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新冠病毒传播会减弱吗?
气候因素到底如何调解新冠病毒传播,还需要更多相关证据研究。目前看,有力的公共治理手段,比依赖气候变暖病毒自退更为有效
文|《财经》记者信娜
北京盛夏将至。有一个疑问仍然待解:高温天气的到来,是否有助减弱新冠病毒(SARS-CoV-2)的传播。
和新冠病毒同属一个家族的其他成员,如SARS等冠状病毒,大多表现一定的季节性模式——在高温高湿的夏季,病毒活性会降低。SARS当年就是在盛夏来临之前悄然退场。
可是,现在等来的却是坏消息。2020年5月18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在著名期刊《科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称,北半球已临夏季,升高的气温却不太可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现在社区还存在高度易感人群,仍无法弄清楚季节性气候和地理变化是否会大大改变新冠疫情大流行的轨迹。
全球仍处于新冠疫情大流行时期。这时,病毒传播一般不会遵循通常模式。目前,新冠病毒已在社区中传播,且还存在着大量易感人群,因此能遏制病毒的,是更有力的公共卫生措施。
即使在北半球已开始进入夏季,新冠病毒传播仍在继续。5月27日,据俄防疫指挥部发布的数据,过去24小时,俄罗斯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8338例,单日增幅为2.3%,累计病例超过37万例。
气候因素到底如何影响新冠病毒传播,还需要更多相关证据研究,因此,也没人可以真正判定这种病毒是否会在秋天卷土重来。
国家流感中心主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院长舒跃龙告诉《财经》记者,新冠病毒是否会有类似的季节性传播特性,不排除这种可能,但需要更多的研究支持。“至少要等一到两年后,才会看得更清楚”。
病毒与温度
普遍的认知中,冠状病毒与高温格格不入,对热较为敏感。5月1日,发表在《柳叶刀-微生物》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在4°C时非常稳定,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至70°C,5分钟后,新冠病毒便失去活性。
冠状病毒的结构复杂,它的外侧覆盖着包膜,包膜上散布着明显的棒状突起蛋白质,因之看上去像中世纪欧洲帝王皇冠,遂得名“冠状病毒”。
包膜既是维护病毒结构的完整性,也参与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帮助病毒识别并结合位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一旦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结合,病毒的核心也就是位于病毒内部的DNA、RNA和蛋白质物质进入宿主细胞内,感染就完成了。
这种包膜使病毒更能适应较冷的环境。在较冷的条件下,外部包膜会硬化成橡胶状,就像煮熟的肉中,脂肪冷却时会变硬一样,能够保护病毒存在时间更长。但在温度较高的环境,对病毒的保护力降低。因此,大多数包膜病毒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
SARS冠状病毒(SARS-CoV),37℃可存活四天。56℃加热90分钟、75℃加热30分钟,便能使病毒失去活力。
另一种冠状病毒,HCoV-229E,在56℃的温度中10分钟,或者37℃数小时,就会丧失感染性。
夏季的高温,常伴随着强烈的紫外线。紫外线会分解核酸,也就破坏了病毒的遗传物质,使其无法继续复制,快速消减。这种能够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的方法,在医院内很常见,为各种设备消毒。
回到新冠病毒,如果高温能够阻止病毒复制感染,那么此时新冠病毒传播应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时期暴发。
现实的情况并不如人意。即使在北半球已开始进入夏季,新冠病毒传播仍在继续。在俄罗斯5月27日数据是,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8000多例,累计病例超过37万例。
此前,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这种病毒在亚洲的传播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引发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对天气的敏感性并不如许多人所期望。
哈佛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在吉林和黑龙江等中国寒冷干燥的省份,病例的增长程度与广西等热带地区相似;春季和夏季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对新冠肺炎增长不会产生显著影响。
新冠病毒与温度
随着南北半球,季节更替。科研人员正在试图通过更多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与气候的关系。
哈佛大学的流行病学家马克·利普西奇(Marc Lipsitch)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如果新冠病毒类似于典型的流感病毒,随着季节的变化,它在南半球地区的传播可能会恶化,在北半球的传播则可能有所缓解。
4月20日,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在医学期刊预印本平台medRxiv上发表的论文显示,新冠病毒的蔓延速度在北半球温带地区达到峰值,平均温度在5℃左右,含湿量为4—6 g/m3,而在较温暖/湿润和较寒冷/干燥地区均较低。
这说明包括季节性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因素,可对传染病暴发的时空模式产生强烈影响。
但这没有解决新冠肺炎全球疫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以及气候是否能遏制疫情流行这一争议。
5月6日,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LSHTM)的研究人员在医学杂志《柳叶刀·星球健康》上发文指出,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力表明,季节并不能被认为是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调节因素。
尽管气候变暖可能会略微减少病毒传播,然而,还没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会降低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性,以至于几乎不需要采取额外的干预措施来遏制其传播。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科学家正在研究与其相似的其他人感冠状病毒,如SARS病毒和MERS病毒。
SARS病毒与新冠病毒共享近90%的DNA。SARS暴发始于2002年11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7月。这中间,SARS病毒的传播被一系列公共卫生手段迅速遏制,很难分析出是早期干预起了作用,还是随着天气转暖,该种病毒呈现出自然的衰减。
新冠病毒的另一个兄弟——MERS病毒,2012年9月在温度普遍较高的沙特阿拉伯开始。与SARS不同,它从未得到完全遏制,至今还会零星出现新的病例。
即使新冠病毒与温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在全球处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当下,夏季与否,都不再是关键因素。
5月18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的一个研究结果显示:北半球夏季升高的气温,不太可能会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尽管气候可能在特定地点内对新冠病毒暴发的规模和时间起到调节作用,但是否存在大量易感人群,仍是流行病侵袭更为根本的驱动因素。
中国经历了2020年初的第一波新冠疫情,疫情阻击战迅速切断了本地传播,人群感染率低,绝大多数人无免疫力,易感人群比例大。中国预防医学会杨维中曾撰文指出,一旦进入新的传染源没有及时控制住,很容易在人群中蔓延,引起疫情反弹。
这意味着,夏季的到来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仍存疑。
上述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研究人员认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空气污染和其他外部因素对新冠肺炎传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口从发病率高的地区迁移、人口易感性和对呼吸道感染的监测。目前,政策制定者必须把重点放在减少社区内的人际接触上,任何基于气候信息的新冠肺炎风险预测都应该谨慎解读。
WHO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也指出,目前还没出现第二波疫情,现在正处于第一波疫情中,根据中南美洲、非洲和南亚等地区的数据,疫情正处于上升期。欧洲、北美及东南亚国家应继续采取公共卫生和社会措施,以及监测措施等全面策略,确保疫情继续处于下降轨道,不会立刻出现第二个高峰。
现在看,气候显得并不如预期那么重要。
不按规矩出牌的病毒
季节性气候对病毒的影响,最明显的案例是流感病毒。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且研究最深入的病毒之一,研究结果有助于说明气候变化与病毒之间的关系。
在温带地区,流感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特征,并且往往在冬季达到高峰。研究专家认为,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可以更好地生存。
“季节性流感”,这一称呼并非空穴来风。除了病毒在寒冷中更有活力,一些研究者还认为,为了躲避寒冷的天气,人们聚集在室内,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更加可能。
另一种尚有争议的说法是,寒冷的天气会削弱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是我们抵御有害物质的天然防御能力。当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它会利用人体细胞复制更多病毒。受伤的细胞释放出称为细胞因子的信号蛋白,该蛋白与人体其他部位进行通讯,从而激活针对外来入侵者的免疫反应。
舒跃龙分析,根据以往的研究,流感病毒对温度和湿度敏感。但并不代表,其传播仅会受到气候因素影响。比如2009年甲流的暴发时间是在夏季。
历史上的疫情大流行,病毒传播也时常不遵循季节性模式。例如,西班牙大流感的高峰出现在夏季,而大多数流感的暴发则在冬季。
这说明,病毒的传播不仅取决于所在环境,一旦病毒进入人际社区传播,则人类行为的影响更大。例如,在欧洲,麻疹病毒的传播,当学校开学时病例会增多,在假期中,当儿童之间接触变少,麻疹病例也有所减少。
由于导致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病毒是新病毒,还有许多未明之处存有争议。但各方都认可的是,一旦开始在社区中传播,人们之间的联系便会推动病毒传播。停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更为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方式。