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余:用公筷公勺是文明,绝非“矫情”
先问一个问题:家庭聚会或外出用餐,你会使用公筷公勺吗?如果不用,你会觉得用的人是“矫情”吗?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养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不少好习惯,但一些人对于公筷公勺的“力量”,可能还所知不多。
昨日,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市文明办、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向市民作了一次科普: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不少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就是最好的实证,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更是新冠肺炎传播的主要渠道。世界卫生组织也说了,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
因此,四部门发出倡议:无论是在饭店还是在家用餐,都请使用公筷公勺。用餐人流较大的饭店,更应主动提供公筷公勺,倡导文明健康用餐。
这份倡议书引起热烈的反响。十多个小时内,仅上海发布、上海市卫健委官微的总阅读量就超过126万次,评论1800多条,点赞超过1万次。点赞的网友中,有支持的上海市民,也有其他地区的人表示会响应,并呼吁本地商家也参与进来。
倡议发出一天后,上海有100家表示参与,承诺做到根据用餐人数、菜品数量配备相应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条件的餐厅为客人提供分餐分食制;倡导家庭聚餐“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是啊,疫情面前,我们需要反思藏于细节之中的生活习惯:是否足够卫生,是否让病毒有机可趁。如果与健康相悖,就该改变,哪怕习惯再微小、再根深蒂固。
不过,用不用公筷公勺,又不只与健康有关。有人认为,饭桌上筷来箸往、不分彼此的场景,体现着中国人其乐融融的“热乎劲儿”。用公筷公勺,会破坏这种氛围,不近人情。
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还是因为对现代社会的责任感少了一点认识。一百多年前,严复将密尔的作品定名为《群己权界论》。在他看来,不偏于国群而压制小己,亦不袒护小己而使国群受害,才称得上真正的文明。
表面上看,使用公筷公勺是少了点“人情味”,但这一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的权益。现代文明,不能缺少这种界限感、规则感。这是对所有人的尊重和爱护。
最近,在上海,出现了许多新鲜景象。排队领口罩,人们排出了“一米站一个人”的队伍;在地铁上,只要人不多,人们也心照不宣地“一门一人,一人一头”。这种自觉的距离感,不靠硬性的规定,不靠强制的安排,来源于对现代文明的深刻理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这种规则感,是现代城市文明不可缺少的因素。这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引以为豪的素养,也屡屡被赞上热搜。这足以说明,即便所处之地还没有形成这种气候,但人们内心都知道它的好,渴望它实现。
相信,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很快就会融入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化为大家的实际行动,也能让生活在他处的人们乐于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