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消费扶贫中心串联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进入市
“陆河这款新树蜂蜜成了抢手货。”昨日,汕尾市家乡味农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文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贫困村出现农产品滞销,公司对接42个村79款产品入驻深圳消费扶贫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同步发力,让滞销的蜂蜜、青梅、冬瓜等产品销路拓宽。
面积1.5万平方米的深圳消费扶贫中心位于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是深圳市扶贫协作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携手深农集团推动建设的首个消费扶贫项目,也是首个面向全国市场,集农产品展示展销、消费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永不落幕”的市级消费扶贫中心。
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免费进驻
“节前我办年货采购了一款扶贫南瓜,今天再来发现已经卖断货了。”市民李阿婆说,消费扶贫中心的产品多是一些特色鲜明的土特产,品质不赖。
巫山的菌类、广西的沃柑、汕尾的海产品……可谓琳琅满目。在消费扶贫中心,新疆、西藏等9个省区对口帮扶地区都有独立且颇具规模的馆区。陈泽文介绍,以广东馆汕尾地区为例,公司作为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和汕尾农村农业局推选的进驻企业,负责对接汕尾各村农产品信息,统筹各村农产品上线平台,推向市场。消费扶贫中心展区免收进驻企业任何费用,包括租金、水电、管理费。
陈泽文说,消费扶贫中心不但提供现场体验、销售服务,也开发了网购平台“圳扶贫”小程序。消费者点开小程序下单,系统将通知进驻企业,由进驻企业通知各扶贫工作队往各地发货,非常便捷。
筹建直播间,请“网红”带货
“我们根据农产品的品质、产量等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的销售方案。”海吉星消费扶贫中心副总经理郑英鹏介绍,对具备产业基础,有一定供应能力、竞争能力的扶贫特色产品,会通过市场渠道,帮忙对接深圳商超等建立长期合作;对产量不高、周期性供应较短的产品,会采取专项活动模式,发动企事业单位“以买代帮”。
郑英鹏举例说,在了解到陆河大新村今年可能面临青梅滞销的情况后,3月底他带队前往实地考察青梅的种植和品质情况,帮助该村与果脯生产企业建立渠道对接,开始长期合作。
为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将深圳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更好地推向深圳市场,郑英鹏还计划采取社区推广、网络直播等方式。“目前我们已经开始选社区了,一旦条件成熟就直接下去摆摊。”郑英鹏说,目前消费扶贫中心正在筹建直播间,计划与“网红”团队合作直播带货,帮助各地农产品销售。
果子还在枝头,推广提前介入
人靠衣装马靠鞍,好东西如果没有包装也难卖上好价钱。
“有些农户的种植专业度挺好,但他们不擅长市场销售。”郑英鹏说,目前消费扶贫中心在做好拓宽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尽力帮助各地产品做好包装推广。
郑英鹏举例说,之前在帮忙推广青梅时采取“一件代发”模式,在“圳扶贫”下单,由陆河大新村农户发货。但由于没有按照生鲜类产品要求包装,运输过程中因为没冰袋、缺乏防撞保护,出现一些果品坏掉的情况。目前,农户们已经开始转变思路,采取泡沫箱包装发货。
“帮扶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也不能等到挂果了再对接生意。”郑英鹏说,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户缺乏市场意识,等到产品成熟、出现滞销再寻求渠道,往往坏了果品也很难进入市场。
“目前我们已经提前对接了汕尾的荔枝园,同时对接客商,达成了合作意向。”陈泽文说,今年预计是荔枝丰收年,但也要防止出现滞销的情况,所以他们提前介入,5月底汕尾荔枝将供应到深圳,由消费扶贫中心负责销售,“预计到时候每天会有两三千公斤供货,欢迎市民过来品鉴,共同参与舌尖上的扶贫。”
资料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