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如美棠》作者辞世:平如去见美棠了,他在
平如美棠的故事,曾感动了无数人。这个清明(4月4日),99岁饶平如先生与世长辞,他和最爱的美棠终于在天上重逢。
世界华人周刊特约撰稿:王大拿
他是黄埔军校学生,参加过抗日战争,他将青春献给祖国,将全部爱情给了妻子,半世流离,斯人已去,他用画笔召唤曾经的记忆,用18本画册祭奠心中的爱情。
1933年,饶平如11岁,父亲的世交好友带着女儿毛美棠来他家玩,小女孩梳着两根羊角辫,甚是清丽,平如把自己的玩具给她玩,两人都没说话,在院子里玩了一下午。
没想到,那时的一面之缘,竟会有后来相守一生的陪伴。
饶平如出生于江西大户人家,爷爷是清朝时期的三品官,到父亲一代,仍然家底殷实。他幼年听母亲吹笛读诗,很喜欢艺术。
平静的日子没有过多久,1940年,抗战进入第3个年头,举国上下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饶平如当年正在念高二,毅然决定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他一身热血想要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放弃家中悠闲自在的生活,到军校进行艰苦学习。
从军校毕业后,饶平如加入国民革命军100军63师任炮兵,在常德、衡阳、湘西等地与日军交锋。战场枪林弹雨,他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边的战友接二连三地倒下了。
彼时饶平如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尚未认识毛美棠,家中亦有兄弟姐妹,所以没有后顾之忧,一心奋勇杀敌,数次将生死置之度外。
后来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抬头望天,云影徘徊,四面俱是青山,忽然,就在炮火声里,我开始静静地想:这里也许就是我的葬身之地吧?有蓝天,有白云,有莽莽青山,死得其所啊!”
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爆发,饶平如不愿看到中国人打中国人,他先是主动请调参谋处,后来干脆辞职,脱下战袍,回到家乡和美棠相亲。
那是饶平如成年后第一次见到美棠,他们的相遇虽然是父母的安排,却有些一见钟情的意味。
“我走过天井,正要步入堂屋的时候,忽见西边正房小窗正开,再一眼望去,恰见一位面容姣好、年约二十的小姐在窗前借点天光揽镜自照,左手则拿了支口红专心涂抹,她没有看到我。”
平如的父亲将订婚戒指给了美棠,两个青年的人生,至此被牵到了一起。
两人常去湖滨公园玩,草木间点缀着彩色的灯泡,他们往往谈天到深夜。
他们逐渐对彼此产生了感情,在阳光下歌唱,聊天,新的生活像草叶尖上的露珠,散发着生机与希望。
1948年,两人在南昌结婚,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美棠很喜欢《魂断蓝桥》里的曲子:“白石为凭,明月为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忆,爱心永不移。”
冥冥之中,两人的命运也像歌里说的那样,早就埋好了分离的伏笔。
婚后两人十分恩爱,饶平如唯一记得的争吵是在新婚后的几个月。
“为什么争吵呢?实在想不起来。当时年轻气盛,只觉得她太不讲道理。一气之下,我就把桌子上的一个红色热水瓶往地下一摔,瓶胆应声碎裂,开水流满地板。美棠卧在床上便哭起来,我们彼此不说话。这样过了两三个小时,我便走过去拉她要劝解,没想到她倒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1950年,夫妻俩定居上海。饶平如到医院当了一名会计,同时兼职图书编辑。他勤勉赚钱养家,妻子毛美棠雇了一个保姆,在家当全职太太。
当年不怕牺牲的战士,有了顾虑,也有了甜蜜的负担。他说:“26岁以前我不怕死的,结了婚后我就怕死了我有妻子儿女,万一死了怎么办?”
两人都喜欢看电影,饶平如的视力很好,妻子美棠却是近视眼。于是他们总是坐在前排,时间长了,饶平如也近视了。他反而乐呵呵地说:“这样一来,我终于和美棠同步了。”
世事难料,美好的时光只持续了7年,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浪潮中,夫妻两人经历了长达22年的分离。
曾在国民党任职的经历,成了饶平如在那场运动中不可磨灭的污点。
1958年,他被带到安徽接受改造。人事单位找到美棠,希望她与丈夫划清界限,美棠没有理会。
饶平如走的时候,家中最大的孩子9岁,最小的只有3岁,美棠一个人撑起了风雨飘摇的家。她从前被父母呵护,后来又嫁了丈夫,过着清闲优渥的生活,却一下子要面临来自柴米油盐的考验。
为了维持艰难的生活,美棠开始变卖家中的物件。她出嫁时的5只金手镯,终于也只剩下最后一只。看着年纪尚小的女儿,她心如刀绞,难过自己身为母亲,却一点东西也没能给女儿留下。她把金手镯套在女儿手上,让她戴着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匆匆赶往当铺,卖掉了最后一只镯子。
家中贫穷,一个女人能做得实在太少,美棠甚至跑到自然博物馆的工地搬运水泥,一袋水泥重50斤,从前娇弱的富家小姐,竟不知疲倦地搬运着,从此落下了腰上。
后来,美棠晚年患病,跟这件事不无关系。
在安徽,饶平如被安排做淮河治理的工作,拉着两三百斤的推车,一日复一日地消磨着他的青春,曾经叱咤风云的军人,在琐碎的生活中逐渐老去。
1959年春天,饶平如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上浮肿症,全身肿胀如气球,腿部变成了大约20公分,工地开了假,可无药可医。
那天傍晚,恰好收到了美棠寄来的一瓶鱼肝油,饶平如用鱼肝油拌饭,热气腾腾地吃下去,米饭又香又软,过来几天,鱼肝油吃完了,他的肿胀症也随之消失。
光阴如白驹过隙,22年很快过去。这22年间,多少家庭满目疮痍,四分五裂,可美棠却耐心地告诉孩子们,爸爸是个好人,他虽然不能参与你们的人生,但时时刻刻都想着你们。
她苦苦守候着,等待饶平如归来的那一天。
22年来,美棠不断给饶平如写信,告诉他家里的琐事,孩子们的成长,纵然分隔两地,相见遥遥无期,美棠还是在信里说:“等以后我来这里陪你,孩子们有自己的生活,我们身体好,没病痛,老了大家一块儿出去走走,看看电影,买点吃吃,多好......”这简单的愿望,终是没能实现。
1979年,尘埃落定,饶平如终于得以返回上海,恢复原来的工作。可是一切都已经变了,他们的一生中,分离太久,相聚太短。
1992年,美棠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和肾病,年轻时为了生计而奔波,最终落下病痛。饶平如心痛不已,妻子需要每天做腹膜透析,他不放心让护工做,就专门向护士学习,购买了相关设备,把卫生间改造成做透析的地方,自己在家给美棠做,一做便是四年。
尽管他精心呵护,美棠的生命还是走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2008年3月19日,美棠被送到医院抢救,昏迷期间,她忽然睁开眼睛,对女儿说:“你要好好照顾你爸爸啊!”
下午3点,美棠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她朝右侧头,于人群中看到了饶平如,眼中缓缓流下一滴泪,而后与世长辞。这一天,距离他们结婚60周年纪念日仅差五个月。
相思始觉海非深,海并不深,思念一个人,比海还要深。
杨绛曾说:“我们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一个安定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饶平如和妻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欢乐趣,离别苦,往事历历在目,故事的主角却无处可寻。
“少年情事宛留痕,再忆红颜梦一温。秋日春风闲坐立,离愁别恨总销魂。”饶平如拿起画笔,将与美棠所处的回忆用画笔事无巨细的描绘出来。
他已经到了高龄,却笔耕不辍的画下18本画册,每一本,都是难解的深情。画下你我的一生,画下刻骨的爱情。
后来,饶平如跟随子女回到江西,他和美棠初见的地方。从前居住的房屋已经被改建,他却认出了以前庭院里的那棵柚子树,说树有两个叉,而后蹒跚着走到柚子树前,伏在树干上痛哭。
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时间抹去一些人存在的痕迹,但老人心里住着的美棠,从未离开。
举行婚礼的时候,人们会在牧师的注目下说:“无论贫穷,富有,健康,疾病,我都会跟随她,照顾她,不离不弃,直到死亡将我们分开。”
世间宣誓的人很多,但真正做到的,太少。所以我们才会为那些平凡但是坚守的爱情动容。
“白石为凭,明月为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长相忆,爱心永不离。”暮年的饶平如弹着钢琴,哼唱美棠最喜欢的曲子,仿佛又回到了以前的时光。
画册的最后一页,是漫天云彩,几处房屋,两个小小的人影手牵手,向彩云深处走去。
你在我的梦境里,你在我的画笔中,从未离开过。
如今,我们终于可以相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