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者的“回归”之路 有人成功应聘快餐店
精神康复者的“回归”之路
社区康复助精神病人重归社会 有人成功应聘快餐店 有人到医院做后勤 病愈回归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武威、张丹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摆脱疾病、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忠平告诉记者,2019年,江门被指定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医院举办的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全年收治学员122例,通过社区的系列功能康复训练,现在回归社会的有39人,其中公开就业的12人。
长期以来因各种原因,尽管一些精神障碍患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却很难再融入社会,成为家庭的沉重负担。记者发现,社区康复机构不仅对他们进行心理治疗、社会适应性康复、健康教育,更有特色的是做职业康复,一系列辅助性就业项目让患者掌握了更多技能。虽然这样的社区康复模式才刚刚开展,但未来可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张丹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旁的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西侧,开设着一家不起眼的便利店,店内货品琳琅满目、摆放整齐,门口还卖叉烧包、莲蓉包、糯米鸡等各种广式早餐,店里站着几个摆货员、收银员,收银台正收拾出一片空地,“这儿过阵子要卖咖啡,你们可不要把星巴克的生意也抢了哦”,若不是李忠平告知,外人完全看不出这些店员其实是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精神障碍患者。
便利店只是一个训练科目,所有的精神障碍患者在这里都统称为“学员”。中心内,还“隐藏”着数十个小训练室。
回归社会的“学前班”
医院门诊康复科副主任吴淑华带领记者做了一番走访,甫一走进正门,就见到三个“前台”在做登记,他们是做客服训练的学员,平时还负责接电话。
一楼是陶艺训练室、厨艺训练室等;二楼是进行手工等训练的训练室;三楼则是缝纫训练室等。中心背后的半山坡上,还有一个农艺场,种着芥蓝、西红柿、杨桃等,它是学员们进行农艺训练的地方。大大小小,这里一共有40个康复技能训练的项目。“现在我们医院所有的病号服和床单,都是他们缝纫的。”在缝纫训练室,吴淑华向记者介绍了学员的工作情况,记者看到,几位学员正认真地在缝纫机上操作着,除了一大垒医院用的床单被套,还摆着几套精致的时装样板,“那几件衣服的布料是海关捐赠给我们的,我们有专业的缝纫师傅做义工来教他们做衣服”。吴淑华介绍,在这里,学员们按手工的难度进行评分,再按照分数来获得报酬。
而在二楼的工厂训练室内,记者看到有十几名学员一组,有的正在做包装盒,有的则在串灯泡。“这些都是社会上一些爱心企业提供给我们,帮助学员做辅助性就业的。和缝纫组的学员一样,他们做这些一方面可以锻炼技能,另一方面还有报酬。”吴淑华说,灯泡是中山古镇的一家企业提供的,而纸箱包装盒则是另外一家上市的食品公司所提供,“我们最希望能长期和这样的企业合作,如果能让他们成为正式的工人,单位给他们发工资、缴社保那就再好不过”。
据悉,为了帮助学员获得更多康复服务的机会,中心一直争取江门残联的支持主动申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包括“爱心超市”“辅助性车间”“农艺康复园”等等。李忠平介绍,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是集医学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及适应性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复服务中心,“这里是他们回归社会的‘学前班’,我们的专业名词叫辅助性就业,学员们每周来上5天课,都是‘走读’的。”
李忠平还说,学员制作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目前都很受欢迎,“我们的很多医生都会在这里的便利店买早餐,患者家属也会来这里买日用品,我们的农疗康复园种出来的水果蔬菜在医院里供不应求。最有意思的是,医护人员过生日都会来到这里买学员做的蛋糕,在中心过生日。”
奇思妙想让陶艺师折服
除了学厨艺、学缝纫,记者发现,很多学员正在这里进行各种“艺术治疗”。二楼的隔间里,陈列着很多学员们的绘画作品。有画花鸟的,有画人物肖像的,其中一幅花鸟画里,鸟的眼睛古怪地朝着天,仿佛在桀骜不驯地盯着什么东西看,画风颇似八大山人。
二楼还有舞蹈室,老年大学的一名老师主动担任义工,无偿地教学员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