水滴公司社会价值最直观的体现。水滴公司也通过水滴筹搭建了一个健康保险保障的场景,通过大病筹款场景激发用户健康保障意识的觉醒。
据悉,水滴筹所在的水滴公司旗下共有筹款、互助、保险三大业务主线,水滴保险持有保险经纪牌照,于2017年5月份正式上线,其官网显示,截至2019年6月,平台已与国内60多家知名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推出了80余款高性价比保险产品。
但京师上海国际总部金融与房地产律师陈雷博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营利组织做公益也要明确区分公益和营利的界限,通过公益来宣传保险从原则上来说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公益本身的开支详情应该是公开的,而如果该营利组织通过做公益来盈利,肯定是不合适的。
“在公益实践过程中,给参与人员发一些小补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发很高的工资、提成的话,那就完全违背公益目的了,也过度消费了捐赠者。在国外,公益的审核是很严格的,一些公益信托都会由律师事务所、审计机构去监督其资金用途,一旦出现问题,也会有相应的处罚措施。”陈雷博进一步表示。
对于舆论的质疑,水滴筹也在12月2日发布了绩效管理方式的调整方案:舍弃原有以服务患者人数为主的绩效管理方式,调整为以项目最终过审的合格通过率为依据,考核围绕筹款全过程,侧重项目真实合规和服务质量维度。
乱象
筹款人信息并未完全经过核验即已开始筹款
新京报记者还注意到,不少有车有房的人士也在水滴筹上发起了筹款,并顺利提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