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办公”近一月,你开始怀念上班了吗?
导读
当前,抗疫成效渐显,各地陆续拉开复工复产大幕。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不少单位选择开启远程办公模式——借助远程办公产品,在单位以外的地方通过线上登录进行办公。
业内人士认为,远程办公当前虽然仍有许多不足,但也已被证明有助于提升企业对抗突发事件的韧性,成为促进企业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的契机,由此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喜欢居家的自由 怀念上班的日子
疫情之下,许多人过上了曾梦寐以求的“宅家办公”生活。不少白领“从一小时到岗,到一步到岗”“以前洗头为了约会,现在洗头为了开会”,他们身穿睡衣、手敲键盘的“居家办公姿势”晒满朋友圈。
根据目前公开的数据,在节后开工首日,企业微信的企业用户数达到了数百万,个人用户数上千万,阿里钉钉也向1000万企业组织免费开放在家办公系统。然而,想象中的居家办公和现实情况差距不小。憧憬,不适,疲倦……在经历过真实的居家办公后,不同行业的不同人群有了更多“新体验”。
2月4日,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居家办公的法官通过视频与在单位的法官研讨案件。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自由,是上班族们居家办公的新鲜初体验。“相比在办公室只能端端正正地坐着,居家办公更自由一些。”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咨询顾问小杨告诉半月谈记者,由于自己住所与公司距离较远,她每天通勤要花费3小时,这让她一直憧憬在家办公。
“现在我可以早上九点起床,Skype上线,利用早上不太忙的时候吃个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省去的通勤时间,可以用来健身、跳舞、看剧等。”小杨说。
然而,远程办公所带来的不适感和疲惫感也逐渐袭来。小夏是北京一家教育公司的销售总监,他觉得,目前在家远程办公甚至比去公司上班更累。由于没有了上下班的界限,他每天的工作时间达到了17至18小时,这让他怀念起正常上班的日子。
广州大学社会学副教授李双龙则发现,在远程办公适用的领域,人与人之间基于业缘关系的联系会不断减少,这可能会缩小人们社交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的规模和密度,人们更加趋向于原子化,进一步疏离,加剧内心的孤单。这也让许多人生发出对回单位上班的渴望。
远程办公非刚需 全面普及“欠火候”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对部分行业来说,远程办公并非刚需,有多种现实原因造成这一办公模式难以全面普及。
——“软环境”干扰多,影响远程办公体验。在一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看来,相比网络、设备等“硬条件”,“软环境”对远程办公的体验影响更大。
“人们居家办公,如果长时间扮演多种角色,难免身心俱疲。”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陈云松分析说,远程办公使得原本比较清晰的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边界趋于模糊,这进而导致角色模糊。
无法见面带来的不确定感,甚至引发了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危机”。有的企业员工抱怨,“如果你在线两个小时没有动静,老板就会担心你是不是没在工作。因此,大家不得不变着花样证明自己在工作。”
——实体企业对线下办公依赖性更强。“我们公司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需要依赖线下,远程办公难以成为线下办公的替代品。”江西一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荣坤介绍,他们是一家生产通讯网络线的实业公司,停工停产让他很着急。随着复工复产不断推进,他们企业的返岗率已经达到95%以上,如今看着机器运转,他悬着的心有了着落。
——挑战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远程办公还涉及员工工时计算、工作质量把控等多方面的问题,许多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并不适应常态化的远程办公。
“疫情一结束,我会让远程办公的员工全部返回公司上班。”江西新干华兴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水鹏说,受疫情影响,工厂的流水线已经“断”了,400多名员工只有企业电商销售部的20名员工远程上班。
“虽然远程办公也帮助企业在二月份完成了一定的销售量,但管理效率太低,本来当面和大家说一声就好的事,可是远程办公却需要反复通知。”李水鹏说。
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提升风险抵抗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远程办公模式仍有许多不足,但也被证明可以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对抗突发事件的韧性。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远程办公,并以此为契机,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汽车行业涉及到上千个零部件,目前产业链‘断’了,没有办法实现复工复产。公司一些部门利用企业的销售管理系统、企业资源系统进行远程办公,效果不错。”汉腾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根党说,虽然线下办公还是企业的主要选择,但也在考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线上销售上去,减少线下门店,以增加企业现金流。
“虽然远程办公可能更适合那些互联网科技公司、贸易公司,但线上办公值得尝试。”李荣坤表示,数据化、智能化一直是他们企业努力的方向,可以有效减少人力的无用投入。
“过去有一些数字化转型好的公司,在这次疫情中相对来说比较从容,或者应对的方式更多元化。”在腾讯企业微信副总经理李致峰看来,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新概念,提了很多年。为应对此次疫情,许多地方政府、企业都加快了数字化的进程,也增加了数字化进程在未来创新和企业生存的比重。
半月谈记者:赖星 李嘉盈 姚子云 闵尊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