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2020年这场疫情,让本就困难的书店业遭受了不小冲击。疫情尚未结束的北京,开业的书店并不多。已经开业的书店里,客流量也比往日锐减。尽管如此,仍有一批书店逆市开业。

疫情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让不少书店人开始重新思考书店的生存之道。线上活动、直播带货、登陆外卖平台等等尝试,成为不得已的自救手段。近日,我们与10位书店人聊了聊,他们在疫情下,关于坚守实体和转型线上的思考与尝试。


中信书店:盈利书店凤毛麟角,坚持开是为了社会效益

讲述人:中信书店公共事务经理 徐慧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中信书店启皓大厦店。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中信书店目前在北京有29家店,主要分为商场店和写字楼店两类。中信书店是最近两年迅速在北京增长的,多种原因促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中信集团当时准备发展新零售业务,店面就一下子多了;另一方面,正好北京实体书店扶持这几年加大力度,我们也享受到了政府的帮助。

这次疫情发生,我估计所有书店应该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销售额下降甚至完全没有,人员、房租这些成本照付。有些业主给减租,但是很多并不是说当月就不交了,有些按季度交的,比如我们一些店去年12月就把1月、2月房租都交了,这次减免可能2月份减10天房租,然后从3月份的租金里面体现。但人员工资等等都要付,没有现金流确实不行。

我们也很感谢政府扶持政策,这次紧急启动了扶持项目,前一阵我们都在报送材料,熬了挺多夜,本月就拨付了,对这段时期维持和发展帮助很大。

连锁书店抗风险能力稍微强一点,但中信书店真正盈利也是凤毛麟角,可能算上补贴,有的是没赔,但盈利很难。前不久单向空间推出众筹“求救”,对大家冲击挺大,因为一直以来都觉得他们是做得很好的一家店,突然出来众筹,都挺意外。我们作为国企是不可能众筹的,审计非常严格。

我们连锁店今年受到的扶持力度大了很多。2018年只有一家店获得补贴,去年5家,今年14家。得到扶持的店压力明显小了很多,现在书店普遍亏损,我们的目标是减亏,有补贴的店减亏情况就比较好,目前没赔钱的店基本都是因为补贴。

作为企业一定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中信集团作为国企,同时中信书店又有文化窗口的作用,就算不挣钱一样也是要开的。比如世园会的店投入也很大,但要说在162天里盈利,是不可能的。坚持开是为了社会效益,也是推广中信出版品牌,但长远来看肯定是希望盈利。

码字人书店:线下更美好,但线上也不必抗拒

讲述人:码字人书店创始人 李苏皖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码字人书店。新京报记者浦峰 摄


码字人2月份恢复营业,客流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10%。我们开业不到两年,还没真正实现日常盈利,按照正常发展节奏,一般书店3年左右能收支平衡,我们可能两年左右。疫情开始前,第二个半年已经比第一个半年增长50%左右。

增长主要来自线下,是因为我们办的活动引来读者,除了买书可能还会买咖啡、文创品,还没有直接开网店。开业500天办了274场活动,同行说我们是“活动印刷机”。书店不在路边,很少有过路的流量,非常依赖做好活动吸引读者。疫情最大的影响就是活动暂停了,之前的规划都做不了。

2月的时候,有点措手不及,很快推出了线上读书打卡、线上读书会、盲盒等活动,都是临时性的应对招数。到了3月,团队做了更多讨论和思考,觉得还是要有自己的节奏,因为很多线上的东西涌来,一不小心就被别人推着走。有个帖子做了个实体书店线上自救方法大全,列了好多条。我们还是要有自己的规划。

我们希望恢复之前线下的文化现场,让它在线上依然成立,我们的内容活力就还存在。所以很快策划了“星夜联航”线上共享项目,联合全国出版社、书店、读书会以及北京阅读季等品牌,每周末都有一到两场线上活动。3月办了5场,主要是女性主题的诗歌、电影活动,赶上海子的诞辰,又加了海子诗歌的分享活动。因为形式上不受限,其实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去玩。

活动在50多个合作微信群里语音直播,最多一场有17000多人在线参与。疫情让大家探索了很多新的线上玩法,线下活动恢复之后,有些活动会考虑线上线下同时进行。

现在的问题是线上流量转化的问题,书店线上活动都还没有转化成消费,还是免费的公益性活动,主要为了提供内容、发出声音、保持热度。这也是一个过程吧,比如可能以后线上活动可以收费订阅、观看。

疫情带来很多冲击和思考,对整个行业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很多做实体书店的人选择开线下书店,是觉得线下更美好,而线上可能没有那么美好,没那么有价值。我现在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之前特别抗拒的一些事情,有了一些变化,就像螺旋上升的过程。各个实体书店要活下去,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没有必要对别人置喙,只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原则和选择。

北京对实体书店真金白银的扶持有很大帮助,如果政府不补贴的话,就会更艰难。

我一直希望码字人能成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书店。我们很多活动是聚焦青年创作者,比如青年诗人系列、青年导演系列、青年艺术家系列。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创作新人展现自己,他们需要机会去发声。这里一定有人以后会成为大咖,如果他年轻的时候在我们这里留下过身影,我们也会觉得这是书店的骄傲。

这种书店的价值不是一时之间的,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而且可以帮助很多人。书店作为一个精神象征,我们要想的是你能影响到多少人。

PageOne:疫情提醒我们,抗风险能力是在平时积累的

讲述人:PageOne北京店总经理 陈鹏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PageOne书店。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PageOne停业的时间相对来说不太长,比如北京坊店春节期间也正常营业,但为了防控疫情的需要,开放时间和区域有所调整。24小时公共阅读区域暂时不再提供通宵阅读服务,春节期间营业时间也调整为上午11点到晚上8点,现在慢慢延长了。

现在PageOne北京三家店都已经营业,但疫情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进店客流减少很多。3月相比2月有所回升,但跟以前没法比。

直接影响就是收入减少,对现金流冲击很大,接下来就会逐步反映到利润上来。疫情的影响应该会持续整个上半年,因为就算疫情结束,读者回归书店可能还需要一个心理恢复期。影响是否会持续到下半年,现在还不好判断。

这次疫情对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提醒,就是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增强抗风险能力。疫情突然来了以后,就会发现包括资金储备、成本管理、现金流管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平时这些工作做得好,书店受到的冲击就会小一些。

PageOne有比较优质的线下空间,也做出了特色,但线下毕竟有局限性,比如这次疫情就导致书店普遍长时间停业,这是不可抗力。这就发现,线上的能力是重要的补充。其实我们去年就开始努力做微店,今年有了一定的线上客流,疫情期间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销售额,虽然很少,但是一个好的尝试,除了补充收入还能增强会员黏性。

在市委宣传部的帮助下,我们最近与一批书店入驻了外卖平台,目前成交单不多,因为经验不足,还需要努力提升。同时还正在开通电商的店铺。疫情对我们的启发就是,不仅把线下有体验感的阅读空间做足做好,同时线上也要积极做起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模范书局:你不知道这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会跟哪本书相遇

讲述人:模范书局创始人 姜寻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模范书局。受访者供图


这次疫情最大的影响,肯定还是无法开门的问题。很多事情可以在线完成,唯独逛书店这事不行。

模范书局在北京有四家店,都在西城,一直坚持营业的只有金融街购物中心店,杨梅竹斜街店、诗空间店以及天桥艺术中心店尚在关闭中,复工时间未知。每天进入金融街购物中心的人都屈指可数,可以说是非常惨淡。

我们在疫情初期就建立了一个“线上书局”,是一个在线售书群,在公众号文章中可以找到。群友基本都是书店的书友,每天我都会在群里发表自己的读书日志。但销售情况只能说刚刚好能维持出勤员工的工资,可以说非常不理想。

实体书店做线上,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们能影响的只有书友或朋友。这次很多书店都想到了线上售书,但大众看中的依然是折扣,很多人在群里看完书名,直接下载电子版或者在更优惠的电商网站购买。我们期望大众可以多关注实体书店,哪怕只买一本书,也是对我们的支持。

我也下载了抖音,也看过一些直播,带货模式是否适用于图书市场还是一个未知数。我一直在做的都是很古典的事情,比如卖书,卖很老很老的书。我们以珍本书、签名本这些看似窄众的书籍作为主要销售内容。至今我家都没有电子阅读器,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实体书从业者都去买了电子书,那这个行业基本都不存在了。这是我很固执的一面,也是我的坚持。

线上可以更好地跟读者交流,也是一个精神的集散地,大家在疫情期间需要抱团取暖,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我认为实体书店经营好自己就是最重要的,线上书店只是暂时解燃眉之急的方案。我始终都会坚持在实体书店这个阵营中,让四家门店坚持撑到疫情解除的那天。我希望提供给广大书友的就是,在书香中感受手指翻阅纸张的快感。我也不会反对线上书局,但实体书店必须要咬牙开下去。

我们尽量把影响降低到最低,书店是一个城市的精神家园,也是守护我们精神世界的粮草。我喜欢一位作家说过的,如果你真的知道你想要买什么书,那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你可以选用任何方式去得到这本书。但是逛书店的乐趣就在于,你并不知道这个充满阳光的午后,你会跟哪本书相遇。就在拐角书架倒数第二行那本书的书名,是不是符合你现在的心情?陪你一起逛书店的人,那天有怎样的谈话内容?书店不会消亡,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期待着书店的春天再次来临,这是线上所无法做到的。

我不认为这次疫情带来了书店行业的拐点。何为拐点?疫情肯定会给很多行业带来很大的洗牌,但对于图书、出版业以及书店来说,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本来就需要去扶持的产业,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所有人都在经历着历史,同时也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参差书店:书店的困难是结构性的困境

讲述人:参差书店创始人 胡洁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参差书店。受访者供图


参差书店2018年成立,我以前喜欢读王小波和罗素的书,王小波引用过罗素的一句话: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所以我就取了这个名字。

书店两周前恢复开业,每天营业6个小时,现在是预约制,只有几个人来。这两个月没有什么收入,线上会有一点,主要来自分销,比如与出版社合作在微店上分销他们的产品,拿到一些返点。

没有疫情的时候,就曾经尝试过在淘宝、抖音直播,但读者给我反馈说,我的目标读者很少看这些直播。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就没有投入更多时间,精力还是放在线下。

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盈利,因为五道口房租比较高,即使开在11层还是挺贵的。这次业主也没有提减免房租的事,政策是说承租国有单位的房租可以减免,但我们租的私人房东房子,人家不太愿意免租,我们强行让人家免也属于道德绑架。我们这些租户也基本不抱希望了。

如果没有今年这笔补贴,大概还能维持半年。我们去年也获得了补贴,补贴了4个月房租,帮助挺大。我们最大的支出就是房租,现在还没有雇人,就我一个人,有时候会有朋友帮我代班。之前有过志愿者,做了一段时间我还是发了一些补助,觉得不能免费使用人家。以后可能会招一些兼职,业务多了会有正式招聘,招聘就要发工资,对人家一直负责下去,我还不知道能不能一直负责下去。

有人建议我多做文创和咖啡,如果靠这些盈利来支撑的话,那我为什么不去开个咖啡馆或者文创店呢?我还是想以书来养书店。我在书店放了一个小咖啡机,但没有专门开辟出一块区域,我觉得对阅读还是有打扰。

我以前是图书编辑,一开始想做一家旧书店,但现在参差不齐,新书和旧书都有,主要因为没收到能放满整个书店那么多量的旧书。现在我想做成一个小的生态,读者读完书可以卖回给我,有人来书店看到这些旧书又买走了,这样就形成口味比较相似的阅读循环。

我觉得书店应该做一些更前端的东西,不停筛选不同的好书。一个人不会重复买同一本书,所以书店不能以量取胜,像电商那样,我想在选品方面尽量与电商走差异化路线。

我做了一年之后,觉得书店的困难是结构性的困境。国外有图书限价政策,尤其是新书。我们这里新书一出来,电商可能就打五折,赶上折扣活动甚至低到3折。很多读者也跟我说,新书我就不从你这里买了,网上可以3折价格买下来。

靠几家书店、出版社解决不了问题,除非政策上有改变,比如规定新书一两年之内不许低于8折销售。实体店对会员也会有折扣,但没电商那么低,书的利润很薄。大家买书越来越便宜,最后也会导致出版社不敢花工夫推出更多新书,不去做更多原创。

我刚开始做书店的时候非常有信心,因为周围的人都很爱看书,他们会在网上买也会去书店买,我觉得很有市场。但等我做了书店之后,经常会感到绝望。比如说我去出版社进书,他们给我非常高的折扣,采购价就是统一发行价,可没过两天他们自己的旗舰店就全都半价,最后我们拿书的批发价,要远高于他们的零售价,我就很生气,后来决定,那我就不去找你们买书了。

不管怎么说,做书店是我喜欢的事情,对其他事情没有那么大的兴趣。所以会继续做下去,直到真的做不下去了,我就再找工作,做别的事情。

字里行间:共享经济冷静下来,我们却准备做图书共享

讲述人:字里行间CEO 姜涛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字里行间旗下奈目书店

。受访者供图


字里行间在北京算是第一个开创了体验式书店,十年前就加入了咖啡、简餐服务。早些年店面比较多,现在有5家店,今年是第十个年头,原本要做十周年纪念活动,赶上疫情就停止了。

这两年随着装修升级,我们又开发了一些新产品。去年5月,我们开了一家叫“奈目”的艺术类书店,是一个升级产品,也算是子品牌,可能比传统书店运营状况稍微好一点。奈目主要经营艺术书籍,会与艺术家合作办一些画展之类的艺术活动。店里还开设了艺术品拍卖活动“线上小拍”,拍卖1000元到5000元左右的小藏品,从一周一拍做到一周两拍甚至三拍,效果非常好。

其实现在文创产品的购买率还不高,但这几年大众通过对艺术更广泛的欣赏和参与,艺术的基础在提升,对生活场景、使用产品的美感的要求也在不停增长。所以我们认为这时候需要艺术类书店,提供艺术品的推荐和消费。

我觉得未来书店产业会更加细分,艺术类书店、潮流类书店、体验式书店、年轻化社群书店等等,会产生更多细分领域。

我们在疫情之前就准备做一些新的尝试,借助新零售的思路为书店业带来一些改变。比如去年10月就决定要做共享图书,逐步建立和完善线上系统。字里行间与其他书店的不同在于,这么多年一直做借阅,基本所见的书都可以借,很适合做共享。

前几年共享概念很火,各行业都想进入,现在稍微冷静下来,可以更客观地思考哪些行业适合共享。书业就很适合共享模式。我们从小就牢固地树立了两个观念,一个是要读书,另一个是书可以相互借阅和分享。但现在书的流通性实现得并不好,可以说很差,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因为印刷需要纸张,同时也增加了读者的开销。

以前也有类似的共享图书,大家可能在公交站、地铁站旁见过共享图书柜,但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因为没有消费场景,看不到精心的图书展陈,就没有欲望消费、借书。为什么实体书店大家还愿意去,为什么一些运营好的书店每天消费额还非常高?就是因为展陈、环境,给读者带来的感受。

书店也可以做线上销售,但跟在互联网后面做,很难改变现状,更别说改变行业。如果从书店本身特点出发做新的尝试,也许行业还能稳步恢复。传统书店与线上销售,两种商业逻辑和操作方法完全不一样,线上销售或直播卖书,很多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不能实现读者对实体书店的根本诉求。

这几年实体书店都在讲体验式的消费。书籍可以在线购买,但更多人到实体书店来,是冲着体验式场景。但现在往往走入一个误区,拼地段、拼装修、拼环境,这会让书店陷入一个濒死的轮回,因为租金更高、负担更重,单指望政府补贴,这个行业还是很难再往前走。

库布里克:身在这个行业不要唱衰,力所能及做一些努力

讲述人:库布里克书店大陆区域行政经理 齐芳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库布里克书店。受访者供图

库布里克在北京已经10年,最早一家库布里克书店是20年前在香港成立的,10年前仿照香港店在北京开了这家。我们香港总公司是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安乐影片公司,书店是集团业务非常小的一个模块,属于业态的延伸。

我们一直是一家小书店,但因为是做电影主题的,挨着百老汇电影中心,所以很多爱电影的人都是我们的常客。百老汇电影中心做了很多影展,例如这几年法国潮影展、德国影展、欧盟影展、日本动画片影展,还有北京国际电影节,看电影的人如果对延伸的书籍、原版电影海报感兴趣,就可以在我们这找到。

店内图书集中在电影,还有社科和文学。去年年底北京店10周年,我们看了历年销售排行,发现书单上大部分书都不是畅销书,很多都是大部头、深度的书。我们希望书店是一个精神引导,在深度阅读方面能给顾客带来更多好书,这几年关于女性性别研究、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向读者推荐了一些好书,希望让更多人看到。

疫情期间线上活动做得不多,线上如果想成一定规模,需要额外的人手和成本,不是突然一下就转型了,这对于有些行业没那么容易。这两三个月我都在纠结这个事情。我比较了几个平台,基本上年服务费都在1万左右,也就是说,做线上经营至少1万成本打底,还要分配额外人手。我当时唯一在想的是,这1万块是多少本书的毛利?先把这1万块钱挣出来就很纠结。

即使上了平台,中小型书店也没有价格优势。在进货环节,中小型书店不可能像电商网站把价格压得那么低,电商进货成本是你的一半,即使书店上了平台,也不可能打太多折扣,否则就是赔本。那还不如就做实体,所以中小型书店线上经营是一个矛盾。当然现在我也看到北京市政府与美团合作,对实体书店入驻有扶持计划,服务费我们小书店可以接受,我们也报名希望第二批入驻。

这几年北京市政府对实体书店扶持加大,去年我们也获得了补贴,覆盖房租百分之八九十。这几年看到很多新书店开业,因为政府引导,相对前些年进入相对好的阶段。书也是商品,做这个行业最重要的就是选好商品,卖给对的人。

我觉得我们身在这个行业,不要唱衰,努力去做,把好东西推进去。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努力,这是书业人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只是不停地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不如早一点选择其他行业。每个行业都有优势劣势,可能当前环境对某些行业比其他行业更有利,但我相信很多人依然热爱纸质书。

我们只希望爱看书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书中还是有很多有意义的东西让我们学习,帮人去建立相对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多好处。

春风习习:疫情让我们考量,未来重心要不要放线上?

讲述人:春风习习品牌主理人 叶子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网红店”

春风习习。受访者供图


春风习习在北京有四家线下空间,现在还都没有开业。没开业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线上读书会一直在运行,每次读书会都非常活跃。

目前四家线下空间主题都不同,有的甚至不像书店,而是营造一个有氛围的阅读空间。

首家春风习习前门会员中心店,主要内容是世界各地的优质杂志。第二家春风习习读书会·朝阳城市书屋坐落于三里屯,希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阅读和文化活动。

第三家春风习习南锣馆坐落于老北京四合院里,为了提升阅读体验,同时满足市民更多的精神需求,我们想在这样一个包容性更强的场域内开展新的尝试,在提供阅读空间的基础上倡导更多元的生活方式,比如引入不同领域的优质品牌以快闪体验店的形式进行跨界融合。更进一步,我们将阅读与酒店结合,去年打造了一家阅读酒店。

我们社群一直做得不错,疫情期间的读书会里,群友、粉丝会分享疫情期间在家阅读的一些内容,讲述阅读的心得和感受。效果挺不错,大家都感觉挺有存在感。

这次疫情对所有书店打击都很大,主要是无法开业,就没有营收。政府紧急的扶持是雪中送炭,至少可以缓解租金压力。

这次疫情也让书店同行们冷静考虑,怎么从线下实体店到线上运营的转换。也会更多地考量,未来的重心是不是要放在线上?因为是个大趋势,不光在疫情期间,平时大家的注意力也更多在线上,这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很难去抗拒这样的潮流。那么我们的阅读是不是也要相应转变,我们也会往这方面考虑。

Jetlag Books:知道我要开书店,朋友们都鼓励能“活得久一点”

讲述人:Jetlag Books创始人 乌云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Jetlag Books。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我们团队做时尚杂志、生活方式类自媒体以及设计出身,以前没有亲手做过线下的运营,这是第一次尝试。其实在很多人心中,都有过一个开书店的梦想吧,这次我就想,好吧,我们自己来做一家书店。

去年10月开始策划,原计划春节后正式营业,没想到遇到了疫情,一直到3月底才准备好。我们想着先要把门打开,于是3月底先试营业几天。

互联网的极速发展让世界变得看似“触手可及”,但也将我们封锁在一个个半透明的、悬浮的信息气泡中。在今天的北京,我们需要一些真正的世界主义的元素。这家书店的宗旨是“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主要推荐的都是国外期刊杂志,为旅行常客和创意人士服务,展开一场小小的“世界灵感之旅”。

可能也是因为我一直做的是杂志,我觉得杂志还是很美的。这些杂志有很多都是我自己找来的,在其他地方很难看到,包括一些是独立杂志。我最喜欢的一本杂志是Monocle,在国外的机场很常见,这本杂志并不深奥,关于生活方式,文章也不长。但是它满足了我关于杂志的所有想象。书店里单独用一个专柜,摆放Monocle。

也就是在三里屯这个地方,我觉得这个店能够存在下来,而且应该存在。

疫情对我们最大的影响,是货进不来。国外的疫情也很严重,物流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杂志到不了,这也是不太敢开业的原因。这段时间我们先采取预订的方式,顾客看中哪本先预订,稍后再发货,保证店里不会缺书。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也是我们开书店之前从未想过的奇特经历。

开书店不容易,朋友们知道我要开书店,鼓励的话都是,希望书店能“活得久一点”。一直没有开业,但是房租等支出没有少,对这家没有任何积累的新书店来说压力尤其大。我们同事看到北京市实体书店补贴的消息,联系了主管部门,接着准备材料,很快就进入了入围名单。这让我们很兴奋,这看上去是一次普惠性的扶持,对书店业的帮助力度很大。

艺术粮仓:大众阅读处在回归状态

讲述人:艺术粮仓书店负责人 张涛


转型线上还是坚守实体,疫情下10个书店人的故事

艺术粮仓。受访者供图


艺术粮仓最早成立于2015年,2018年增加了艺术类图书的内容,希望成为一个研究型、文献型、档案类的创新型书店。艺术粮仓的空间是有600年历史的古粮仓,属于国家文保单位的活化利用,在这样的空间里,艺术氛围和视觉设计都非常独特,我们组织过展览、沙龙、研讨、讲座等各种活动。

疫情之前每天客流量大概有100人次,活动带动的流量很重要。书店还处于亏损状态,去年情况稍好一些,收支基本平衡。这也得益于获得北京市实体书店补贴和特色书店的奖励,去年一共覆盖了五分之三的房租,非常及时,让我们有余力开展新的计划。其实今年第一季度的租金,我们刚刚筹集完上缴,蛮吃力的。这次政府在疫情下紧急提前实施补贴项目,是雪中送炭,让诸多书店可以在严峻形势下调整和加强。

这次疫情迫使很多实体书店不得已作出新的尝试。其实去年我们就全面展开线上运营,今年计划重点拓展这方面,注册了抖音、快手直播账号,打算春节后试运营。今年计划的活动也很密集,围绕音乐、电影、文学、诗歌、艺术展览类等。但疫情以后,暂时都没法开展,目前店里实行预约接待,客流锐减,

我对书店还是有信心的,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大众阅读处在回归状态。比如说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对阅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认为互联网阅览替代不了纸本阅读,读书需要环境氛围和适宜阅读的气场,有品质的书店始终是有必要的。我不知道年轻的孩子们是怎么想的,这也是值得去探讨的一件事。

新京报记者 倪伟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